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南在线 发布时间:2025-04-25
“陈教授,这面锦旗和感谢信,请您收下。”4月15日上午,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核医学科诊室外,65岁的赵女士双手捧着一面绣有“仁心仁术除顽疾,医护大爱守安康”的锦旗,声音微微发颤。
从山东到泸州,跨越1600公里,她此行的目的只有一个:向陈跃教授团队当面道谢。随锦旗一同递上的,是一封感谢信,感谢信上的签名字迹工整有力,字里行间能够感受到赵女士的感谢和喜悦。
“陈教授,这面锦旗和感谢信,请您收下。”4月15日上午,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核医学科诊室外,65岁的赵女士双手捧着一面绣有“仁心仁术除顽疾,医护大爱守安康”的锦旗,声音微微发颤。
从山东到泸州,跨越1600公里,她此行的目的只有一个:向陈跃教授团队当面道谢。随锦旗一同递上的,是一封感谢信,感谢信上的签名字迹工整有力,字里行间能够感受到赵女士的感谢和喜悦。
赵女士赠送感谢信和锦旗
十六年抗癌路:从绝望到希望的转折
翻开赵女士的病历,泛黄的纸张上记录着与病魔抗争的漫长轨迹。2009年3月,胰体癌手术后的病理报告犹如晴天霹雳——高分化神经内分泌癌,术后化疗、射频消融、靶向治疗……十余年间,她辗转多家医院,尝试过各种治疗方案,病灶仍然难以控制。
2022年底,当她因腹痛难忍再次复查时,影像报告上的“病灶进展”让当地医生无奈摇头:“试试核医学的PRRT吧,或许还有最后一线希望。”
初遇核素治疗:在黑暗中看见微光
通过医生推荐和病友介绍,赵女士了解到西南医大附院核医学科在PRRT治疗上经验丰富。“我们先做全身PET/CT评估,如果符合条件,我们再制定下一步治疗方案。”初到泸州,赵女士感觉心里久违地亮堂了起来,看到了希望。
精准诊疗:为个体“量身定制”的生命方案
在肿瘤靶向治疗多学科会诊(MDT)中,肝胆外科、肿瘤科、核医学科、放射科等专家反复研究赵女士的影像资料。“患者体内多病灶示68Ga-DOTATATE高摄取,结合其他检查,适合PRRT治疗”。
于是,赵女士于2023年5月31日、2023年9月6日、2023年12月6日、2024年3月27日、2024年9月25日在西南医大附院行5次PRRT治疗,治疗后,患者病灶明显缩小,肿瘤得到良好控制。
用赵女士的话说:“在西南医大附院核医学科,不仅治疗了我的疾病。医生护士的态度更是让我如沐春风,找到了‘家’的归属感。”
核医学科作为全国率先开展新型核素治疗的团队,还致力于更多新药的研发。2025年3月25日,陈跃教授团队与科伦博泰共同开发的1类新药SKB107获批临床,更标志者能让更多肿瘤患者获益!
(来源: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医院 文/雷蕾 图/陈雨)
编辑:李永鑫
关注川南在线网微信公众号
长按或扫描二维码 ,获取更多最新资讯
其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