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南在线 发布时间:2022-12-06
冷空气持续,带给人体最直观的感受就是冻得发抖。天冷时颤抖是人体在启动“回温机制”。
为什么天冷时人会颤抖?
为防止体温过低导致的低温症,大脑会密切监测身体热量水平。一旦遇冷,身体就容易发抖,连牙齿也会打颤。
颤抖过程中,骨骼肌以快速爆发的方式反复紧张和放松,进而出现身体发抖和下巴肌肉抽搐(牙齿打颤)。
身体的这些反射过程可消耗化学能,产生热量为身体保暖。
身体对抗低温的生理机制
在寒冷的冬天,除了厚衣服等“外援”装备,人体会自动启动一系列内部御寒措施,除了颤抖,身体还有以下御寒机制:
降低能量消耗
冬天一到,为了保持温暖,身体内部会通过降低肌肉收缩次数、重新分配碳水化合物消耗数量等降低能量消耗水平。
如果温度下降到一定程度,身体的神经系统反应就会变慢,导致肌肉收缩变慢。同时,身体将消耗更多碳水化合物产生乳酸。
乳酸和神经系统共同作用,使身体运作变慢来储存热量。
降低血液流速
寒冷会导致血管压缩、血液流动阻力变大。体表皮肤和四肢如手指、手掌和脚部的血液流速最先降低,因此这些部位也最容易感到寒冷。身体通过限制流向这些部位的血液,防止过多热量散发。
不过,这种防御机制会导致血压上升,影响心脏供血,可能加重心脏负荷。
当上述应对机制功能降低时,强冷空气就容易引起低体温症,主要分为几个程度:
轻度:体温为32℃~35℃,表现为颤抖、倦怠、判断力下降;
中度:体温为28℃~32℃,表现为颤抖、意识障碍;
重度:体温不足28℃,表现为意识不清、无呼吸、心跳停止。
低体温症多发生于老年人,特别是甲状腺功能减退和糖尿病患者更要注意,如果再遇上感冒,机体调节功能失调,将无法维持身体必需的热量,从而陷入低体温症。
6招扛住降温的“暴击”
最低气温24小时内下降8℃及以上,48小时内下降10℃及以上,或72小时内下降12℃及以上,并且日最低气温小于等于4℃时,可称为寒潮。
这种降温现象会对健康造成以下负担:
1 造成血管收缩、血流减缓和血栓形成,加重高血压、冠心病、脑卒中等多种心脑血管疾病,甚至引发猝死。
2、诱发呼吸道感染、肺炎、哮喘,加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3、暴露于过低或过高的户外温度都会显著增加非意外死亡的风险(如中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4、强烈冷空气还会带来暴雪等自然灾害发生,导致道路交通事故的风险增加,容易给户外工作者带来直接损伤,如冻伤、跌倒、高空坠落等。
冷空气来袭,建议大家做好6点防护:
1、及时关注天气预报及相关部门发布的气温消息或警报变化,提前做好个体防护和出行规划;
2、使用取暖设备,保持室内温暖舒适;
3、婴幼儿、孕产妇、老年人、心脑血管疾病和呼吸系统疾病患者,以及户外工作者容易受到低温的危害,外出时要特别注意头部、脖子和四肢的保暖;
4、饮食方面应加强营养,多吃温热食物,注意补充水分;
5、出行注意防寒保暖,如增添衣服,佩戴帽子、围巾、保暖鞋袜等;
6、雨雪天外出时,要特别注意防滑防摔,走路要全脚掌着地,缓步慢行。
(来源:西南医科大学附属中医医院)
编辑:李永鑫
关注川南在线网微信公众号
长按或扫描二维码 ,获取更多最新资讯
其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