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南在线 发布时间:2023-11-15
距离西南医科大学附属中医医院建院40周年总结与发展大会召开还有3天!14日一早,CCTV13新闻频道《朝闻天下》栏目报道了各地多措施为糖尿病患者提供健康服务。其中,报道了西南医科大学附属中医医院内分泌代谢科联合江阳区华阳街道龙驰社区开展春晖医生蒲公英行动,为社区居民提供中医药健康服务的举措。
据悉,医院从2021年12月启动春晖医生蒲公英行动工作。截至目前,医院77个党支部结对社区建立春晖医生蒲公英行动·中医药健康服务站73个,基层联盟单位3个,开展中医药健康服务进社区活动340余场次,惠及群众35000余人次,提供中医药服务28000余人次,发放健康宣传资料23000余册。“春晖医生蒲公英行动”还荣获了西南医科大学特色党建工作品牌。
今年是西南医科大学附属中医医院建院40周年,医院的党建都取得了什么成绩,带您一起看看。
凝心聚力 传承创新 高质量党建引领医院高质量发展
——西南医科大学附属中医医院建院40周年发展纪实
近日,西南医科大学附属中医医院以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为契机,以学铸魂,以学增智,以学正风,以学促干。医院党委组织领导干部带头将理论学习、调查研究、检视整改和推动发展融合贯通起来,扎实推进主题教育走深走实,将学习成果转化为推动医院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动力。
2023年是西南医科大学附属中医医院建院40周年。40年来,医院党委认真贯彻落实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始终坚持“围绕中心抓党建,抓好党建促发展”的工作思路,充分发挥党委把方向、管大局、作决策、促改革、保落实的领导作用,团结带领全院教职员工踔厉奋发,勇毅前行,为服务川渝滇黔人民群众的健康而团结奋斗。
高瞻远瞩 党建把好方向盘
西南医科大学附属中医医院,这所地处川渝滇黔结合区域的国家三级甲等中医医院,孕育于知识青年上山下乡的时代里,诞生在改革开放、振兴中医的热潮中,发展壮大于国家和民族振兴之时。
1983年,医院正式获得批文成立,并设立党总支。在党总支的号召下,建院之初的180余名职工在艰苦卓绝的环境里团结一心、攻坚克难,一步步奠定了医院事业发展的基础,也逐步彰显出“团结建院、艰苦建院”的医院精神。1985年,医院首个门诊(三星街门诊)开诊;1987年,全新的忠山住院部竣工投入使用;1990年,医院第二个门诊(水井沟门诊)开诊。至此,医院已形成一个住院部+两个门诊的发展格局。
1995年,随着医院的发展壮大,医院党总支升格为党委。为切实推动医院发展,医院党委进一步发挥凝心聚力作用,激发员工干事创业的热情。在随后的20余年里,医院一届届班子运筹帷幄、真抓实干,建专科、强队伍、创三乙、扩规模、搬新院、上三甲……在全院职工的一滴滴汗水里,在医院一步步向前迈进的步履中,医院党委提炼形成了医院宗旨、精神、院训和愿景等一系列核心价值理念,文化建设成绩斐然,医院先后荣获全国重点建设中医医院、全国中医药文化建设先进单位、国家中医药传承创新工程重点中医医院等殊荣。
2018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关于加强公立医院党的建设工作的意见》明确指出,公立医院实行党委领导下的院长负责制。医院党委积极响应,切实担起了为医院事业发展把方向、管大局、作决策、促改革、保落实的领导作用。在全党深入开展“不忘初心 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之时,医院党委带领干部职工勇担使命、奋发有为,医院医疗服务能力进一步提升,区域影响力进一步扩大,先后获得国家中医临床研究基地、国家中医药服务出口基地等殊荣。
2020-2022年,医院党委不断加强组织建设,进一步促进党建与业务深度融合,完成了全院77个党支部的调整,新设置了内科、外科、学生三个党总支,启动了特色党建工作品牌——“春晖医生蒲公英行动”。在医院党委的带领下,医院顺利完成疫情防控各项工作,医院发展取得新突破:成功获批国家中医药传承创新中心项目,入选国家中医药传承创新团队,中西医临床医学获批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中西医结合临床学科入选国家高水平中医药重点学科建设项目,实现全国名中医零的突破。
随着医院事业发展,医院党员队伍也在不断壮大,从建院初期的35名党员发展到现如今的1101名党员。其中科主任、护士长中党员占比60%以上,省市级及以上名中医中党员占比40%以上,高级职称人员中党员占比50%以上。
创先争优 激活党员战斗力
