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南地区综合性网络门户

【围观】发现即晚期,“癌中之王”真这么恐怖?

百科川南在线  发布时间:2025-04-12

51岁的钟明(化名)是家中的顶梁柱。然而,命运却在不经意间,悄悄转动它的轮盘,给这个平凡的家庭带来了一场风暴。

老实农民查出胰腺癌

2024年的春天,本该是播种希望的季节,钟明却时常感到腹部隐隐作痛,起初他并未在意,只当是多年的劳作留下的老毛病。直到疼痛日益加剧,连弯腰插秧都变得困难,家人察觉到不对劲,硬是拉着他去了县城的医院。检查结果如同晴天霹雳——胰腺癌,这个在乡间并不常见的字眼,让全家人的心瞬间沉入谷底。

手术,成了唯一的选择。钟明躺在病床上,望着窗外稀疏的星光,心中满是对未来的不确定和对家人的愧疚。手术虽然成功切除了肿瘤,但医生的话却像根刺扎在心里:“胰腺癌复发率高,后期需要密切关注。”

640-(3).jpg

术后仅仅5个月就复发

命运似乎并不打算轻易放过这个勤劳的家庭。仅仅五个月后的一个清晨,钟明在晨雾中醒来,那种熟悉的疼痛再次袭来。复查结果残酷地证实:癌症复发了,而且位置刁钻,肿瘤如恶魔般缠绕着肝总动脉和脾动脉,再次手术的风险极高。

绝望之中,家人来到了西南医科大学附属中医医院找到了肿瘤·血液病科(城北病区)副主任兼肿瘤放疗中心主任庞军教授,据说他手中的“光刃”能精准打击肿瘤,为无数患者带来了生的希望。

精确放疗联合同步化疗

庞军仔细翻阅着钟明的病历,不时抬头询问病情。“钟先生,您的病情确实复杂,但并非没有希望。”庞军的声音沉稳有力,“我们计划采用精确放疗联合同步化疗,就像用导弹精准打击敌人,同时用药物巩固战场,最大程度控制肿瘤的生长。”

640-(1).jpg

治疗开始了,钟明躺在放疗室的冰冷的床上,听着机器低沉的嗡鸣,心中既有对未知的恐惧,也有对生命的渴望。庞军教授和他的团队,像是战场上的指挥官,每一次定位、每一次剂量调整,都精准地击中肿瘤。

终于守得云开见月明

转眼间,25次放疗按计划顺利完成,钟明的身体渐渐有了变化,疼痛减轻,精神也好了许多。2025年1月,CT的复查结果显示肿瘤明显缩小,全家人看到了胜利的曙光。

640-(2).jpg

2月,PET/CT检查报告上清晰地写着:“胰头呈术后改变,术区未见异常软组织密度影及糖代谢增高的恶性肿瘤复发征象。”这意味着,经过一系列艰难的治疗,钟明的身体里没有再发现活跃的癌细胞,他暂时赢得了这场与病魔的较量。

640-(4).jpg

胰腺癌被称之为“癌中之王”。因为胰腺位于身体较为隐蔽的位置,导致胰腺癌早期的症状不明显。当出现症状的时候大多都是中晚期,超过85%的患者已失去了手术机会,五年生存率很低,不到5%。

针对中晚期胰腺癌,放疗具有极大的优势,不仅有比较好的疗效,又是无创,可以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但是,胰腺癌与其他类型的肿瘤相比,对放疗相对抵抗,普通的放疗剂量不容易将肿瘤杀死,如何才能更好地杀死肿瘤,我们必须针对胰腺癌,做出更好的方案,那就是采用精确放疗。

所谓“精确放疗”,是相对以往常规的普通放疗而言的,它可以根据肿瘤的形状让射线集中分布在肿瘤区域,而周边正常组织的剂量极低,最大限度地保护了正常组织。

640-(5).jpg

庞军

教授

肿瘤·血液病科(城北病区)副主任兼肿瘤放疗中心主任

硕士研究生导师。从事肿瘤临床工作近30年,曾于上海、武汉等三甲医院从事肿瘤临床放疗及立体定向放射治疗研究,熟悉国内外肿瘤综合治疗最新进展,尤其擅长肿瘤放射治疗,对头、体部立体定向放疗有较深入的研究。

(来源:西南医科大学附属中医医院)

编辑:肖昂


关注川南在线网微信公众号
长按或扫描二维码 ,获取更多最新资讯 其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