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南地区综合性门户网站

【警惕】嬢嬢腹痛2月,查出肿瘤!

百科川南在线  发布时间:2024-06-28

  陈嬢嬢因反复腹痛2个多月前往当地医院检查,做胃镜及腹部CT检查未发现病灶,予以对症止痛治疗效果差,慢慢地出现了眼睛发黄、小便黄等症状,于是前往西南医科大学附属中医医院就诊,门诊以“黄疸”收入肝胆胰外科住院治疗。

微信图片_20240628095704.jpg

  入院后主管医师李春桃进一步为其完善了腹部核磁共振检查,发现胰头肿瘤压迫胆总管,导致陈嬢嬢梗阻性黄疸。因陈嬢嬢年龄偏大,肿瘤已经无法切除。与陈嬢嬢沟通后在全麻下行内镜逆行性胰胆管造影(ERCP)+内镜下胆管支架植入术。

  术后第二天,复查肝功能见胆红素明显下降,陈嬢嬢已经可以吃东西,下床活动,无不适症状,住院五天后病情好转出院,出院时陈嬢嬢高兴地说“我已经不怎么痛了,发黄的情况也好多了,吃东西也好多了。”

微信图片_20240628095709.jpg

  李春桃

  主治医师

  肝胆胰外科

  硕士研究生,已从事肝胆外科专业工作9年,善于治疗肝、胆、胰、脾外科常见疾病及多发病,尤其是胆囊结石及胆管结石。

  梗阻性黄疸是指胆道内或胆道邻近部位的良、恶性病变阻碍胆汁由胆道流入十二指肠,引起胆道内压力增高,胆汁由肝细胞和毛细胆管逆流入血液,使血液中结合胆红素水平升高而引起黄疸。又称外科性黄疸。

  引起梗阻性黄疸病因基本分两种,一种是良性胆道梗阻,常由于胆道结石、胆道炎症引起;另一种是恶性胆道梗阻,常见于肝细胞癌、胆管癌、胰头癌、壶腹部癌和转移性肝癌等。

微信图片_20240628095715.png

梗阻性黄疸有什么危害?

  1.皮肤及巩膜黄染:由于胆红素无法正常排出体外,会在血液中积累,进而使皮肤和眼球的白色部分(巩膜)呈现黄色。

  2.尿液深黄:胆红素经肾脏滤过随尿液排出,使得尿液颜色变深,甚至呈浓茶色。

  3.粪便颜色变浅或呈白陶土样:正常情况下,胆汁中的胆色素会赋予粪便棕色,当胆汁排泄受阻时,粪便颜色就会变得浅淡甚至呈白陶土色。

  4.全身症状:如瘙痒(尤其是夜间)、乏力、食欲减退、体重下降、恶心、呕吐等。

  5.严重并发症:长期未得到有效治疗的梗阻性黄疸可能导致肝功能损害、感染(胆管炎、败血症)、凝血功能障碍、肝性脑病等严重并发症。

梗阻性黄疸的治疗方法?

  对于梗阻性黄疸患者的治疗,主要是解除梗阻,通畅引流,另外,还需要严格评估患者自身情况,结合实验室指标及影像学检查结果来选择最合适的治疗方法。

  1.保守治疗:对于自身状态比较差或合并其他脏器严重病变或出凝血异常等不适宜手术的患者,建议常采用保肝药物,但保守治疗效果有限。

微信图片_20240628095720.png

  2.手术治疗:为积极可靠方法,对于能耐受手术患者为首选方案,分为外引流和内引流。最常用的外引流方法为经皮肝穿刺胆道引流术(PTCD)。而内引流的方法主要有内镜逆行性胰胆管造影(ERCP)及支架植入术、胆肠吻合术和根治性手术。

内镜下胆管支架植入术

  对于胆总管或胰头恶性肿瘤较晚患者,临床评估不可切除或患者不愿外科手术,可在内镜逆行性胰胆管造影(ERCP)基础上行内镜下胆管支架植入术,解除患者胆道梗阻,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延长生存周期。

微信图片_20240628095725.png

微信图片_20240628095734.png

  内镜下胆管支架植入术较经皮肝穿刺胆道引流术优势明显,尤其胆总管或胰头恶性肿瘤较晚患者,胆管支架植入术后无需长期带管,也无需维护管道,解除胆道梗阻效果明显,且不会引起电解质紊乱及影响消化功能,几乎不影响生活,肝胆胰外科已常规开展该项技术,为广大患者解除病痛。

(来源:西南医科大学附属中医医院)

编辑:游江


关注川南在线网微信公众号
长按或扫描二维码 ,获取更多最新资讯 其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