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南地区综合性门户网站

放歌新时代 诗辉耀酒城|泸州文艺大讲堂以诗歌书写文化自信

文苑川南在线  发布时间:2024-07-16

  7月14日,由四川省文艺评论家协会、泸州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为指导单位,泸州市作家协会、泸州市文艺评论家协会主办的“放歌新时代  诗辉耀酒城——以诗歌书写文化自信”活动在泸顺起义陈列馆会议室举行。

  泸州市文联党组成员、专职副主席辛春艳,泸州市文联党组成员、秘书长、泸州市作协主席张蓉,泸州市评协主席徐潋,泸州市作协副主席、诗歌专委会主任涂拥,以及泸州市作协和泸州市评协的会员60余人参加活动。

泸州文艺大讲堂(刘学懿摄).jpg

  四川大学古籍整理研究所教授、诗评家、文学博士何光顺应邀作题为《南方诗学的城市书写与地方元素——以泸州诗人群的诗歌为例》的专题讲座。

  “我们不能把文学悬挂在古典的庙堂之上,或是想象为江河湖泊的隐逸者之歌。强调南方诗的城市书写,就是要看中国文学如何从一种古典农耕时代的文学进入现代商业时代的文学的问题。”何光顺从南方诗学的提出及其精神解读了诗歌的城市书写与地方元素的关系,并以文学的悟性、人性、神性、个体性、民族性和世界性等来分析当前的诗歌,尤其在“反意象”的语言是指向生命的本身和地方性文学可能带来“保守”等方面都有其独特的见解。

  “从小河到江河,也是从乡村到城市的旅程,是从闭塞走向开放的过程。”何光顺对泸州诗歌群20余位诗人的作品进行点评。何光顺认为:张合的《穿针》《半夜醒了》等诗歌有南方诗学所强调的城市书写的大众化和日常化特质方面非常典型,其语言表达也是日常和大众的口语化式的,有那种当下化和现场化的亲切的质感;涂拥的诗无疑有着对于现代事物与现代世界的自觉展开与书写,有一种沉静洗练的风格和骨力沉雄的美感体验,是浸透着生命历经沧桑岁月锤炼的痕迹的,它可以把一切生活的杂质都淬去,而只留下了精金美玉,以让读者看那最后被锻造出的刀锋的犀利与钻石的光芒,而可能遗忘那曾经锻造出这纯粹性的艰难过程;张蓉的几首诗则非常犀利、敏锐,有质感和厚重感,生活的日常体验与哲思感悟融为了一体。

  何光顺还就诗歌创作物化下的焦虑——不被物质固化,怎么在舒适化创作之中解放和如何避免诗歌的浅表化、重复化等方面均作了深入交流。

  “何教授阐述了南方不仅是局限于地域的,而更是精神上的,同时解读了南方诗歌的南方精神、自由的象征和中国新诗的未来。”泸州市评协主席徐潋认为。何教授的讲座不仅从南方诗歌精神方面得到启迪,而且还为“泸州诗群”破解一定困惑,让诗歌为“破茧”而美丽。正确理解“文学批评”与“诗歌”关系,那么泸州不仅有酒和远方,还会有诗歌的光辉。

泸州文艺大讲堂合影(刘学懿摄).jpg

  涂拥宣读了《放歌新时代,诗辉耀酒城——以诗歌书写文化自信活动倡议书》,倡议大家学习研究《诗经》,赓续诗歌传统;坚守人民立场,书写百姓诗篇;坚持立足泸州,唱响酒城华章;倡导江阳诗风,打造诗城名片;讴歌长江文化,开拓眼界胸襟。

  “何教授莅临泸州指导诗歌创作,必将给泸州诗歌创作带来新的动力,新的气象,也将提升泸州诗歌的质和量。”辛春艳在讲话中说。

  泸州人自古有诗意,是崇尚文学的。而历代著名的诗人,也情系泸州,杜甫、苏轼、黄庭坚等诗人到过泸州,留下大量诗作。明代大才子杨慎,多年旅居泸州,留下了“滚滚长江东逝水”的千古绝唱。近现代,有朱德为我们写下“酒城幸保身无恙”的佳句,这成了泸州“中国酒城·醉美泸州”的城市品牌。当下泸州诗人,正以“长江诗歌带”建设为引领,用心书写诗而讴歌泸州。(徐潋 曾佐然)

编辑:游江


关注川南在线网微信公众号
长按或扫描二维码 ,获取更多最新资讯 文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