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南地区综合性门户网站

断崖式降温 心脑血管疾病患者注意防备

百科川南在线  发布时间:2024-09-30

  气温骤降除了“冻手冻脚”的不适体感,往往还是脑卒中的高发期,“断崖式降温”对于体质弱的心脑血管疾病患者可谓“雪上加霜”。市民朋友千万要做好预防准备。

  罗钢教授

罗1.png

  心血管内科副主任

  中西医结合主任医师,西南医科大学硕士生导师,从事临床工作10余年,擅长运用中西医结合方法及介入方法治疗高血压、冠心病、心律失常、心衰、头晕、头痛、失眠、脑出血、脑梗塞等心脑血管疾病。

  城北门诊时间:周二、四上午

  水井沟门诊时间:周三上午

做好个人防护

  应注意增添衣物,减少户外活动,降低室内外的巨大温差对身体的危害。气温骤降,使用供暖设备时,还应注意居室的合理开窗通风,避免缺氧或一氧化碳中毒等情况发生。

  饮食方面,应加强营养,多吃热食,少吃凉食,多补充水分。

罗2.jpg

敏感人群需注意

  气温骤降对老年人、孕产妇、婴幼儿和心脑血管疾病、呼吸系统疾病等慢性病患者,以及长时间在户外工作的人群影响最大、最明显。

  相比普通人群,上述人群应注意及时添加衣物,尽量减少外出。随着年龄增长,老年慢性病患者的体温调节系统难以适应外界温度变化,要引起重视。

  敏感人群更应注意对寒潮天气的健康防护:添加衣物保暖的同时,尤其要注意头部、胸背、脖子和四肢的保暖;尽量减少外出;必须外出时应做好保暖措施。

  此外,低温天气时,慢性病患者应注意休息,不要过度疲劳,适度增加体育锻炼,增强抵抗力,关注天气预报及相关部门发布的天气消息或警报变化,以便及时采取必要的防护措施。

罗3.jpg

气温骤降,心血管健康的大敌

  在冷空气的刺激下,外周血管会收缩以减少散热,此时血流阻力会增加,收缩压和舒张压会相对升高,这一现象在正常血压和高血压成年人中均可存在,而且年龄越高,血压变化越明显。

  同时,低温还可能导致血流缓慢,血液粘度增高,血管痉挛,动脉粥样斑块易于破裂,从而诱发心血管疾病。

  有研究显示,低温是造成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住院的主要原因,也是心血管疾病患者死亡的关键因素。老年人群是心血管疾病的高发群体,在秋冬季更需要提高警惕。

罗4.png

秋冬季防护,做好这些方面

  1.做好保暖工作

  外出时及时添加衣物,必要时应适当减少外出活动的时间。

  特别是室内外温差较大时,如必须外出,一定要穿着保暖的衣服和鞋袜,鞋袜的尺码适当宽松一点,不要影响到腿部和足部的血液循环。

  2.注意活动时间地点的选择

  天气寒冷时,心血管疾病患者最好不要去晨练。如想外出活动,最好选择上午10时以后至下午3点以前的时间段,温度相对升高时再外出。

  活动可以选择散步,或打太极拳。在室内时,可以做一些力量练习,如弹力带,还可进行柔韧性和平衡性的练习。

  3.健康饮食不懈怠

  适量吃一些能增强机体抵抗寒冷的富含蛋白质及高热量的食物,但一定要注意均衡饮食。不要吃得过精,主食应讲究粗细的搭配,可适量吃些黑米、黑芝麻、黑豆等。

  秋冬季仍然要按照膳食营养平衡的原则来合理安排饮食,保证新鲜蔬菜水果的摄入。要注意及时给身体补充水分。

  4.避免情绪激动

  突然的情绪激动也会威胁心血管健康,尽量保持心态平和,注意休息,保持规律的生活习惯,保证充足的睡眠,不抽烟,不饮酒。

  5.控制好“三高”

  慢性疾病患者应坚持遵医嘱服药,保持规律的生活习惯,控制好血压、血糖及血脂水平,如有不适应及时就医。

(来源:西南医科大学附属中医医院)

编辑:李永鑫


关注川南在线网微信公众号
长按或扫描二维码 ,获取更多最新资讯 其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