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南地区综合性门户网站

拥抱活力春日,雨水养生 “攻略” 快收藏!

百科川南在线  发布时间:2025-02-19

1.jpg

  雨水,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二个节气,随着雨水的到来,蜀中大地气温逐渐回升,降水渐多,日光温煦,早晚湿寒,春江水暖。

2.jpg

  春季是肝主令,肝在五行属木,脾在五行属土,木太过,就会出现肝阳上亢,进而克制脾土,影响脾的运化功能。

3.jpg

  泸州市名中医,合江县中医医院脾胃病·肝胆内科主任王芳琼提醒大家,疏肝养脾是雨水养生的关键。

  一、饮食:健脾祛湿,均衡营养

  进入雨水节气,空气湿度逐渐增大,湿邪容易困住脾胃。在饮食方面,我们得着重选择健脾祛湿的食物,像山药、薏米、芡实、白扁豆等都是不错的选择。

  这些食材既可以用来熬粥,也能搭配其他食材煲汤,美味又养生。比如山药红枣粥,将山药、红枣和大米一起熬煮,山药能健脾益胃,红枣可补中益气,二者搭配,既能增强脾胃功能,又能给身体补充营养。

4.jpg

  二、起居:春捂秋冻,下厚上薄

  雨水过后气温渐升,但冷空气仍不时 “捣乱”,昼夜温差大,此时 “春捂” 很重要。民间有 “春捂秋冻,不生杂病” 之说,适当捂能让身体阳气适应春季多变气候。

  春捂有技巧,下身保暖是关键,应遵循 “下厚上薄” 原则。因人体下身血液循环相对较差,寒邪易侵,所以腿部和脚部保暖要到位。随天气转暖,再循序渐进减衣。同时,要养成早睡早起习惯,保证充足睡眠,让身体在春季得到充分休息与调整。

5.jpg

  三、运动:动静结合,适度锻炼

  雨水时节,大地从沉睡中苏醒,正是走出家门进行户外活动的好时候。运动不仅能增强体质,提高免疫力,还能促进气血流通,让身心与大自然一同焕发出勃勃生机。

  我们可以挑选一些较为温和的运动方式,像散步、慢跑,还有能修身养性的太极拳、八段锦等。这些运动动静相宜,既能活动筋骨,又能调节气息,使人体阴阳达到平衡状态。

6.jpg

  四、情志:疏肝理气,保持舒畅

  春至,人体阳气升发,情志调节尤为重要,需保持心情舒畅。中医讲肝主疏泄,情志与肝脏关系密切,情志不畅易致肝气郁结,影响健康。

  雨水节气,应学会减压、调整心态。可多与亲友相聚聊天,分享生活;也可趁春光踏青、赏花,于自然中放松身心。

7.jpg

王芳琼简介

8.jpg

  中共党员,脾胃病·肝胆内科主任,副主任中医师,泸州市名中医,本科学历,成都中医药大学中医临床专业毕业。中医药促进会温病分会理事,中医药促进会肝胆分会理事,四川省老年医学学会消化专委会委员,四川省中西医结合学会青年中医药研究会专业委员会委员,泸州市中西医结合学会肝胆病专委会常务委员,泸州市中西医结合学会治未病健康管理专委会常务委员。擅长中西医结合治疗幽门螺旋杆菌感染、食管炎、急慢性胃肠炎、胃溃疡、消化道出血、功能性胃肠病(消化不良、腹痛、腹泻、便秘),溃疡性结肠炎、肝胆疾病及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肺心病、高血压、脑梗塞、冠心病等内科疾病,并能熟练进行内镜检查及镜下息肉、止血、异物取出等治疗。

  坐诊地址:

  门诊:门诊部一楼专科门诊(周一到周五上午)

  住院:内科楼七楼脾胃病·肝胆内科

  电话:13548348313

(来源:合江县中医医院)

编辑:李永鑫


关注川南在线网微信公众号
长按或扫描二维码 ,获取更多最新资讯 其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