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南在线 发布时间:2025-01-24
提起糖尿病,各位肯定都不陌生,但是很多人不知道儿童也可能得糖尿病。
意外吗?包括新生儿、儿童在内,任何年龄都可能得糖尿病。本期儿科钟小群医生和大家一起聊聊儿童糖尿病。
本期科普医生
钟小群 普儿二科/主治医师
从事儿科临床工作10余年,擅长小儿呼吸系统疾病、急危重症救治,尤其是儿童遗传代谢内分泌疾病,如:儿童糖尿病、儿童肥胖、性早熟、身材矮小、甲状腺疾病、佝偻病、儿童肾上腺疾病、尿崩症等儿童内分泌疾病的诊断及治疗。
儿童糖尿病一般是指在15岁之前发生的糖尿病,是由于胰岛素绝对或者相对缺乏而造成的糖、脂肪、蛋白质代谢紊乱。
近年来,在儿童人群中确诊糖尿病的患者逐渐增多,儿童糖尿病多为1型糖尿病。
1 型糖尿病(T1DM)是由易感基因与环境因素共同作用,导致胰岛 β 细胞破坏,胰岛素绝对缺乏,需终身依赖胰岛素治疗的内分泌代谢性疾病。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及饮食结构的改变,肥胖儿童逐年增加,2型糖尿病正在呈上升趋势。
2型糖尿病(T2DM)以胰岛素抵抗为主,伴胰岛β细胞分泌胰岛素不足或相对缺乏,近期研究发现,在新发生的儿童糖尿病患者中,2型糖尿病比例达到 40~80%。
儿童糖尿病的临床表现 ——
1型糖尿病起病多数较急,常见症状是多尿、烦渴多饮、多食、消瘦,体重下降,即为“三多一少”。婴幼儿因为多尿多饮不易发现,部分孩子还可能出现呕吐、腹痛、乏力、精神不好、食欲减退等,这些情况往往提示孩子可能已经出现了糖尿病的严重并发症——酮症酸中毒,严重者可出现昏迷、抽搐、甚至死亡!
图片来源于网络,侵权请联系删除
2型糖尿病发病较隐匿,多见于肥胖儿童,2型糖尿病有较强的家族史,不易发生酮症酸中毒,部分患儿可能伴有黑棘皮症,多见于颈部或腋下;部分患者伴有高血压、血脂异常、眼底病变、脂肪肝等慢性并发症。
儿童糖尿病严重未控制者可出现生长落后、身材矮小、肝脏增大和智力落后等症状,晚期可有白内障及视网膜病变导致失明,还可发生蛋白尿、高血压等,最终导致肾功能衰竭。
春节将至,每家每户都会准备丰盛的美食,当亲朋好友欢聚一堂时候。对于我们糖尿病小患者们来说,可就是一场血糖保卫战了。如何在春节期间保持血糖平稳,也是许多家长关心的问题。以下是一些实用的建议,帮助糖尿病患儿(以下简称 糖宝)度过一个健康快乐的春节。
饮食调整,科学搭配
主食多样化 :
建议“糖宝”们的主食以谷类为主,粗细搭配,适当减少精白米面的摄入。推荐每天平均吃三种类型谷类,每周可以吃到五种,糖宝们需要足够的蛋白质来满足生长发育的需要。可以选择坚果、豆类作为蛋白质的主要来源。
避免食用糖含量过高的食物和饮料:
如糖果、甜点和含糖饮料。同时,也要减少动物性油脂的摄入,选择健康的烹饪方式,如蒸、煮、炖等。进食顺序:建议患儿先食用高纤维的蔬菜,然后食用蛋白质与脂肪类食物,最后再摄入碳水化合物。这种进食顺序有助于降低餐后血糖水平。
建议饮食推荐
推荐吃的食物:
燕麦、荞麦 等粗粮,富含膳食纤维,有助于控制餐后血糖上升,红薯、南瓜等含有丰富的膳食纤维,可减缓碳水化合物的消化和吸收,从而平稳地将葡萄糖释放到血液中,西蓝花富含维生素C和叶酸,有助于降低心血管疾病风险。
同时,应保证孩子摄入足够的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如鲜酵母、蘑菇、糙米、瘦肉、鱼、蛋、奶等)
不建议吃的食物:
糖、巧克力、甜饮料、果酱等高糖食品,以及油煎、炸油酥和动物内脏等高脂肪食品。
适量运动,保持健康
餐后1小时是运动的最佳时段。可以在家长的陪同下进行中等强度的运动,如散步、慢跑、骑自行车等,以帮助消耗多余的糖分。春节期间,孩子们的运动量可能因节日活动而有所减少。家长应鼓励孩子保持规律的运动习惯,每天至少进行30分钟的中等强度运动。
推荐的运动
游泳、慢跑、骑自行车、跳绳和 爬山等,这些运动可以消耗身体的热量和脂肪,有助于控制体重和血糖。
但是,运动时要注意适度,避免过度劳累,外出或剧烈运动时应携带棒棒糖、全麦面包片、纯牛奶等食物以备用于运动后诱发低血糖的应急处理。
血糖监测,及时调整
春节期间,家长应更加关注患儿的血糖水平,定期监测空腹及餐后血糖值,以便及时发现并处理血糖波动。如果发现血糖水平异常,家长应及时调整孩子的饮食和运动计划,并在医生的指导下调整胰岛素的剂量。可采取动态血糖持续监测孩子血糖,方便管理。
保持作息规律,避免熬夜
春节期间,孩子们的作息时间可能会受到影响。家长应尽量保持孩子的作息规律,避免熬夜和过度劳累。良好的睡眠有助于调节血糖水平,提高糖宝的免疫力。
心理支持,保持愉悦
春节是团圆的节日,家长应给予糖宝更多的关爱和支持,帮助他们保持愉悦的心情。良好的心理状态有助于患儿更好地管理血糖,提高生活质量。
总之,春节期间,糖宝们需要更加注意血糖管理。通过科学的饮食调整、适量的运动、定期的血糖监测、保持作息规律以及心理支持,可以度过一个健康快乐的春节。家长也需要与我们儿童内分泌专科医师保持密切联系,及时咨询和处理任何可能出现的问题。
(来源:泸州市人民医院)
编辑:李永鑫
关注川南在线网微信公众号
长按或扫描二维码 ,获取更多最新资讯
其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