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南在线 发布时间:2025-04-16
戳这儿↓↓↓看视频!
去年春天,泸州市人民医院签约成为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神经外科学科联盟的成员单位。乘着合作的春风,华西医院神经外科刘浩副教授多了一个新身份——泸州市人民医院的"技术领航员"。
这位从泸州走出去的华西专家,带着对家乡的牵挂和高超的技术,通过"柔性引进"项目,将优质医疗资源化作润泽乡梓的春雨。
如今一年过去,这场"双向奔赴"不仅让华西专家的手术刀"常驻"泸州,更让本地患者发现:原来那些要跑省城才能做的高难度手术,在家门口就能安心完成。
华西医院神经外科刘浩副教授
华西基因 育强本土医疗军团
今年2月入院时,68岁的李大爷因脑恶性肿瘤造成右侧肢体无力,站不稳也走不稳。来到市人民医院神经脊柱外科就诊后,医生为他预约了引进专家——华西医院刘浩副教授前来指导手术,对病变进行切除。
他的脑肿瘤位于大脑功能区,既需彻底清除病灶,又要保住患者的肢体和语言功能。在刘浩副教授的指导下,手术团队每一次落刀都精准避开跳动着生命信号的神经脉络,最终在发丝直径的操作间隙中完成了这场手术。
术后不久,被人扶着进医院的李大爷,已经能自如地行走。这个看似简单的动作成为了神经外科技术升级的最佳注脚。
过去一年,这样的技术革新清单还在不断拉长:术中电生理、术中B超、T型持镜筷子技术经单鼻孔垂体瘤切除术、复杂颅底肿瘤切除术……
"在华西神外学科联盟的帮助下,现在遇到复杂病例,我们有底气说'我们能做'"。神经外科副主任黄学平的这句话,道出了团队从"跟跑"到"并跑"的蜕变。
这一年,专家的指导像一条看不见的"技术导管",将华西医院神经外科经验持续输注到泸州。
前床突脑膜瘤、听神经瘤、垂体瘤、胶质瘤、颅内转移瘤、面肌痉挛等多台手术,让本土医生在观摩中领悟手术技能,在实操中淬炼临床思维,最终将华西的"标准答案"转化为因地制宜的"解题思路"。
家门口的华西专家 托起新希望
对泸州百姓来说,最实惠的变化藏在三个“0”里:
0额外费用——华西专家前来指导手术,患者只需支付正常的医疗费用,无需支付额外的专家费用,真正实现了优质医疗资源的公平可及。
0奔波之苦——复杂手术无需辗转成都,患者只需前往泸州市人民医院神经脊柱外科门诊咨询,经过门诊医生进行病情评估后,医生将为需要由刘浩副教授指导手术的患者进行预约。
0技术壁垒——复杂颅底脑膜瘤、胶质瘤、垂体瘤、面肌痉挛、三叉神经痛等神经系统疑难病症实现本地化治疗。
这三个“0”的背后,是83岁老人术后紧握医生的手,是32岁年轻妈妈重获的生命机会,更是无数家庭免于异地求医的奔波辛酸。
引进专家作为"技术摆渡人",带来的不仅是手术刀上的精进,更是一种可持续的学科生长模式。
当华西医院的神经外科智慧与泸州本地的临床实践相遇,这场跨地域的医疗协作正书写着新的注脚。
华西专家预约通道
有需要预约刘浩副教授指导手术的患者,请至泸州市人民医院神经脊柱外科黄学平医生门诊咨询。
声明:本文仅用于大众医学科普传播
(来源:泸州市人民医院 视频:陈小敏)
编辑:李永鑫
关注川南在线网微信公众号
长按或扫描二维码 ,获取更多最新资讯
其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