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南在线 发布时间:2024-03-06
□ 王馨玉
(作者单位:泸县天兴镇天兴中心小学校)
〖摘要〗
思政课是立德树人的关键课程。深入了解思政课教材、把握思政课教材是用活教材的前提。
思政课教师依据新课程标准和教材,从儿童立场出发,用活教材。
教师是教材的实施者,也是教材的再创造者,更是课程资源的开发者,新理念倡导教师运用新教材要有新思路,要从教教材转变为用教材教,教师用教材教,要联系生活实际,捕捉生活动态,激活教材,活用教材,使书本鲜活起来。
〖关键词〗思政课 用活教材 策略 核心素养 情景 “换教材”
〖正文〗
思政课是立德树人的关键课程。
一、深入了解思政课教材、把握思政课教材是用活教材的前提。
首先,小学思政课教材是学生接触思政课的开始,代表着学生对思政课的最初印象,直接影响到学生对思政课的认知。思政课教材的特质在于它时代性强,与时代无缝对接,与社会亲密接触,它能适应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需要,真正引导学生将所学内容运用到实践中。作为思政课教师首先要认识到新教材既注重讲历史、讲文化,力求通过讲革命历史、讲传统文化,让学生坚定政治认同,坚持自立自信,又注重讲当下讲未来。力求通过更多的现实对照,更浓的时代气息,让学生洞察时代,走向未来。
其次,要切实发挥施政课立德树人、铸魂育人作用,推进思政课大中小学一体化是关键。要搭配好《读本》以政治为主线和底色发挥政治引领作用,这样才能确保思想政治教育一以贯之。小学思政课是注重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课程,强化思政味,并不意味着要弱化其他方面的教育,而是力求实现德育与其他教育内容的更好融合,既保持教材在小学生品德教育方面的优势,又追求党和国家事业发展需要与学生自身发展的结合,治国理政智慧与为人处世道理的融通,思政课的课程的属性全面考虑其他方面教育的优化组合,有机融入,注重培育学生政治认同、道德修养,法治观念、健全人格和责任意识五个方面的核心素养。
第三,新教材遵循小学生成长规律,同一个阶段,同一册教材的逻辑层层递进,从微观到宏观,从具体到抽象的逻辑。在不同学段的不同教材之间,尽可能做到同一个主题的内容在不同学段呈螺旋上升,呈现形式多元化。
第四,思政课教材善用图片、小绘本、儿歌等形式,用简洁的文字讲深刻道理,特别是小学思政课的低年级教材中,尤其是这样。
第五,思政课教材紧密的联系学生的学习和生活,而且落实到行动,让教材穿梭于生活,让教材如实呈现学生的生活场景。根据学生的经历和体验来讲述思政课的道理。新教材从小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场景进行课程设置,内容安排,活动设计,价值引领,方便教师在教材使用中进行“情境教学”。就是要通过活教新教材,让其中的道理入学生的脑和心,还要入行,使其真正做到知行合一,让学生成为一个有思想的行动者。
部编版思政课教材中高学段以学习活动为核心,建构教材内容,以学生的活动为平台,创设了丰富多彩的活动情景,为教师和学生提供了学习的路径和参考。但是,这些活动情景仅是一个范例,不同教师面对不同的学生,需要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活化教材,实现教学的情景化,以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情景,引领学生展开学习。我们在教学中尝试用活教材创设活动情景,让思政课堂更加贴近儿童生活。
二、思政课教师依据新课程标准和教材,从儿童立场出发,用活教材。
(1)用活教材策略之一,以发展学生核心素养为导向,确定教学目标。
