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南在线 发布时间:2025-03-19
小儿多发性抽动症是一种以不自主的、重复性抽动和发声抽动为特征的神经精神障碍,多发于4-12岁儿童,男性多于女性,且症状可能延续至成年,对患儿以后的正常学习、工作及生活带来严重影响。
小儿多发性抽动症的症状
症状包括眨眼、耸肩、清嗓、秽语等,部分儿童可能伴有注意力缺陷、强迫行为或情绪问题。
检查手段
脑电图(EEG)是一种通过记录大脑电活动评估脑功能的检查手段,对抽动症的诊断和管理具有重要意义:
1.排除其他疾病:部分患儿脑电图可能显示痫样放电(如棘波、尖慢波),需与癫痫等发作性疾病鉴别。
2.提示脑功能异常:12.5%-66%的患儿脑电图存在非特异性异常,如慢波增多、α节律变慢或不对称,提示中枢神经系统发育延迟或功能紊乱。
3.辅助病情评估:异常脑电图(如额颞区棘慢波)可能与症状严重程度相关,病程越长,脑电图异常率可能越高。
脑电图的异常表现:
1.背景节律异常:部分患儿表现为α波频率减慢、波幅增高,或枕区慢波增多,反映脑电成熟度低于同龄儿童。
2.阵发性放电:少数患儿在中央区、颞区出现棘波、尖波或棘慢综合波,可能与神经元异常放电相关。
3.诱发实验异常:通过过度换气、睡眠剥夺等诱发手段,可增强脑电图异常检出率,如慢波活动增多或痫样放电。
治疗及家庭干预
1.规范药物治疗
目前临床上用药多以传统抗精神病类药物或抗癫痫类药物进行治疗。请遵遗嘱严格服药,并按医生要求定期复查。同时可结合行为与心理治疗。
2.家长的科学应对对患儿症状缓解和心力健康至关重要:
首先避免过度关注与指责,建议用和平态度引导孩子,例如用“我们可以一起放松”替代“别动了”。
其次是营造轻松的家庭氛围,家庭矛盾、高压教育方式可能诱发或加重症状。
最后家长应疏导孩子的负面情绪,可通过绘本、角色扮演等方式帮助其理解疾病,鼓励表达感受,对于学龄儿童,建议与老师沟通,避免同学嘲笑或孤立。
3.优化生活习惯:
首先要避免辛辣、含添加剂(如色素、防腐剂)的食物,减少无鳞鱼(如带鱼、鱿鱼)摄入,保证营养均衡。
其次规律的作息与运动,保证充足睡眠,避免长时间使用电子产品,鼓励参与中等强度的运动(如游泳、跳绳),但应避免过山车、恐怖片等强烈感官刺激。
最后预防感染与感冒,上呼吸道感染可能诱发加重抽动症,应注意尽量避免。
(来源:西南医科大学附属中医医院)
编辑:李永鑫
关注川南在线网微信公众号
长按或扫描二维码 ,获取更多最新资讯
其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