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南在线 发布时间:2024-09-09
咳、咳、咳……咳出一摊血,看过《红楼梦》的朋友们可能会对剧中数次出现的黛玉,“咯血”镜头印象深刻。
面对从嘴巴里“咯”出的大量鲜血,相信绝大多数人都是十分紧张和恐惧的。那么:
“咯血”是什么?又该如何治疗呢?
60余岁的李大叔(化名),7年前因受凉后出现咳嗽、咯血情况,起初主要是痰中带血,以为就是普通感冒,在当地医院就诊治疗后有所好转,但不久后李大叔咯血症状反复发作,每次“感冒”后症状加重,最严重一次咯血量约50ml,颜色鲜红。
5年前李大叔因“大咯血”来到西南医科大学附属中医医院住院治疗,经介入诊疗科(现介入·血管科)会诊后给予了“微创介入栓塞”治疗。术后李大叔咯血的症状明显缓解,近5年来几乎未再出现大咯血的症状,仅在偶尔感冒后出现咳嗽、咳痰、痰中带血的情况。
近日,李大叔因受凉后出现反复咳嗽,咯血症状再次诱发,且逐渐加重,咯血量从每次几毫升增加到每次数十毫升。着急的李大叔立即来到西南医科大学附属中医医院胸心外科就诊,门诊以“支气管扩张伴咯血”收入院治疗。
入院后,结合病史及相关辅助检查,医生发现李大叔患有严重的支气管扩张、肺部感染以及大片肺毁损……考虑为支气管扩张合并肺部感染所致的咯血。
由于李大叔咯血频繁且咯血量大,单纯的药物治疗效果不明显,胸心外科邀请了医院介入·血管科会诊协助治疗。经介入·血管科袁罡主治医师紧急会诊并征得李大叔本人和家属同意之后,打算对李大叔再次实施介入栓塞治疗。
“介入手术是一种微创治疗方式,只需要穿刺一个小小的针眼,将特制的导管送至患者血管内并寻找到出血病变的部位,然后用特殊的栓塞材料将出血的部位堵塞掉即可。
术前准备就绪后,介入·血管科主任斯光晏教授、袁罡博士等顺利为李大叔实施了介入栓塞治疗,术中血管造影时发现,李大叔的肋间动脉、支气管动脉、胸廓内外动脉、颈横动脉以及肩胛后动脉均有参与出血,并伴有明显的体循环-肺动脉瘘,病情非常严重,医生对病变血管逐一进行了栓塞处理,术后李大叔咯血停止,效果立竿见影,在医护人员的精心照料下仅住院5天便康复出院。
袁罡
主治医师
介入·血管科
中共党员,医学博士。对血管外科及介入科常见病和多发病的微创介入诊疗具有一定的临床经验。擅长周围血管疾病(如下肢静脉曲张、下肢肿痛、下肢溃疡、动静脉血栓、动脉瘤、动脉夹层、动脉闭塞、动脉出血、血管瘤以及血液透析通路狭窄或闭塞等)、肿瘤性疾病(如肝癌、肺癌等)及各种囊肿性疾病(如肝囊肿、肾囊肿、盆腔囊肿)等的综合介入治疗。
咯血是临床常见的一种症状,主要是指喉部以下的呼吸器官(即气管、支气管或肺组织)出血,并经咳嗽动作从口腔排出的过程。咯血不仅可由支气管疾病、肺部疾病、心血管疾病等引起,也可由外伤以及其他系统疾病或全身性因素引起。
少量咯血有时仅表现为痰中带血,此时一般内科保守治疗便可奏效。然而,对于急性大咯血(多指单次咯血量超过100ml,或24h内累计咯血量超过300-400ml),有时血液可从口鼻涌出,常可阻塞呼吸道,这类咯血,往往单纯的药物治疗效果不佳,此时,介入栓塞治疗就显得尤其重要,经过介入治疗之后,大部分患者均可获得非常明显的止血效果。
“咯血”怎么治疗?
对于咯血的治疗,可采取保守治(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内科药物治疗),也可采用外科手术切除和内镜治疗等方法。但对于一些急性的大咯血患者,或者无法耐受手术治疗的老年患者,单纯的药物治疗效果并不理想,多数患者会反复发作。随着介入放射学的发展以及人们对微创治疗理念的认识。
一项创伤小、效果显著的治疗方法,“介入治疗”正被越来越多的人知晓。
微创介入栓塞治疗咯血的优势
介入医生在影像设备的导引下,只需在腹股沟处穿刺一个小小的针眼,将血管鞘植入到患者的股动脉,然后将特制的导管送至胸主动脉附近,造影并寻找出血病变的血管,然后再用微导丝将微导管精准的送达“责任血管”(也就是参与出血的病变血管),再用特殊的栓塞材料将该责任血管堵塞掉即可达到止血作用。
介入术后患者的咯血量将明显减少或彻底止血,一般只要找到了出血病变的血管,栓塞后的止血疗效是立竿见影的,很多患者在介入治疗后不再咯血。一般只需几毫米的皮肤切口就可完成治疗,这种介入手术具有创伤小、恢复快,操作简便、并发症少和住院周期短等优势。
(来源:西南医科大学附属中医医院)
编辑:游江
关注川南在线网微信公众号
长按或扫描二维码 ,获取更多最新资讯
其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