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南在线 发布时间:2025-05-10
为进一步助推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发挥妇女在美丽庭院建设中的独特作用,四川省妇联以“天府美丽庭院”建设群众性活动为抓手,以“洁美进家”“业美进家”“和美进家”为引领,开展寻找天府美丽庭院女主人系列活动。
省妇联将在“四川幸福女性”持续推出100名美丽庭院女主人案例,展示她们在“美丽庭院+她经济”多元化发展中的独特魅力。本期,展示的是泸州市的5名魅力女主人,让我们一起走进她们~
曹露
泸州吾乡非遗手作艺术馆主理人
非遗扎染工艺传承人
我是曹露,1986年生于江苏徐州,前泸州空军部队军人。在部队服役期间我常常利用休假时间赶赴云贵研习扎染蜡染技艺,2020年退役后系统完成白族扎染、贵州蜡染高级课程,师从非遗传承人王国英。专注传统工艺现代表达,精研创意扎染与古今蜡染技法,致力于构建非遗体验新场景。2022年创立的吾乡非遗手作馆,坐落在江阳区黄舣镇王河村,打造“古法技艺+沉浸体验”非遗传承空间。主营扎染、蜡染、掐丝珐琅、水拓画四大传统工艺体验。作为区域性非遗教育实践基地,通过现场教学、手作体验等方式实现传统工艺活态传承,开馆后迅速成为本地文旅融合新地标。游客在休闲体验中可系统学习传统技艺流程,其寓教于乐的特色模式已形成良好的技艺传播效应。
周晓庆
四川粟子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
“我们村的年轻人”领头雁培养计划省级人才库成员
我是周晓庆,是一位90后返乡创业新农人,喜欢音乐、汉服,喜欢中华传统文化。2023年投身乡村振兴事业,成功活化前经营者连年亏损的荒废农场。带动了当地农民就业人数超百人,聘用当地农民年度增收超四十万元。目前全网粉丝12.8万人,线上门店泸州本地浏览人数已经超过350万人。
粟子农场占地380亩,线上发展新媒体电商,注册“归吟田园”,跳出惯性思维打造自己的IP,线下创新业态模式。延伸出农产品种销、共享菜园、农耕研学、田园摄影等板块。运营至今,不仅实现自有农产品全渠道销售,更通过订单农业模式帮助周边企业及农户消化滞销果蔬,累计带动产业链增收30余万元。
龚琴
叙永县吊洞砂锅博物馆馆长
两河吊洞砂锅传统手工制作技艺第八代传承人
我是龚琴,2017年系统承袭龚氏砂锅制作技艺,作为第八代传人持续推动非遗活化。通过清华大学“振兴中国传统工艺”项目深化产学研能力,构建电商营销体系:创立淘宝官方店、开展直播带货,实现传统砂锅从单一渠道批发向文创零售转型。主导研发的“吊洞烧”系列衍生品获2项注册商标及3项外观专利,完成土砂锅向伴手礼的文化增值。
两河吊洞砂锅技艺肇始于清末湖广填川移民潮,龚氏家族依托叙永县两河镇特有的丹霞地貌黏土资源,在喀斯特溶洞“吊洞”中延续百年窑火。吊洞砂锅博物馆通过三大核心展陈体系——古法工序实景再现、移民文化历史文献、历代器具藏品阵列,系统展示从洞穴作坊到非遗IP的演进历程。
刘雪琴
屿溿花园农场负责人
江阳区第十届政协委员
我是刘雪琴,是泸州市首批“职业农民”新农人,2019年从金融行业转型,创立屿溿花园农场。探索“园区+农场+农户”三方联营机制,构建农旅融合示范样板,年均接待游客5万人次。通过系统研习花卉园艺与经营管理知识,建立线上线下协同运营体系,累计带动周边60余名农户就业,助力人均增收6000余元。
屿溿花园农场占地80余亩,室内建筑面积1000余平,规划形成五大功能区域,主要经营园艺景观设计和施工、乡村风貌设计和打造、农文旅开发、露营团建、非遗手工体验(植物拓染、扎染、兔子花灯)、自然教育、田园采摘、窑烤面包、乡村田园咖啡等板块。
彭小玲
泸州天植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
2024年泸县最美科技工作者
我是彭小玲,2021年的时候腿上受了严重的伤,但我仍坚持待在田间地头,持续推动泸县枳壳产业转型升级,设置“田间课堂”,主导制定《泸州川枳壳种植技术规程》填补区域标准空白,带动基地青年劳动力掌握数字化种植技能。
泸州天植农业科技有限公司(2016年成立)建设有川南最大枳壳枳实种植基地,至今已在太伏镇王湾村发展GAP核心示范基地1500余亩,带动周边发展10000余亩。2021年,建设泸州枳壳枳实初加工厂房并投入使用。带动县域农户增收,推动泸县枳壳入选省级特色农产品优势区。
(来源:酒城女性)
编辑:肖昂
关注川南在线网微信公众号
长按或扫描二维码 ,获取更多最新资讯
其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