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南在线 发布时间:2025-05-09
市民张女士走出“开”在医院门诊广场的CT室有些不安,她手里攥着的CT筛查报告单显示,其有多个小于5毫米的肺结节。张女士有些慌张,连忙赶往一旁的临时“诊室”,找到医院胸心外科副主任刘浩解读报告。
“没大问题,不用太担心,定期复查就可以了。”听到刘浩的回复,张女士这才松了口气。
5月8日,西南医科大学附属中医医院在城北门诊广场开展了肺癌筛查防治公益活动。
活动现场,胸心外科专家团队免费为100名肺癌高危人群进行了CT检查,筛查肺癌。医院中西医结合肺结节MDT专家团队为现场群众解读了报告。
在这100名肺癌高危人群中,肺癌患者达到了6人。
目前,我国有1.5亿肺结节高危人群,每年新发现或者新诊出肺结节人群达到1000万至2000万人。那是否结节越小恶性的可能性越低,越大恶性的可能性越高?
肺结节≠肺癌
刘浩解释,肺结节的良恶性程度并非以大小,更多是根据其形态判断。一旦发现肺部有小结节,需要找专业的医生鉴别判断性质,并根据情况进行积极治疗。
“很多人一听到自己有结节,就紧张得很,甚至有些人会到网上乱开药吃。”刘浩介绍,肺结节不等于肺癌。
大多数情况下,肺结节为良性,不必过于担心,也不需要进行特殊处理,每半年或一年定期检查、随访即可。但也不能完全忽视,少部分肺结节可发展为肺癌,这是我国发病率、死亡率最高的恶性肿瘤。
肺癌高危人群:
包括年龄大于40岁,且有以下任一危险因素者:
1.长期大量吸烟,每年超过400支或者20包,每天超过20支人群;
2.长期暴露于石棉、粉尘等环境人群,以及矿工、教师等高危职业;
3.长期患有慢性肺部疾病,如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肺结核、肺纤维化人群;
4.曾患恶性肿瘤或有肺癌家族史者。
高危人群推荐每年进行一次低剂量螺旋CT的筛查。
如果有以下情况,则建议缩短筛查间隔:
1.检出的实性结节或者部分实性结节的实性成分平均直径≥6mm且<15mm,或者非实性结节平均直径≥8mm且<15mm者,3个月后复查,并根据结果决定下一轮复查时间。
2. 检出的实性结节、部分实性结节的实性成分或者非实性结节平均直径≥15mm,如无法排除恶性结节,建议正规抗炎治疗后1~3个月复查,并根据结果决定下一轮复查时间。
再来看看你有没有肺癌症状:
1.咳嗽。咳嗽是肺癌最常见的症状之一,初期可能只有咳嗽,表现为刺激性、阵发性的干咳,较剧烈,病程很长,而且服用止咳药物,效果不大。
吸烟者、慢性支气管炎患者,如果咳嗽突然加重,而且出现尖锐的金属音时,最好去医院检查一下。
2.血丝痰。通常表现为间歇或断续性的痰中带血,大咯血较为少见,咯血是最具有提示性的肺癌症状。
3.反复发热。轻者仅有低热,重者则有高热,用药后可好转,但很快又会发热。
4.胸口疼。肺癌早期的胸部疼痛比较轻微,如胸口闷痛、隐痛、气急、呼吸不顺等,一般在深呼吸及咳嗽时加重。
5.声音嘶哑。当肿瘤压迫喉返神经或肿瘤转移到淋巴结中,就可能造成声音嘶哑。肺癌导致的声音嘶哑通常较突然,发展速度快,甚至是短时间内声音完全消失,常规治疗无效。
(来源:西南医科大学附属中医医院)
编辑:李永鑫
关注川南在线网微信公众号
长按或扫描二维码 ,获取更多最新资讯
其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