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南在线 发布时间:2021-07-23
“嗡——嗡——嗡——”“啪——!”
又是一年盛夏时节,被蚊虫叮咬在所难免。当这些烦人的蚊虫落在身上时,可能很多人都会下意识用手将其拍死。
然而,并不是所有虫子都能用手拍,否则可能会导致严重后果!
小心致命蜱虫
蜱虫,我们都有所耳闻,大多数人觉得,它主要出现在动物身上,好像对人没什么威胁。而最近,“出生仅4天婴儿被蜱虫咬伤”的话题登上微博热搜,引起了不少人的关注。
从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医院皮肤科了解到,近几年夏季,泸州市民被蜱虫咬伤到医院就诊的情况偶有发生,大多数人都是被咬很久,感染严重才发现。
皮肤科副主任何渊民副主任医师介绍,蜱虫靠寄生吸血而生,由于蜱虫的唾液里,会分泌一种麻醉物质,所以它在一点点钻进你身体时,一般人不会察觉。最可怕的就是,蜱虫携带有100多种细菌和病毒,长期在人体身上,轻则发热呕吐、皮肤溃烂,重则危及生命。
小贴士:
明确被蜱虫叮咬的情况下,一定不能硬拽硬拍,可用麻油、凡士林等侵润虫身或在旁边点蚊香,让其松口,再用镊子缓慢轻柔地将蜱虫拉出。由于病毒仍然会潜伏在人体内,如发现异常,还是应及时赶到医院就医。
隐翅虫毒液很危险
隐翅虫是一种黑色蚁型小飞虫,泸州7至8月是隐翅虫皮炎发病高峰,近期我院医院皮肤科每天都要接诊10多例被隐翅虫灼伤的患者。
隐翅虫昼伏夜出,且有趋光性,夜晚有灯光的地方出没较多。何渊民介绍,隐翅虫并不会主动“出击”,当虫体落在人皮肤上爬行时并无危害。但该虫含有强酸性的毒液,当虫体被拍击或压碎时,毒液就会沾染皮肤,轻则皮肤出现红斑、丘疹,重则生溃疡化脓。
小贴士:
如不幸遇到隐翅虫落在皮肤上,记住千万不要用手直接捏碎或拍击,正确做法是将虫体轻轻吹落或用物品拨落在地上。如果已经出现皮炎,尽早使用强碱性的肥皂水清洗皮肤,或用0.1%依沙吖啶溶液或1:5000高锰酸钾溶液进行冷湿敷。如果皮肤表面已有火灼感,应立即就医。
疥螨会在身体里“打洞”
夏季泸州空气湿度大,潮湿的环境给疥螨提供了非常适宜的生存环境。
何渊民介绍,疥螨寄生在人体皮肤表皮角质层间,啮食角质组织,并在皮下开凿一条与体表平行的隧道,疥虫在此“吃喝拉撒”,导致皮肤柔嫩处如指缝、外阴等反复长疙瘩,夜间瘙痒加剧,引起接触性传染性皮肤病——疥疮(泸州人俗称干疮),可在家庭及接触者之间传播流行。
小贴士:
预防疥疮,要注意家庭卫生,勤洗澡、勤换衣物,日照充足的时候常晾晒被褥,尽量避免在外住宿。一旦传染疥疮,在开始治疗的前3天,应将所有衣物、床上用品和毛巾煮沸消毒、高温烘干,将不能煮沸的物品用塑料袋包扎一周以上后清洗,尽量避免传染他人和复发。
夏季马蜂狂 警惕被蜇伤
近日,西南医大附院皮肤科接收了近十例被马蜂蜇伤的患者,有在城区公园里被轻微蜇伤的市民,也有在古叙山区蜇伤严重的市民,严重者出现了头晕、心慌、全身皮肤红肿症状的情况。
一般情况下,蜂类不会主动攻击人,但是当它们受到刺激或吸引后则会对人开启“自杀式袭击”。如果不幸被蜇伤,医生称,大部分蜂蛰伤没有生命危险,通常伤口会出现发红、肿痛、瘙痒,可以冷敷伤口缓解症状;如果肿痛或者瘙痒难以忍受尽快就医,通过口服止痛、抗炎、抗组胺等药物缓解症状。
小贴士:
预防马蜂最好的办法是远离蜂巢,如果被蜇伤,轻度可用碱性水冲洗,切忌不可使用红药水或碘酒涂抹,以免加重症状,如症状严重需立即送医救治。市民外出时除了做好必要防护之外,尽量避免使用香气很浓的化妆品,避免穿着黄色的衣物。
