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南地区综合性网络门户

紧急救援!近千斤鱼儿搁浅合江,他们用鹅卵石搭起临时“鱼道”

万象川南在线  发布时间:2025-04-18

  “今天又退水了,也许有鱼会在江滩上搁浅。”

  4月11日一大早,合江县望龙镇瓦屋头村党支部书记郑碧波身着橡胶筒靴,前往长江边。他沿着布满鹅卵石的江滩,来来回回走了数公里。

  自农历正月起,瓦屋头村都会定期组织村民巡逻,帮助那些在江滩上搁浅的鱼儿重新游回长江。

鱼1.jpg

郑碧波用鹅卵石在江中浅滩上搭建临时“鱼道”,避免鱼儿搁浅

从正月开始,村里每周安排巡逻

  地处长江边的合江县望龙镇,有一片非常大的江滩地,这里被无数的鹅卵石覆盖,每年春季,都有不少鱼儿来到这里产卵。

  然而,由于春季长江水位波动频繁,退水时,一些正在产卵的鱼儿未能及时返回深水区,便搁浅在江滩上,若无人施救,可能会导致死亡。

  为了协助这些鱼类重回长江的怀抱,郑碧波动员村民进行定期巡逻。一旦发现有鱼儿搁浅,他们便迅速采取救援措施。

  郑碧波说,自2020年起,每年到此地进行产卵的鱼类数量有了显著的增长。因此,从正月开始,村里每周安排两次巡逻;而到了清明鱼类产卵高峰期,巡逻的频率更是提升至每日一次。

“鱼道”+背篓拯救搁浅鱼儿

  由于巡逻工作需要频繁涉水,筒靴成为了村民们的必备装备。尽管如此,由于涉水区域生长着青苔,即便是经验丰富的村民有时也会滑倒。加之水位的快速变化,全身湿透也是常有的情况。

鱼2.jpg

在江中浅滩区域,有不少鱼儿在“板籽”

  虽说准备充分,但在面对大面积的鱼类搁浅时,及时进行救助依然是一项挑战。郑碧波回忆说,今年清明节期间,就发生了一次大面积鱼类搁浅事件,当时江滩上许多水坑的水位几乎见底,导致鱼儿无法正常游动。

  郑碧波说,发生大面积搁浅时,涉及的鱼儿重量达近千斤,江滩上随处可见在鹅卵石上挣扎的鱼儿。面对这种情况,村里组织了十余名村民和干部进行紧急救援。一些人利用鹅卵石建起临时“鱼道”,引导鱼儿返回深水区;另一些人则用背篓将鱼儿直接送回长江。

  自2020年长江十年禁渔计划正式实施以来,长江生态逐渐恢复了活力。如今,鱼儿跃出水面、群聚嬉戏产卵的景象已变得常见。

  在长江之畔,泸州沿江居民的心态也发生了转变:过去,他们可能会将捡到的鱼儿带回家,作为餐桌上的佳肴;而今,当他们遇到困在浅滩或受伤的鱼儿时,首先想到的是伸出援手,帮助这些江中生灵重归自由。

(来源:泸州融媒-川江都市报 记者 燕伟民)

编辑:李永鑫


关注川南在线网微信公众号
长按或扫描二维码 ,获取更多最新资讯 其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