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南在线 发布时间:2025-04-24
在隆昌市石燕桥镇有一棵油茶古树,它就像是一位默默守护的“老者”,不仅扎根于这片土地,也见证了岁月的变迁,成为了当地生态系统的一棵“活化石”。
4月21日,记者沿着蜿蜒的乡间小道来到石燕桥镇四方井村东昇寺,下车后,穿过树丛,便看见一棵高大且茂盛的油茶古树。古树的树干十分粗壮,表皮呈灰褐色,树冠也像一把巨大的翠色巨伞,向四周舒展延伸。
内江市农业科学院林科所林业高级工程师苏圣淞介绍:“通过技术手段将这棵树与其他地区的古树进行了数据对比,认为该古树年龄在600年以上,为一级古树,是在所有调查点中发现的最大的一棵普通油茶树,树高8.7米,基围270厘米,胸径86厘米,平均冠幅11.8米×11.9米。”
600年的油茶古树
苏圣淞还表示,这棵油茶古树的树形极为罕见,呈“自然开心形”,恰好契合了现代经济林木挂果的理想树形,这种树形使得树冠内部通风透光性极佳,不仅能让每一片叶子进行充分的光合作用,更有利于养分的输送与积累,为油茶果的生长创造了得天独厚的条件。“它的形状堪称天然的‘经济林范本’,为我们研究油茶生长规律和优化栽培技术提供了不可多得的活样本。”苏圣淞说。
树形呈“自然开心形”
隆昌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造林股股长张奎林表示,对于这棵珍贵的油茶古树,工作人员采取了“最少干预”的保护策略。
“油茶树本身具有较强的抗病虫害能力,且耐旱性突出,经过数百年的适应,它早已与当地的自然环境融为一体。”张奎林表示,“过度的人工干预反而可能打破其自身的生态平衡,因此,我们目前仅在古树周边设立了醒目的保护牌,明确标注了古树的树龄、相关故事等,同时通过多种渠道向市民宣传保护古树的重要性,倡导大家自觉爱护古树,不随意在古树上乱涂乱画、攀爬折枝。”
油茶古树分枝
这种保护方式,尊重了古树的自然生长规律。
石燕桥镇除了有这棵600年的油茶古树,龙潭村还有一片油茶园区。在工作人员的带领下,记者走进龙潭村油茶园区,见到漫山遍野的油茶树郁郁葱葱,宛如绿色的海洋。
龙潭村油茶园区内的油茶树林
龙潭村党总支委员唐婉惠介绍,龙潭村油茶树种植面积已达3000余亩,其中,上百年树龄的老油茶树就有1300余株。每年秋冬时节,是龙潭村最忙碌的油茶果采摘季,漫山的油茶树上,一颗颗饱满的油茶果挂满枝头。“为了保证油茶果的品质,园区坚持使用人工采摘等方式,每年在修剪树枝、采摘油茶果等农事上,用工量就高达4000人次,累计支付工费30余万元。这些工作机会,不仅让当地村民实现了在家门口就业,还带动了周边餐饮、运输等相关产业的发展。”
如今,龙潭村的油茶产业已形成了从种植、采摘到加工、销售的完整产业链,小小的油茶果成为了村民们增收致富的“金果子”。
记者手记
从600年油茶古树到3000余亩油茶树林,从自然生态保护到乡村产业振兴,走访中,记者看到各级各部门用实际行动诠释了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的共生关系。
此外,石燕桥镇还将以油茶古树保护为核心,以生态产业为依托,继续探索“生态+旅游+文化”的融合发展模式,让这棵承载着历史的油茶古树,在新时代的阳光下继续焕发生机。
(来源:最内江 文图:冯堃 钟鸣涛)
编辑:李永鑫
关注川南在线网微信公众号
长按或扫描二维码 ,获取更多最新资讯
其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