出门在外,大家一定要留心,不过,虫咬皮炎和人体的免疫反应有关,劳累、熬夜等会降低免疫功能,导致被虫咬后的不适反应加剧,平时应注意休息,加强锻炼。
专家介绍
熊霞
皮肤科主任
教授
硕士研究生导师
四川省卫生厅学术和技术带头人
泸州市学术和技术带头人
四川省医学会皮肤性病专委会主任委员
中国医师协会皮肤科医师分会常委
中国医师协会皮肤科医师分会痤疮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中华医学会美容学组委员
四川省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专委会副主任委员
从事皮肤性病学临床、教学、科研工作三十余年。曾获得“四川省三八红旗手”、医院“十佳医生”“优秀共产党员”等,学院“金教鞭”“优秀教师”“骨干教师”等光荣称号。研究方向主要涉及皮肤免疫性疾病、皮肤病理及医学美容,对部分皮肤病的诊治有较深的造诣。承担国家级、省市院级科研项目30多项,并获3项市科技进步奖。撰写论文60余篇,其中发表在国家级核心期刊40余篇,SCI收入十余篇,多篇论文获优秀论文奖。参加编写专著多部。
钟建桥
皮肤科副主任
教授/主任医师
博士
硕士生导师
国家自然基金系统评议专家
教育部科技管理信息系统专家
四川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后备人选
中国整形美容协会医疗美容继续教育分会常委
中国麻风防治协会麻风皮肤病防治分会委员
中国医师协会皮肤科医师分会罕见病遗传病专委会委员
四川省医学会皮肤性病专委会常务委员
四川省医师协会皮肤科医师分会常务委员
四川省医学会医学美学与美容专业学组副组长
从事皮肤性病学临床、教学、科研工作20多年,研究方向主要涉及皮肤美容、化妆品应用和慢性炎症性皮肤病的治疗,尤其在皮肤衰老、银屑病、慢性荨麻疹等疾病与干细胞治疗、天然植物提取物治疗等方面进行了较为深入的研究。
现主持国家自然基金1项,国家级教改课题1项,省部厅市级课题多项;以第一作者/通讯作者在国内外杂志发表论文50多篇,其中10多篇被SCI收录;参与编写教材3部;获省级医学科技二等奖1项。
何渊民
皮肤科副主任
副主任医师
博士
硕士研究生导师
美国杜克大学访问学者
中国医师协会皮肤科医师分会色素病学组委员
中华医学会医学美学与美容学分会美容皮肤学组委员
四川省医学会皮肤性病专委会青年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长期从事皮肤科的临床、教学和科研工作,尤其擅长色素性皮肤病,过敏性皮肤病,皮肤肿瘤的诊治及皮肤美容相关工作,具有丰富的临床经验,现已在国内、外发表论著40余篇。
邓永琼
皮肤科副主任
副教授/副主任医师
博士
硕士研究生导师
四川省医学会医学美容专业委员会青年委员
擅长中西医结合治疗难治性皮肤病,尤其擅长皮肤美容及皮肤外科。如外科手术治疗各种良恶性皮肤肿瘤;激光治疗各种色素性疾病、血管瘤、痤疮疤痕等;肉毒素注射除皱、瘦脸,玻尿酸填充塑形等。
主持省部级、地市级课题多项;在国内外权威杂志发表科研论文30余篇,其中10余篇被SCI收录;参与编写教材1部;发明专利3项。
(文/ 汪恒怡 路霞 图/综合整理)
(来源:健康西南)
编辑:李永鑫
关注川南在线网微信公众号
长按或扫描二维码 ,获取更多最新资讯
其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