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南在线 发布时间:2024-12-24
话说吴大爷,六十好几的人了,突然间出现胸背部剧烈撕裂样疼痛,起初他还能硬扛着忍忍,可到了晚上,就已经痛得倒地不起:“痛到像整个人被撕开!”
他这才急急忙忙来到了西南医科大学附属中医医院急诊科就诊。介入·血管科的胡伟博士紧急会诊后,一看情况不妙,立马建议做个胸腹部CTA血管重建。结果一出来,不得了,原来是主动脉夹层。
主动脉夹层是一种严重的周围血管疾病,即主动脉壁内部发生撕裂,导致血液在主动脉内层和外层之间渗漏而形成的病变。该疾病随时可能导致主动脉破裂和大出血,危及生命,因而往往被人们比喻为“一颗随时会引爆的炸弹”。
吴大爷入院后,介入·血管科团队紧急完善了相关检查,发现其主动脉夹层已累及主动脉弓的重要分支动脉,破口邻近左锁骨下动脉,夹层逆撕影响到左侧颈动脉,同时还患有高血压(极高危),随时有破裂风险。
手术指针明确,介入·血管科团队仔细研究了吴大爷的病情后决定为其实施介入微创技术——主动脉夹层腔内覆膜支架隔绝术,要想封堵破口,主动脉覆膜支架需要覆盖左侧颈动脉和左侧锁骨下动脉,极大增加手术难度,还需同时行支架开窗技术重建左侧颈动脉和左侧锁骨下动脉,该项技术目前在血管外科领域属于天花板级别。
术前CT显示夹层破口
术前CT显示夹层破口
介入·血管科团队从大腿不足1公分的小切口穿刺股动脉和左颈部1个“小针眼”穿刺颈动脉置入1枚带分支的大支架封堵主动脉夹层破口,同时保证左颈动脉通畅,再通过左肘部1个“小针眼”行左侧锁骨下动脉针刺开窗置入一枚小支架保证血管通畅。实现了零切口完成主动脉夹层覆膜支架开窗修复,造影复查可见夹层消失,一周后顺利恢复出院。
胡伟
主治医师
医学博士
介入·血管科
四川省周围血管疾病专委会常务务员,四川省肿瘤介入专委会委员,四川省医学会妇儿介入专委会委员,四川省预防医学会妇幼介入与康复专业委员会委员,泸州市介入医学会委员。擅长诊治外周各类血管疾病,包括动脉性疾病(动脉瘤、动脉夹层、动脉血栓、动脉狭窄及闭塞、透析通路的建立及维护等)、静脉性疾病(下肢静脉曲张,静脉血栓、门静脉高压导致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等)综合介入治疗,包括各种部位肿瘤穿刺活检,介入栓塞治疗,各种出血的微创介入治疗等。
主动脉是人体最大血管,为全身器官输送生命之血。如果主动脉壁出现撕裂破口,高压、高速血流沿破口进入血管壁,并继续撕裂,就形成了主动脉夹层,如果不及时处理,随时可能导致主动脉破裂,引发生命危险。
主动脉夹层的临床特点为急性起病,超过80%的患者有突发前胸或胸背部持续性、撕裂样或刀割样剧痛,疼痛剧烈难以忍受,起病后即达到高峰,可放射至肩背部,也可沿肩胛间区向胸、腹部以及下肢等处放射。如不及时抢救,48小时内可因发生主动脉夹层动脉瘤破裂至胸、腹腔或者心包腔,进行性纵膈、腹膜后出血,以及急性心力衰竭或者肾衰竭等死亡。
一旦出现以上症状,应立即就医。
主动脉夹层如何治疗
传统治疗方法包括开放手术和杂交手术(结合开放手术和腔内手术)。开放手术需要开胸(腹)修复受损的主动脉,手术风险大,创伤大,术后恢复时间长,对于老年患者或有其他基础疾病的患者,手术风险及并发症更高;杂交手术虽然减少了部分开胸(腹)手术,但仍需进行人体躯体部分切开操作,特别是颈动脉切开,创伤仍较大。
随着介入微创技术的快速发展,通过全腔内技术治疗各种复杂的主动脉病变(如累及弓部分支动脉的主动脉夹层、累及内脏动脉的腹主动脉瘤等)为患者带来了福音,使其免受因传统外科手术所带来的巨大创伤。
全腔内治疗优势:
1.创伤小:全腔内治疗通过血管内途径进行,无需开胸、开腹,大大减少了手术创伤和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2.恢复快:由于手术微创,患者术后康复时间大大缩短,可以更快地回归正常生活。
3.安全、高效:全腔内技术可避免开胸、开腹等外科手术因巨大创伤可能带来的并发症。
(来源:西南医科大学附属中医医院)
编辑:李永鑫
关注川南在线网微信公众号
长按或扫描二维码 ,获取更多最新资讯
其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