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南在线 发布时间:2025-05-11
今年5月12日是第114个国际护士节。“三分治疗,七分护理”,护理工作是卫生健康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当前,00后护士作为新时代的护理力量,为医疗行业注入了全新活力,他们的成长值得关注、肯定和鼓励。
今年,是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建院75周年,在第114个国际护士节来临之际,我们面向全院征集00后护士的故事,通过第一人称叙述+工作照的展现形式,讲故事、谈感想、说情怀、聊未来……展现他们在护理岗位上的成长与奋斗,传递护理行业的温暖与力量。让我们一起走进她们的精彩世界……
扎根护理,以心为灯守护生命
时光荏苒,转眼我已从初入临床的“小白”护士成长为能独当一面的护理人。在附院实习1年规培2年,正式工作上班三年多,上千个日夜的坚守,让我对这份职业的平凡与伟大有了更深的感悟。
从开始实习的时候在骨与关节外科学会了打针,到规培的时候在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跟老师们学会了用临床思维上班,再到后面轮转到ICU学习了更多的技能,一步一步走来,让我深知这份工作的严谨和不易,很荣幸自己在心身医学科扎根,感谢护士长对我的照顾与爱护,同事们像大姐姐一样在工作上对我的帮助与对我的偏爱,让我在心身医学科有了家的归属感。
成长中的磨砺与温暖
初入职时,我曾在凌晨的病房手忙脚乱地处理患者突发状况,也曾因患者的误解而委屈落泪。但正是这些“跌跌撞撞”的时刻,让我学会了沉稳与共情。
在心身医学科上班,一位患者在想起自己以前的遭遇时,大声哭泣并用手打自己,我握着她的手轻声安慰,陪她聊天,让她感受到我的陪伴。出院时她神神秘秘地给了我一件小礼物,说:“姐姐,谢谢你这段时间的陪伴与照顾,希望下次我们见面时可以鲜活又明亮。”那一刻,我忽然明白,护理不仅是技术,更是用温度熨帖生命的裂痕,是有时在治愈,常常帮助,总是在安慰。
平凡中的责任与坚守
三班倒的工作让我见过城市深夜的寂静与清晨的微光。白班时穿梭于病房的步履匆匆,小夜班处理医嘱的严谨细致,大夜班巡查病房的轻声细语……每一个环节都关乎生命的重量。
记得疫情高峰期,我与同事们都经历过带病值班,口罩压痕深嵌脸颊,双手被汗水浸皱,但当患者病情好转时,所有的疲惫都化作了欣慰。我深知,护士的“平凡”,是无数患者眼中的“希望”,这“希望”一直推动和支持鼓励着我在护理的道路上前进,发光发亮。
扎根临床,守护生命之光
三年历练让我褪去青涩,拥有了自信和对未来的期许,但前路仍长。未来,我计划从两方面深耕:一是精进专科护理技能,报考精神专科护士,提高自己的专业素质,用更专业的方式抚慰患者的身心;二是学习护理管理知识,提升危重症患者照护效率。我愿始终扎根临床,做一盏“提灯”,以温柔之心照亮生命幽谷。
护理工作或许没有惊天动地的壮举,但每一次精准配药、每一句耐心解答、每一双被握紧的手,都是对生命的庄严承诺。下一个三年,我仍愿以白衣为甲,在平凡的岗位上书写不平凡的热爱。
(来源: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医院)
编辑:肖昂
关注川南在线网微信公众号
长按或扫描二维码 ,获取更多最新资讯
其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