一名党员就是一面旗帜。在医院党委的号召下,在党支部的带领下,全院党员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为医院事业发展贡献了智慧和力量。
有着44年党龄的老党员、全国名中医,94岁高龄的肝胆病科专家孙同郊教授,是我国最早一批从事中西医结合防治肝胆疾病、中西医结合事业的开拓者之一,最早倡议建立中西医结合专业。她把一生都奉献给了医学事业,至今仍坚持门诊。
入党已30载的王明杰教授,作为四川省十大名中医、四川省教学名师、川南玄府学派的领头人,他将数十年的中医理论与临床实践经验用于教学中,为国家和社会培养了一大批中医学子。
行医治病38年的党员同志杨文信,将“德在才先、德为才帅”奉为自己的座右铭,在皮肤病领域躬耕数十载,获得广大患者的高度信赖与赞誉,先后获四川省十大名中医、泸州市大美医者等殊荣。
坚守岗位服务患者,是他们作为医者的职责。而在面对非典、地震、疫情防控等突发应急公共卫生事件以及乡村振兴等工作中,他们更是勇担重任,冲锋在前,为全院职工树立了榜样。
抗震救灾中,无论是汶川地震、青海玉树地震还是云南鲁甸地震、泸县地震,亦或是宜宾长宁地震,跑在最前面的依然是他们。2021年9月16日泸县突发6.0级地震,以骨伤科手外·儿骨·矫形组党员同志陈孝均为队长的抗震救灾小组充分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在灾区积极开展救治工作,受到了四川省委副书记、省长黄强的肯定。
新冠疫情间,呼吸内科党支部书记敖素华带领团队以生命赴使命,用大爱护苍生,成为了疫情防控的主力军,科室多名医护人员先后赴武汉、隆昌、新疆等地支援。检验科党支部书记郭永灿带领科室与病毒“赛跑”,第一时间组建核酸检测实验室,率先在泸州地区拟定新冠病毒核酸检测英文报告格式。
乡村振兴(精准扶贫)时,党员同志田新在凉山州昭觉县地莫乡坚守1020余天,和综合工作帮扶队员们提前2年完成了该乡五个贫困村退出贫困任务,提前1年完成了全乡788户贫困户3439人的精准退出任务。90后党员同志张富兵先后赴凉山州普格县特补乡胜利村、甘孜州得荣县太阳谷镇扎格村开展驻村工作,以实际行动帮助当地百姓巩固脱贫攻坚成果。
还有肛肠科主任李五生同志作为建科时的“元老”,扛起科室发展大旗,数十年如一日坚持每天最早来到病房;曾让90余岁抗战老兵重见光明的眼科党支部书记、四川省三八红旗手牟琳同志;在大年初一不惧病毒、勇敢逆行的援鄂队员罗英、梁敏同志;勇于探索、在科研领域潜心前行的外科党总支书记张磊同志;毫不犹豫抱起患儿飞奔的贺智榆同志;数不胜数,比比皆是……
1101名党员,1101面旗帜。他们始终坚守党员“为人民服务”的初心,在各自岗位上默默践行着医院“仁和精诚、佑护生命”的光荣使命。
传承创新 围绕中心促发展
高质量发展离不开高质量党建的引领和保障。医院党委始终坚持“围绕中心抓党建,抓好党建促发展”的理念,着力发挥党建在推动医院事业发展中的引领作用,通过不断创新思路和举措,促进党建与业务深度融合,推动医教研等各项工作高质量发展。
名医团队专家汇聚
医院坚持党对人才的全面领导,树牢“人才强院”理念,通过内培外引和建机制、定目标、强激励、重考核,建立了以全国名中医孙同郊教授为代表的一大批中医药专家、高级职称专家、硕博士及硕博士导师、省市级学术与技术带头人等名医队伍。现有全国名中医1人,全国中医(临床、基础)优秀人才8人,四川省十大名中医3人,四川省名中医33人,天府万人计划(天府名医)1人,省市级学术与技术带头人及后备人选111人,高级职称专家364人,硕博士及研究生导师676人,聘有世界范围内兼职客座教授378人。
名科建设卓有成效
医院自1996年申报获批第一个省级重点建设专科至今,已建有国家区域中医诊疗中心3个,国家临床重点专科2个,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专科5个,国家中医重点专科协作组成员单位3个,四川省中医重点专科(专病)20个,四川省甲级重点建设学科2个,获批建有国家胸痛中心、国家心衰中心、国家房颤中心以及高级卒中中心等。各科室从人才梯队的建设、优势病种和临床路径的管理、新技术新项目的开展等方面狠抓科室内涵建设。医院有中医优势病种50余个,开展了扁桃体灼烧技术治疗慢性扁桃体炎、传统经典中医谢氏疗法、叶氏金针针刺技术等中医技术90余项,每年服务近200万人次。
同时,医院还成立了医疗技术管理委员会,形成了新技术评审机制、重大技术扶持机制、新技术及重大技术与职称评审、评优评先挂钩机制。较早在省内中医系统开展体外循环下心脏大血管手术、重度脊柱侧弯矫形术、主动脉夹层腔内隔绝+弓上三分支重建介入术、头部伽玛刀治疗、肺癌外科和微创术等高难度手术。
教育教学再上台阶
