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南在线 发布时间:2024-03-01
“你需要查一下心电图”
“医生,我只是牙疼。”
“医生,我只是感冒。”
“医生,我只是呕吐、头晕。”
咋要做心电图呢……
医生为什么总让做心电图?今天,心电图医生来给大家科普一下心电图检查的必要性,以及临床意义和注意事项。
医学指导:心脑电图科 胡燕主治医师
心电图并不是对心脏放电,它是记录心脏自己的电活动。
心脏的跳动是靠自己电信号来指挥的,如果心脏有问题,心脏的电信号也会出现异常,心电图的曲线就会不一样,医生可以通过不同的心电图曲线,来判断患者的心脏有没有问题。
牙痛做心电图:是为了排查出心前区疼痛以外的心肌梗死。
感冒做心电图:是为了了解感冒病毒有没有损伤我们的心肌。
头晕眼花、晕厥做心电图:是为了排除您心脏停搏。
手术前做心电图:是为了评估您的心脏能不能承受麻醉。
胃镜前做心电图:是为了排除您心脏方面的疼痛,以免与胃病混淆。
哪些人需要做心电图?
健康人群
1.健康人群及特殊职业人群(如运动员等)体检,初步筛查是否有心脏相关疾病。
2.孕期检查:备孕前要了解一下心脏功能,看是否适合受孕。怀孕期间心脏负担加重,有时可能会出现胸闷难受、心跳加快、心律失常、心肌缺血,产前了解一下心脏功能还有助于选择生产方式。
3.各种侵袭性检查如需静脉麻醉前。
4.压力较大、休息不足的人群。
有心脏疾病症状及病史的人群
1.有心前区不适(如胸闷、心悸、气短、胸痛)及眼前黑朦等症状的人群。
2.心脑血管病患者。
3.有先天性心脏病及其他心脏病病史等患者。
4.安装有心脏起搏器的患者。
其它疾病患者
1.各类手术的术前评估。
2.发热、感染等病人,尤其是心肌酶检查有异常增高的人群,以排除心肌炎等病变。
3.胃肠道及肾脏疾病的患者,也应及时做心电图检查,应警惕胃肠型心肌梗死(主要表现为胃疼、恶心、呕吐、腹泻等胃肠道症状);另外严重的腹泻会导致电解质紊乱,肾病或透析的患者易合并电解质紊乱,心电图可体现血钾状况,为临床治疗提供帮助。
心电图检查有哪些意义?
1.诊断及分析各种心律失常和传导障碍,到目前为止尚没有其他检查方法能替代心电图在这方面的作用。
2.诊断急性心肌缺血和心肌梗死。
3.诊断和指导治疗遗传性心律失常,例如先天性长QT间期综合征、Brugada综合征等。
4.房室肥大、药物和电解质紊乱都可引起一定的心电图变化,有助诊断。
5.心电图对心包炎、心肌炎、心肌病、肺栓塞、各种先天性心脏病等也都能有其特定的诊断价值。
6.心脏电生理检查时,常需与体表心电图进行同步描计,帮助判断电生理现象和辅助诊断。
7.心电图广泛应用于各种危重病人的抢救、手术麻醉、用药观察、航天、登山运动的心电监测等。
做心电图需要注意些什么:
女性检查者避免穿连衣裙、连脚丝袜等,避免暴饮暴食、劳累及情绪激动、吸烟喝酒等。
检查时应全身肌肉放松、平稳呼吸、保持安静,切勿讲话或移动体位。啼哭、深呼吸、四肢乱动等,会影响心电图的检查。
(来源:西南医科大学附属中医医院)
编辑:游江
关注川南在线网微信公众号
长按或扫描二维码 ,获取更多最新资讯
其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