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南地区综合性网络门户

1元钱能做什么?内江高新这个街道给出了乡村振兴的答案

城事川南在线  发布时间:2025-07-09

近日,内江高新区高桥街道跳墩社区二组,近50亩油葵基地里,不少向日葵花盘低低垂下,结满了葵花籽。从大片金黄,到满目丰收,一朵油葵花,映照出当地因地制宜发展乡村特色产业的成果。

油葵与跳墩社区的故事,要从农村面貌改善行动说起。

1.jpg

油葵盛开

2023年,为贯彻落实内江市委八届五次全会关于美乡优城的总体要求,大力实施农村面貌改善行动,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按照内江高新区党工委、管委会的统一安排部署,高桥街道对跳墩社区近50亩未利用土地实行综合整治,打造油葵基地,由内江市农科院负责提供种子、设计和技术指导。

“在打造向日葵文旅观光打卡基地的基础上,今年又提升打造了葵花小镇和荷花池景点,预计实现产值约20万元。”高桥街道办事处副主任邹文泉说,以跳墩社区葵花小镇旁的面房湾小院为例,在农村面貌改善行动当中,该小院共22户参与了农村面貌改善行动,参与率100%,其中实施改厨11户,改厕9户,改屋面12户,为8户新建入户道路共计72米,拆除偏杂房、残垣断壁7处,拆除危旧房3处。

2.jpg

农村面貌 

3.jpg

微菜园

为了巩固农村面貌改善行动成果,邹文泉介绍,高桥街道大力推进长效维护机制,积极构建“大院长(队长)+公益性岗位+保洁员+农民”管维模式,落实落细“积分制”,调动群众积极性。同时,探索推进“一元钱”治理模式,即向村民每人每月收取1元钱,由村集体统筹用于卫生、民生、产业发展,推动农村面貌改善行动长效化、日常化。

产业是发展的根基,也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和城乡融合发展的主要路径。只有做到产业振兴,才能筑牢乡村振兴的物质基础,实现乡村高质量发展。

4.jpg

宣传栏

邹文泉说,高桥街道深耕农村特色产业助推农民“大增收”,充分发挥农村经济合作社龙头企业作用,通过“高粱+榨菜”产业、农机合作、土地流转、禅文化、农文旅、代工代种等方式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截至今年6月,已完成土地流转2000余亩,流转面积超过全街道耕地总量的15%,“龙头企业+集体经济+农户”的发展方向更加明确。

内江高新区正全力打造具有“高新”特色的和美乡村,聚力打好“产业+”“文旅+”两张牌,将辖区优质的资产、资源联网成片,打造为集产业、休闲、娱乐、餐饮、住宿为一体的城市后花园。

油葵与跳墩社区的故事,还在续写……

(来源:最内江)

编辑:肖昂


关注川南在线网微信公众号
长按或扫描二维码 ,获取更多最新资讯 其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