医院坚持以“立德树人”为己任,形成了本科生、研究生、留学生、继续教育多层次人才培养教育体系学科,学科专业优势与特色凸显。其中中医学是国家卓越医生(中医)教育培养计划改革试点项目,中西医临床医学是国家级特色专业、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中西医结合临床是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高水平中医药重点学科、“十二五”优秀中医药重点学科、四川省重点学科,中医脑病学、中医肝胆病学是四川省中医药重点学科。
建院以来,先后培养中医、中西医临床本科人才7000余名,研究生1000余名,留学生500余名。
学科科研获得突破
医院秉承“科教兴院”的理念,获批建有国家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四川省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四川省教育厅重点实验室、四川省卫健委甲级实验室,拥有国家中医药传承创新团队以及4000余平米的实验平台,获各级科研课题2000余项,获各级科研成果奖100余项,发表学术论文10000余篇,其中SCI收录500余篇,中文核心论文700余篇;获得国家专利授权550余项,其中发明专利授权38项。
1983-2023年,是医院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大到强的变迁之路。这四十年间,医院党委一手抓党建,一手抓发展,年门急诊人次从1.9万增至120余万,年住院人次从1800余人增至6.9万,编制床位从150张增至3000张,医院的核心竞争力大幅提升,跻身于医疗领域“国家队”,在全国三级公立中医医院绩效考核中,最优排名34。
踔厉奋发 凝心聚力谱新篇
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是中国共产党为中华民族描绘的最伟大梦想,这个梦想把国家利益、民族利益和每个人的利益都紧紧地联系在了一起。作为一所引领川南地区中医药事业发展的国家三甲中医医院,传承创新发展中医药、助力健康中国建设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医院永恒而不褪色的梦。这个梦想的蓝图,医院描绘了40载。
1983年,这张蓝图的坐标定格于忠山。我国的开国元勋朱德委员长曾在这里题下“继承祖国医学遗产,学好现代医学科学,为广大人民服务”的殷殷嘱托。建设忠山院区和三星街、水井沟两个门诊,成为建院之初描绘这张蓝图落下的第一笔。在国家改革开放的徐徐春风中,医院迈开了向前进发的坚实步伐。
2001年,梦想的蓝图扩展至泸州市城北新区。从购置土地、规划设计、施工建设到投入使用,历时十余年,建筑面积约20余万平米的城北新院拔地而起,在医院版图上落下浓墨重彩的又一笔。在逐渐实现全民医保的时代背景下,西南医大中医人团结一心,奋勇前行,向着梦想努力奔跑。
2021年,医院党委在第二次党代会上响亮地提出了“126”发展战略,绘就了医院发展的新蓝图。一个战略目标——建设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中医、中西医结合现代化研究型医院;两大战略任务——创建中西医结合博士点和全面推进内涵建设;六项重点工程——党建文化引领工程、现代医院治理工程、医疗服务提升工程、学科科研突破工程、人才培养提质工程、对外开放合作工程。
“十四五”期间,医院将继续坚持“中医要领先、西医要紧跟、中西医结合有特色”的发展理念,围绕党建文化、人才聚集、医疗服务、学科科研、对外合作等方面开展工作,重点在中医重点学科专科建设、中医药传承创新、中医药人才培养和引进、中医药对外交流与合作等方面下功夫。
2023年,医院提出了“对标竞进 创新发展”主题,全院师生员工紧紧围绕主题创新谋划,团结拼搏,锐意进取,中西医结合临床获批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高水平中医药重点学科;生殖医学中心顺利开诊,成为四川省唯一一家获批四川省开展人类辅助生殖技术规划的中医医疗机构;深入推进“春晖医生蒲公英行动”等中医药服务活动,开设了春雨路中医门诊,启动了国家中医药传承创新中心项目——区域中医药院内制剂研究转化中心的建设……
党建领航新征程,传承创新促发展。新时代赋予新使命,新征程要有新作为。站在新的起点上,西南医科大学附属中医医院党委书记李志这样说道,今年是医院建院40周年,医院党委将继续带领西南医大中医人担当使命,踔厉奋发,用实干实绩为泸州市国家区域医药健康中心、四川省国家中医药综合改革示范区和四川中医药强省建设做出积极的贡献,以高质量党建引领医院高质量发展,为中医药的传承创新奏出新时代最强音,为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保驾护航。
(来源:西南医科大学附属中医医院)
编辑:李永鑫
关注川南在线网微信公众号
长按或扫描二维码 ,获取更多最新资讯
其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