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南地区综合性网络门户

【扩散】男子皮肤瘙痒查出肝癌!医生:身体这4个信号才是肝脏的"求救警报"

百科川南在线  发布时间:2025-07-05

近日,"40岁男子因皮肤瘙痒确诊肝癌"的新闻引发关注。不少网友惊呼:"原来皮肤痒也可能是肝癌信号?"

专家指出,皮肤瘙痒与肝癌的关联需谨慎看待,临床中更常见于胆管系统相关疾病。

那么,肝脏真正的"求救信号"究竟是什么?如何科学护肝?

1.jpg

一、皮肤瘙痒≠肝癌!这些症状才是肝脏的"危险信号"

肝癌患者出现皮肤瘙痒的情况较为少见,多与肿瘤侵犯或压迫胆管系统有关。"临床中,更需警惕以下4类典型症状

1、蜘蛛痣:肝功能异常的"红色警报"

特征:皮肤表面(多见于面部、颈部及前胸)出现中心为红点、周围呈放射状如蜘蛛腿样的"细小血丝",按压中心红点时血丝消失,松开后恢复。

2.jpg

3.jpg

肝脏受损时,对雌激素的代谢能力下降,导致局部毛细血管扩张形成蜘蛛痣,常见于肝硬化、慢性肝炎等疾病。

2、消化不良:被忽视的肝脏"求救信号"

表现:突然食欲不振、腹胀、恶心,排除胃肠疾病后需警惕肝损伤

肝脏分泌的胆汁对脂肪的消化吸收有重要作用,肝功能受损会直接影响食物消化,导致餐后饱胀、厌油腻等症状。

3、异常出血:肝脏"凝血工厂"告急

症状:牙龈出血、皮肤瘀斑、鼻出血或黑便。

肝脏是合成凝血因子的核心器官,肝功能障碍会导致凝血功能异常,轻微碰撞即可能出血不止。

4、皮肤黄染:胆红素代谢崩溃的"信号灯"

特征:眼白、皮肤呈蜡黄或橘黄色,尿液颜色加深如浓茶。

原因:肝脏无法正常代谢胆红素,导致血液中胆红素浓度升高,散布于皮肤引发黄疸,常见于严重肝炎、肝硬化或肝癌晚期。

4.jpg

二、伤肝行为大盘点:这些日常生活中行为正在"摧毁"你的肝脏

1、长期熬夜:熬夜会影响肝脏的自我修复和排毒功能,可能导致肝脏损伤;

2、不健康的饮食习惯:长期摄入高脂肪、高糖、高胆固醇食物会增加肝脏负担,容易导致脂肪肝等疾病;

3、大量饮酒:酒精及其代谢产物对肝脏有毒性作用,长期大量饮酒可导致酒精性脂肪肝、酒精性肝炎甚至肝硬化;

4、肥胖:肥胖者体内脂肪过多,肝脏需承担更多代谢负担,可能导致脂肪肝及其并发症;

5、负面情绪累积:长期的情绪压力和波动可能影响肝脏的正常功能,中医认为“怒伤肝”,情绪问题可能与肝功能异常有关;

6、滥用药物:某些药物及其代谢产物对肝脏有毒性作用,长期或大量使用可能引起药物性肝损伤;问题可能与肝功能异常有关;

7、接触有毒物质:接触有毒物质和化学品,如乙醇、重金属、农药等,可能对肝脏造成损伤和毒害。

5.jpg

三、日常护肝养肝方法

1、饮食调理:吃对4类食物,给肝脏"减负"

绿色蔬菜:菠菜、西兰花、甘蓝等富含叶绿素和抗氧化剂,帮助肝脏排毒。

优质蛋白:鸡蛋、鱼肉、豆腐等可修复受损肝细胞,每日建议摄入50~75g蛋白质。

低糖水果:苹果、猕猴桃、柠檬含维生素C,促进肝脏代谢,减少脂肪沉积。

养肝茶饮:绿茶中的茶多酚可抑制肝纤维化,菊花枸杞茶清肝明目,适合长期饮用。

2、运动处方:早晚锻炼,肝脏更"年轻"

早晚运动均能促进肝脏的代谢活动,晚上运动对改善脂肪肝的效果更显著;

建议每周至少150分钟中等强度运动(如快走、游泳),上班族可碎片化运动(如爬楼梯、办公室拉伸);

晚间锻炼需与睡眠间隔2小时以上,避免影响休息。 

3、生活习惯:避开3大误区

不熬夜:23:00~3:00是肝脏自我修复的黄金时段,长期熬夜会导致肝细胞受损。

不滥用药物:布洛芬、对乙酰氨基酚、阿司匹林、部分中药(如何首乌)可能伤肝,用药前需咨询医生。

定期体检:高危人群(乙肝患者、酗酒者)每3~6个月查肝功能、肝脏B超。 

6.jpg

四、肝病高危人群预警:这些人需格外警惕

乙肝/丙肝病毒感染者;

长期酗酒者(日均饮酒量折合乙醇量男性≥40g,女性≥20g);

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BMI≥24或腰围超标);

有肝癌家族史者;

曾食用霉变食物或接触黄曲霉毒素者。

王晓栋

副教授

肝胆病科副主任

7.jpg

擅长中西医结合治疗各种急慢性肝炎、肝硬化、脂肪肝、肝癌、肝硬化顽固性腹水、反复上消化道出血、肝功能衰竭等。尤其擅长微创治疗肝囊肿、肝脓肿、肝血管瘤等及影像引导下肝肿瘤微波及冷冻微创消融治疗。

肝脏是"沉默的器官",70%以上肝细胞受损时才会出现明显症状。若出现蜘蛛痣、持续黄疸等信号,务必及时就诊。 

(来源:西南医科大学附属中医医院)

编辑:肖昂


关注川南在线网微信公众号
长按或扫描二维码 ,获取更多最新资讯 其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