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南在线 发布时间:2025-02-20
2025年1月20日,26岁的小刚在电杆上遭遇惊险一幕。
只见电光迸溅,正在高空施工的小刚被高压电击伤,同事迅速拨打120。一场多学科接力救治就此拉开 。
多学科接力抢救电击重伤者
第一棒:120跑赢院前抢救
120救护车火速赶往现场,小刚头顶、右脸、双手已被烧焦发黑,意识不清,胡言乱语,四肢不受控制的“手舞足蹈”……
120救护车第一时间将其送至西南医科大学附属中医医院急诊科。
第二棒:急诊接手急救接力
“当时伤者头部、面部、左右手等多处皮肤均有不同程度损伤,呈持续躁动状态,无法监测生命体征,情况十分严重。”
急诊科医生胡承刚对伤者立即给予吸氧、镇静等紧急处理,并向接收科室通报伤者情况,确保接力救治无缝衔接。
第三棒:重症监护、多学科协作无缝衔接
经紧急沟通后,急诊团队随即将小刚送往重症医学科进行高级生命支持。
重症医学科雷波副教授、黑比日合医生密切关注伤者病情变化,迅速完善各项检查,监测伤者各器官功能情况。
骨伤科手外·儿骨·烧伤整形组、神经内科等相关学科第一时间赶到现场紧急会诊。
小刚头部可见面积约15cm×4cm的Ⅲ度烧伤创面,伴颅内损伤;面部约巴掌大的皮肤深Ⅱ度烧伤,创面污染严重;左手、后枕部等多处为Ⅲ度烧伤,并伴心肌损害及脏器损伤。
重症医学科团队持续予以吸氧、心电监护、重要脏器功能维护等治疗措施;骨伤科手外·儿骨·烧伤整形组向炜医生对其创面予以床旁处理。
1月22日,小刚意识恢复,生命体征趋于平稳。
第四棒:烧伤整形“去腐生新”
救治的最后一个“接力棒”交到骨伤科手外·儿骨·烧伤整形组。
多项技术联合运用 治愈多处电击外伤,痂皮软化、腐肉清除、处理创面、换药敷药……
伤口护理小组每天两名护士轮流值守,精心护理,应用院内制剂金黄散对患肢进行中药塌渍活血化瘀,舒筋活络止痛;结合艾灸、穴位贴敷等中医技术,扶阳固脱、调节各脏腑功能;通过再生医疗技术治疗2周后,小刚面部创面愈合,腑气通畅。
2月6日,骨伤科手外·儿骨·烧伤整形组主任陈孝均教授、向炜医生针对小刚创伤最为严重的头部、左手实施了水动力清创+vsd治疗术,清除坏死组织。一周后,创面肉芽组织生长良好。2月12日,进行植皮封闭创面。
如今,经一个月的治疗,小刚头部、左手等严重的电击伤口已如期闭合,面部恢复如初。
从1月20日-2月12日,在这场接力中,西南医科大学附属中医医院医护人员与时间赛跑,无缝配合,四次接力,用“硬核”技术陪伴他“去腐生新”,走向“破茧重生”……
(来源:西南医科大学附属中医医院)
编辑:李永鑫
关注川南在线网微信公众号
长按或扫描二维码 ,获取更多最新资讯
其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