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南地区综合性网络门户

【围观】女子经常偷偷自己减药、停药,结果……

百科川南在线  发布时间:2025-05-16

2025年2月初的一个深夜,67岁的李阿姨被紧急送进西南医科大学附属中医医院,她的手臂、腿部布满瘀斑。家人说她近一周来心累气促严重,甚至连话都说不完整。这已经是她半年内第三次因类似症状就医。

1_副本.jpg

血常规显示,李阿姨的血小板计数仅25×10⁹/L,不到正常范围下限的四分之一,同时经胸部CT检查发现右侧有大量血性胸腔积液。医生迅速将她转入心血管内科,通过胸腔穿刺抽出800ML积液,才缓解了她的呼吸困境。

其实,李阿姨患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已有四五年。长期的病痛折磨,让她对治疗失去信心,经常偷偷减药、停药。这次住院,心血管内科医生建议她转到肿瘤·血液病科系统治疗,她却说:“吃了药也不见好,还不如顺其自然。”

2_副本.jpg

一个月后,李阿姨病情复发,皮下瘀斑成片,再次到肿瘤·血液病科住院。科室王杰医生耐心开导李阿姨:“您体内免疫系统像个误判的‘哨兵’,错误攻击血小板。”王杰拉起李阿姨的手接着说:“阿姨,您可别灰心,这个病没那么可怕。其实只要按时吃药,按时复查,病情稳定后,您就不会动不动心累气促,身上也不会再起那些瘀斑了,生活质量肯定能慢慢改善。咱一起努力,把这病稳稳控制住,往后的日子照样能过得舒心。”

经过半个月的治疗,李阿姨的血小板计数稳步升至80×10⁹/L,瘀斑消退,精神也好了起来。她开始主动询问用药注意事项,按时作息。“原来按时服药真的有用,早该听医生的!”她感慨道。

又经过20天规范治疗,李阿姨血小板计数稳定在120×10⁹/L,顺利出院。临走前,她和家属将一面写有“医术精湛 华佗现世”的锦旗送到王杰医生手中。

3_副本.png

王杰简介

4_副本.jpg

副教授

肿瘤·血液病科(城北病区)副主任医师

医学硕士

工作近10年,主要从事各种恶性肿瘤及血液病中西医结合诊断及恶性肿瘤的化疗、靶向治疗、免疫治疗以及中医中药治疗和教学工作等。

在生活中,有些人轻轻碰撞后,皮肤就会出现大块淤青;刷牙时,牙龈出血怎么也止不住。这些看似平常的出血症状,可能是一种名为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ITP)的血液疾病在作祟。作为血液科的常见病症,ITP由于知晓率低,常被患者忽视,从而延误治疗。

ITP是一种获得性自身免疫性疾病,因免疫系统错误攻击,导致血小板过度破坏、生成不足,致使外周血中血小板计数减少。血小板对人体至关重要,就像建筑工地上的“维修队”,当血管受损时,它能迅速黏附、聚集在破损处,形成血小板血栓,堵住出血口,实现止血。当血小板数量因ITP大幅减少时,身体的止血功能就会受到影响,引发出血症状。

5_副本.png

ITP的症状表现

急性ITP

多见于儿童,发病前1-3周常有呼吸道感染或其他病毒感染史。起病急骤,患者皮肤会出现瘀点、瘀斑,多分布于四肢,尤以下肢居多,严重时可融合成片;鼻腔、牙龈频繁出血,口腔黏膜出现血疱,但多数儿童患者在半年内可自行缓解。女性可能月经量增多,部分患者还伴有胃肠道或泌尿系统出血,少数甚至因颅内出血危及生命。

慢性ITP

主要发生于成年人,女性发病率高于男性。起病隐匿,出血症状相对较轻且反复出现,皮肤瘀点、瘀斑持续存在或反复发生,牙龈出血、鼻出血、月经过多也较为常见。长期慢性失血,可能导致患者贫血,出现头晕、乏力、心慌等症状,影响生活质量。

6_副本.png

ITP患者日常注意事项

在日常生活中需格外注意,预防出血。尽量避免剧烈运动和外伤,不使用硬毛牙刷,不用牙签剔牙,选择软质食物,避免食用辛辣、坚硬食物,以防损伤口腔和消化道黏膜。同时,保持良好心态,避免精神紧张,注意个人卫生,预防感染,按医嘱服药,定期复查血常规。

ITP虽会给患者生活带来困扰,但只要早发现、早诊断、规范治疗,多数患者病情能得到有效控制。若发现自身或家人有不明原因的出血症状,应及时就医。

(来源:西南医科大学附属中医医院)

编辑:卫国


关注川南在线网微信公众号
长按或扫描二维码 ,获取更多最新资讯 其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