川南地区综合性门户网站

【雨水】寒湿重的人!这3种时令菜吃起来

百科川南在线  发布时间:2025-02-19

  2025年2月18日,18时7分,迎来雨水节气。

1.jpg

  雨水,春季的第二个节气,湿邪较重,养生重在防湿邪、调脾胃。

医学指导:冯文战

2.jpg

  副主任中医师,全科医学科·VIP病房·中医经典病房主任,擅长内科常见病、多发病及疑难杂症的中医药诊治。

  城北门诊:周一下午,周四、六上午

3.jpg

  防湿邪

  湿邪可分为内湿和外湿

  外湿,与潮湿的气候环境有关,初受湿邪,邪未深入,可从表而解。如喝杯温热的红糖姜枣茶、泡个热水脚,微出汗有助于祛除外湿。

  内湿,主要与脾胃的运化失调有关。

  调脾胃

  雨水时节气候转暖,但风多物燥,食物以平性为宜,多吃新鲜蔬菜、多汁水果以补充人体水分。慎吃辣椒、白酒等性温、性热的食物为宜。

  雨水多吃“3菜”

  吃春笋

  常听人说:“雨后春笋”。雨水节气,正是笋最鲜嫩的时候。

  春笋虽然性味偏寒,却有一种生发之性,能“利九窍,通血脉,化痰涎,消食胀”。

  春笋中膳食纤维含量丰富。春季吃笋,能疏肝理气、润肠通便。

  吃豆芽

  雨水之后,适当多吃点芽菜。豆芽的生发功效,既顺应阳气生长的时令特点,又可以健脾化湿,调理因春雨连绵引起的消化不良、食欲不振等湿困脾胃证。

  豆子“变身”为豆芽后,维生素含量有所提高。

  原本含有的蛋白质、淀粉等大分子物质,会降解成小分子。更易吸收,又不易引起胃肠胀气。

  吃韭菜

  《本草纲目》记载,韭菜在四季的味道是不一样的:春则香,夏则辣,秋则苦,冬则甜。韭菜叶热根温,生吃可以补血、行血;熟吃可以补中健脾,中医称为“肝之菜”。

  春天韭菜最鲜、最嫩、最应景,最有助于疏肝理气。

4.jpg

  春季是吃鲫鱼的最佳时节。每年2-4月是产鲫鱼的高峰期,此时鲫鱼肉质最为肥美,是春季进补的好选择。

  推荐:砂仁鲫鱼汤

  醒脾开胃、利湿

  配方:鲜鲫鱼150克,砂仁3克,陈皮6克,生姜、葱、精盐各适量。

  做法:将鲜鲫鱼刮去鳞、鳃,剖腹去内脏,洗净,将砂仁放入鱼腹中,然后与陈皮共同放入沙锅内,加适量水,用大火烧开,放入生姜、葱、精盐,煮至汤浓味香即可。

(来源:西南医科大学附属中医医院)

编辑:李永鑫


关注川南在线网微信公众号
长按或扫描二维码 ,获取更多最新资讯 其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