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南在线 发布时间:2023-07-29
近日,浙江杭州建德市一小伙因长期排便困难,尝试服药等治疗后无明显效果,便自行用塑料管一通操作。因用力过猛导致腹痛,硬是在家熬了2天,结果导致结肠穿孔、感染性休克。检查发现,其腹腔大量脓液积聚,全胃肠道水肿严重。经手术,现生命体征平稳,目前正在接受康复治疗。
贾英田
副教授 副主任中医师
肛肠科副主任
医学硕士,四川省中医药学会肛肠分会委员青年委员学组副组长,四川省老年医学会结直肠癌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四川医师协会肛肠分会委员,中华便秘医学会常务理事。从事医教研工作10余年,擅长结直肠癌腹腔镜下各种微创手术治疗及慢性顽固性便秘、环状混合痔、高位复杂性肛瘘、陈旧性肛裂、高位肛周脓肿、直肠脱垂、直肠阴道瘘、藏毛窦等疾病的诊治。
灌肠,是使用导管自肛门经直肠插入结肠灌注液体,以达到通便排气的治疗方法。能刺激肠蠕动、软化、清除粪便,并有降温、催产、稀释肠内毒物、减少吸收的作用。
什么情况需要灌肠
便秘
灌肠可用于暂时缓解轻度到中度便秘,通常输注较大量的液体,以刺激肠道蠕动并清空结肠和直肠内的大便。
排毒
在某些中毒或过敏反应的情况下,医生可能会使用灌肠来清除肠道内的有毒物质。此外,也可用于高热降温和分娩前的准备。
准备医疗检查
在某些医疗检查或手术前,医生可能要求进行灌肠以清空肠道,以便更好地进行检查或手术。
药物给予
有些药物需要通过直肠给予,例如治疗炎症性肠病或直肠炎的药物。
灌肠并不是人人都适合。在考虑使用灌肠治疗之前,一定要咨询医生,了解是否适合自己。如果没有经过正规操作培训和经验,不建议自行灌肠。
灌肠的并发症
可能会导致肠道粘膜损伤、肠道出血、肠穿孔肠破裂、水中毒和电解质紊乱、排便困难、肠道感染、大便失禁及肛周皮肤损伤。
中医特色疗法——中药灌肠
中医内病外治法之一。是根据传统医学与现代医学理论而发展起来的一项新的临床给药技术,是除口服和注射之外的第三种重要给药途径。
中药保留灌肠,又称为“肛肠纳药法”,是将中药煎剂自肛门灌入直肠并保留,保留在直肠与结肠内,通过肠粘膜吸收治疗疾病的目的,同时也可避免口服药物的首过效应及长期服药所产生的不良反应。
中药保留灌肠可用于肛肠科多种疾病的治疗,如肛窦炎、直肠炎、结肠炎、便秘、腹泻(严重腹泻禁用)、痔疮出血及湿热下注引起的肛门瘙痒等,简便易行且疗效较好。
特别针对急慢性直肠炎,西南医科大学附属中医医院肛肠科有一套行之有效的系统、规范的治疗方案,辨证论治、内服中药、中药保留灌肠为主的中西结合综合治疗。近十年来,患者普遍反映疗效显著。
一般不建议自行灌肠,如若需要,应注意以下几点:
自行灌肠要注意
灌肠液的浓度
一般用肥皂液,0.1%至0.5%为宜,温度35℃-40℃左右,肥皂液的浓度太高,温度太高,容易烫伤直肠粘膜,导致水肿、破溃、便血;温度过低,易刺激直肠对肠壁的刺激,加快肠蠕动,有导致肠薄弱部位穿孔的危险。
注意灌肠时的压力
如果发现压力过大,就不要再使劲压进去,否则可能使本来已被大便压迫变薄的肠壁倍受暴力而损伤。
注意灌肠液的量
成人一次不超过500毫升,同时注意灌肠管插入的深度。
注意时间
在妊娠期、月经期、肛门直肠及结肠术后和大便失禁的情况下,禁忌灌肠。
肛肠科简介
科室对结直肠良恶性肿瘤、肠道息肉、盆底疾病、盆腔肌肉神经、耻骨直肠肌综合症、盆底肌综合症、盆底神经综合症、直肠脱垂、直肠前突、肛门括约肌失驰缓、肛门失禁、慢性便秘、结肠功能紊乱的检查诊断和治疗,具有独特优势和疗效。科室开展了内痔的注射及套扎(RPH)、混合痔外剥内扎、肛周脓肿根治术、高位复杂肛瘘根治术、直肠脱垂手术(LVMR、Altemeier、Delorme)、直肠阴道瘘修补术、藏毛窦Limberg手术,肛裂切除+内括约肌松解术、肛门狭窄、结肠癌根治术、直肠癌根治术、低位、超低位直肠癌保肛手术等诊治工作,大肠癌主要采取腹腔镜微创技术,具有创伤小、痛苦小、恢复快等优点。科室还拥有最新的宾得、富士结肠镜,主要开展无痛肠镜检查、肠镜下息肉电凝、圈套、EMR(内镜下粘膜切除术)及早期肿瘤ESD(内镜下粘膜剥离术)治疗,下消化道出血内镜止血术、狭窄扩张等技术。
住院部地址:第三住院大楼(传承创新大楼18、19楼)
联系电话:0830-3162226
(来源:西南医科大学附属中医医院)
编辑:肖昂
关注川南在线网微信公众号
长按或扫描二维码 ,获取更多最新资讯
其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