核心素养是学生通过课程学习逐步形成的正确价值观,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不同的单元、不同的课都与本课程的核心素养建立有一定的内在联系,成为指向核心素养的教学,在教学时,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灵活应用。其次,用绘本式思维理解和使用教材。读懂图是关键,深化体验情景,提升道德认知。绘本是标的,是第一段教材的突出特点。在绘本式阅读中,图作为重要的叙事要素,不仅直观展示着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和场景,也烘托故事气氛,表现人物的行为感受及故事发展逻辑等重要内容。教师要立足学生自身的经验,实现教材前景与学生现实生活经验的融合,使其在情境中体验、理解、学习、整理与提升自身的生活经验。教师在课堂上可以根据绘本的类型以及它们与正文的关系,创造性的进行设计和使用。作为思政课教师,我们要有意识的引导学生对绘本故事中的细节进行观察,引导他们发现绘本中奇妙的地方,感受绘本故事的内在魅力,引发他们深层次的情感体验和共鸣。
(2)用活教材策略之二,深挖“故事”,以拓展探究情景,激发情感共鸣。
小学思政课教材设置了阅读角,交流园、活动园,故事屋,相关链接为师生提供了形式多样的事例和活动情景提示。就是在使用教材时,要求教师成为学生的同龄人,以儿童的视角解读教材,立足学生实际对教材进行整合,重组建构,以儿童感兴趣、有话可说、有话想说的事例来组织学习活动,实现动态的生活建构,从而在生活的学习活动中引领学生生成观点,提升思想认识。
教师还要善于引导学生收集发生在自己身边的、自己经历的、看到的、体会到的“故事”,从故事中得到深刻的道理,从而达到教育的目的。还可以创编“故事”,根据新教材本堂课的核心素养目标,汇编成一个故事和多个故事,聚焦儿童道德认知与现实的真实冲突,创设源于学生生活的活动情景,体现道德与法治课程的生活性、开放性、综合性的特点。用体验、辨析、讨论等活动聚焦焦点,解决关键性问题,形成生活的实践智慧,促进核心素养的培育和发展。
(3)活用教材策略之三,利用好“留白”,做好道德践行的引领。
教材中有很多的“留白”,教师要学会创造性的使用这些“留白”,深挖“留白”,延伸实践情景,给学生更多的想象空间,让创设的活动情景引导学生正确地认识生活,并要引导学生在生活中践行道德认知,过更好的道德生活。我们教师要立足教材,拓展实践活动,为学生创设践行美德的广阔生活前景,引领道德践行。
(4)活用教材策略之四,根据当地实际,善于“换教材”。
与书上所讲地方不同的地形、气候、特产、旅游胜地、传统文化等知识,我们可以挖掘地方性教材、校本教材进行学习。
课程标准指出,充分利用学校、家庭、社区的资源是本教材创造性使用的途径,为了能更好地符合学生和本地的情况,我们在使用教材时要做适当增减,况且道德与法治课的教学内容和形式也必须贴近儿童的生活,反映儿童的需要,使他们学会用自己的眼睛观察社会,用自己的心灵感受社会,用自己的方式研究社会。
我们都知道,我国城乡差别大,地区发展不平衡,各地风俗民情不尽相同,教材难以完全兼顾城乡与农村学生的生活实际。
由此可见,教师由教材的忠实宣讲者转变为教材使用中的决策者,确立起自己作为课程教材的创造者和实施主体的意识,摆正教材作为工具的地位,学会用教材来教,在内容上关注儿童的实际,设计上注重以主体活动的方式呈现,将教学的目光更多的关注学生的生活实际,有针对性地调节教学内容,让学生有了真实有效的体验,真正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发展,在发展中生活。
总之,新教材是教师组织教学活动的资源之一,但并非唯一。教师是教材的实施者,也是教材的再创造者,更是课程资源的开发者,新理念倡导教师运用新教材要有新思路,要从教教材转变为用教材教,教材中的学习资源是有限的,而教师和学生由此创造的学校资源是无限的,教师用教材教,要联系生活实际,捕捉生活动态,激活教材,活用教材,活化教材,学会取舍,贴近儿童现实生活,对学生真正有指导价值的内容进行教学,使书本鲜活起来。
(完)
编辑:肖昂
关注川南在线网微信公众号
长按或扫描二维码 ,获取更多最新资讯
其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