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南在线 发布时间:2025-01-26
“赵主任,快帮我看一下,我平时血糖都好得很哎,这几天测量就突然变高了。”西南医科大学附属中医医院内分泌代谢科门诊来了一位53岁的阿姨。
科室主任赵长英教授抬起头,阿姨接着说:“而且你看哈我皮肤嘛,咋个黄得很哦,我是不是代谢出了什么问题啊?还是黄疸哦……”
赵长英号了号脉,看了看舌象,心想:成年人黄疸通常是由于胆红素代谢异常引起的,表现为皮肤发黄、巩膜黄染等症状。但是这位阿姨就单纯皮肤黄,其他症状都不符合,应该不是黄疸,那到底是什么原因引起的皮肤黄呢?
于是,赵长英教授仔细询问到:“你最近吃了什么平时不太吃的食物吗?”阿姨想了一下说:“没有哒,就是平常那些。”停顿几秒后,阿姨突然想起:“哦!最近砂糖橘上市了,好吃得很,我就多吃了几个。”
原来如此,砂糖橘作为年货“顶流”,不仅因为其甜美多汁的口感深受大众喜爱,更因为所蕴含的丰富营养价值和寓意吉祥的文化象征而闻名遐迩。但是砂糖橘吃多了真的要变成“小黄人”吗?应该怎么吃才健康呢?
赵长英
教授
内分泌代谢科主任
主任医师,擅长诊治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甲状腺疾病、骨质疏松相关性疾病、高尿酸血症(痛风性关节炎)、高脂血症、肥胖相关性疾病以及肾上腺及垂体的常见病、多发病等。
城北门诊时间:每周二、四、日全天
中医认为,砂糖橘性温,归脾经、胃经、肺经,具有理气降逆、调中开胃、燥湿化痰的功效,对于脾胃气滞湿阻、胸膈满闷、食欲不振、大小便不利、呕吐呃逆、咳嗽痰多等症状,具有一定调理作用。
砂糖橘是冬季的应季水果,每年10月至12月是其成熟期,也是最佳食用期。砂糖橘果实中含有维生素、矿物质、膳食纤维、蛋白质、氨基酸等营养物质。在柑橘类大家族中,砂糖橘的钾含量及胡萝卜素含量最高,因此有保护视力、提高免疫力的作用。
砂糖橘还能促进胃肠蠕动、预防便秘、消除疲劳,原因在于它富含维生素A、β-胡萝卜素、膳食纤维、视黄醇等成分,还含有B族维生素以及钙、磷、镁等人体所需微量元素。砂糖橘的维C含量在水果中名列前茅,还富含果糖和葡萄糖,为人体提供能量。
吃多易变“小糖人”和”小黄人”
砂糖橘含糖量较高,一次吃太多砂糖橘就相当于吃进太多糖,糖尿病患者如果不控制进食量的话,容易出现血糖升高的情况。并且高浓度的糖使细胞中的体液渗出,就会让人感到口干舌燥、喉咙干痒。
砂糖橘还含有丰富的胡萝卜素,但短期内如果摄入太多,身体可能无法及时代谢这些成分,胡萝卜素就会沉积在皮肤角质层,让皮肤变黄。一旦发现皮肤变黄,停止食用含胡萝卜素丰富的食物,多喝水促进新陈代谢,通常情况下,皮肤颜色会在1至2周内逐渐恢复正常,无需特别治疗。
砂糖橘吃多少合适?
营养学提倡的均衡膳食建议中,水果摄入的原则是:健康成人每日达到200—350克,且品种达到2—3种。所以,每日吃3—5个砂糖橘足矣,糖尿病患者就更要减量,在血糖控制达标的情况向,可以适当进食1-2个砂糖橘,同时需要监测血糖情况,避免同时进食多种含糖量高的水果。
怎么预防“上火”症状?
砂糖橘性温,合理搭配梨、黄瓜、莲子等凉性食物或者菊花茶、金银花茶等凉性饮品,可以有效防止“上火”。
(来源:西南医科大学附属中医医院)
编辑:李永鑫
关注川南在线网微信公众号
长按或扫描二维码 ,获取更多最新资讯
其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