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南在线 发布时间:2023-09-07
□牟戴天
要实现全面振兴,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依然在农村,最广泛最深厚的基础依然在农村。小乡村实现大发展,要科技助力,促进产业增收;生态为底,做好“山水”文章;文化赋能,倡导文明风尚。
科技助力,念好产业致富经。产业兴,则乡村兴,乡村兴,则群众富。产业是乡村发展的第一要义,很多乡村虽有自己的支柱产业,但缺少合理规划、市场理念和生产经营技术,产业发展缓慢。做强乡村产业,要立足村情实际,结合地域特色,整合产业资源,利用好科技特派员,精准开展服务,指导农户提升种植技术和水平。利用好村集体公司、农村合作社等平台,通过“村集体公司+基地+农户”的发展模式,做强规模产业,增强市场竞争力。积极探索数字化平台,实时掌握市场需求,及时调整产品生产方向,运用好互联网电商平台,拓展产品销售渠道,打造地方产业优势品牌,切实做到以产兴村。
生态为底,念好旅游致富经。乡村旅游是农业和旅游业相互融合发展的一种模式,既有利于乡村生态保护,又有利于乡村发展,已成为乡村振兴的重要组成部分。发展乡村旅游要因地制宜,依托资源禀赋和地理位置,挖掘乡村特色,打造核心竞争优势。近郊乡村以度假型为主,发展休闲游憩型生态旅游;产业大村以“共享采摘”为主,发展特色产业发展型生态旅游;景区乡村以苗木花卉观赏和农家乐为主,发展农业休闲观光型生态旅游,以多种形式旅游业态促进当地就业增收。
文化赋能,念好文明致富经。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要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一起抓,特别要注重提升农民精神风貌推进农村现代化,不仅物质生活要富裕,精神生活也要富足。要充分挖掘当地文化,整合零散性、多样性文化资源,找到其独特文化价值。推动乡风文明建设,充分发挥党员干部、乡贤能人的示范带动作用,引领群众自觉抵制不良习俗、遵守良好风俗。充分发挥村规民约作用,引导乡村科学制定落实当地农村文化习俗。积极组织开展群众精神文明创建活动,让群众在感受文化魅力、经受文明洗礼,推动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常态化、规范化、科学化。推动乡村振兴,不光是产业振兴,更要精神振兴,二者之间相辅相成,不断推进乡村发展。(作者单位:泸州市纳溪区东升街道办事处)
编辑:游江
关注川南在线网微信公众号
长按或扫描二维码 ,获取更多最新资讯
其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