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南在线 发布时间:2025-04-15
纳溪区举行“梅岭春晓•特早茶的非遗味道”展演活动
4月13日,泸州市纳溪区护国镇梅岭茶园变成了一片欢乐的海洋。当天上午,以“梅岭春晓•特早茶的非遗味道“暨霓裳雅韵•茶香四溢”为主题的展演活动在此盛大举行,来自社会务界的及梅岭村500多群众共同见证一场跨越千年的文化对话——“非遗茶香”与“传统霓裳”的浪漫邂逅。
此次活动由泸州市文化遗产保护协会指导,纳溪区农业农村局,纳溪区茶叶协会主办,泸州市文化遗产保护协会传统文化服饰文化专委会等协办。该展演活动旨在以茶为媒,赓续非遗文脉,推动三产融合,绘就乡村振兴的美丽画卷。
此次“梅岭春晓•特早茶的非遗味道”暨“霓裳雅韵•茶香四溢”展演,是以茶为轴,串联起采青、摊晾、炒制、点茶等非遗技艺活态展示,让古老茶香在新时代焕发新生。而“霓裳雅韵”与“茶香四溢”的跨界融合,是本次展演活动的点睛之笔。汉服、唐装、苗绣、云锦……这些行走的“非遗符号”,将与茶艺表演交相辉映。当茶人身着传统服饰,在古琴声中行云流水般演绎宋代点茶、工夫茶艺时,我们看到的不仅是技艺之美,更是中华文明“道器合一”的精神传承。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本次展演中的《泡好一杯中国茶>>,将茶染技艺融入丝绸织造,让服饰让茶文化讲述茶马古道的故事。这种“非遗+非遗”的创造性转化,正是文化自信的生动注脚。
纳溪梅岭,是北纬28°黄金产茶带的瑰宝。这里的特早茶“正月萌芽、除夕可采”,比全国同纬度茶区早上市20天以上,被誉为“中国春天的第一杯茶”。近年来,纳溪区始终坚持“品牌兴农”战略,“纳溪特早茶”获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保护认证,成功注册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入选首批“中国—欧盟地理标志”互认产品;连续举办十一届四川省茶叶开采活动周,进一步提高了茶叶品牌价值。通过创新实施茶旅融合发展,纳溪区还打造出中国特早茶展厅和农副产品(茶叶)加工园区,形成辐射云贵川渝结合部的茶叶交易中心。2023年,梅岭茶制作技艺入选四川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目前,纳溪区现有茶叶基地31.5万亩,名优茶加工企业126家,年产干茶2.4万吨,年综合产值达89亿元,茶叶产量和产值名列四川省前茅、泸州市第一。同时,“纳溪特早茶”区域公用品牌已有61个,公共品牌价值已超45亿元。(完)
编辑:李永鑫
关注川南在线网微信公众号
长按或扫描二维码 ,获取更多最新资讯
其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