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南在线 发布时间:2024-12-20
63岁的吴大爷2年前在宜宾当地医院体检时,意外发现肺部藏着一个约1.9cm×1.7cm的结节。
面对这突如其来的检查结果,吴大爷心中满是困惑与不解,毕竟平日里并无任何不适。他半信半疑,随即踏上了多家医院的复诊之路,胸部CT的结果如出一辙。
尽管尝试了半个月的药物治疗,结节却未见丝毫变化。鉴于缺乏明显的症状,吴大爷选择了保守观察,遵循医嘱,每半年复查一次胸部CT,而这段时间里,病情似乎也进入了某种静默的潜伏期。
今年11月份,吴大爷在当地医院复查胸部CT,结果与两年前的相比,右肺下叶背段不规则混杂密度结节,病灶范围较前稍增大,实性成分稍增多,右肺上叶尖段及后段也发现了微小结节……一切迹象都指向了一个高风险的判断——可能是恶性肿瘤在暗中蛰伏,医生建议做增强CT并穿刺活检。
为求进一步诊治,吴大爷来到了西南医科大学附属中医医院,以“肺结节”收入胸心外科住院治疗。
完善相关检查后,11月19日,吴大爷入院后的第六天,胸心外科副主任刘浩副教授为吴大爷实施了胸腔镜下右肺下叶结节楔形切除+胸腔镜下肺叶切除术+淋巴结清扫。
在全麻的护航下,刘浩手持胸腔镜,犹如深海探险者,一步步深入吴大爷的胸腔。正常人的肺叶分左肺和右肺,其中左肺由斜裂分为上、下两个肺叶,右肺除斜裂外,还有一水平裂将其分为上、中、下三个肺叶,一共五个肺叶。但眼前的景象令人惊讶,吴大爷的右肺上、中、下叶竟已不可思议地融合成了一体,右肺下叶有一个大小约2cm×2cm的结节。
这是一场与实践的赛跑、与精度较量的战役。为了解剖性切除右肺下叶,刘浩必须一步一步解剖血管和气管,每一步操作都谨慎至极,手术时间也因复杂的情况增加了3倍。
幸运的是吴大爷的肺被膜、淋巴管、血管、神经没有被癌细胞浸润,术后病理检查确诊肺腺癌。术后予以抗感染、营养支持、止痛、化痰、雾化、维持内环境稳定等对症治疗,现吴大爷病情已好转出院。
刘浩
副教授
胸心外科副主任
擅长对肺癌、食管癌、纵隔肿瘤等胸部良恶性肿瘤的规范化及微创治疗及单孔胸腔镜下肺部疾病手术,胸腔镜下纵隔肿瘤切除手术,胸腹腔镜食管癌根治术及胸部外伤的微创治疗等。
城北门诊时间:周一全天
(来源:西南医科大学附属中医医院)
编辑:李永鑫
关注川南在线网微信公众号
长按或扫描二维码 ,获取更多最新资讯
其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