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南地区综合性门户网站

师者如光 | 张小丹:心之所向,素履以往

人物川南在线  发布时间:2024-08-28

  在第40个教师节期间,“泸州教育体育”微信公众号/新浪微博及微信视频号/微博视频号等新媒体平台将推出泸州市庆祝第40个教师节优秀教师事迹展示——“师者如光”系列报道,多形式多角度展现来自全市各级各类学校的优秀教师、优秀教育工作者。今天,我们一起走进泸县中宏特殊教育学校,走近四川省“四有”好老师——张小丹,一起了解她与特殊教育的不解之缘。

教师简介

微信图片_20240828094657.jpg

  张小丹,泸县特殊中宏教育学校教师。有这样一群人,他们充满爱心,十年如一日坚守在自己的岗位上不动不摇;他们乐观向上,遇到困难从不会退缩,勇往直前;他们团结友爱,与同行的兄弟姐妹守望相助,一路携手共进。他们生来平凡,却做着不平凡的事情,他们就是特教人。张小丹老师便是其中的一员。

坚定信念,投身特教

  “每一个不曾起舞的日子,都是对生命的一种辜负。”这是张小丹老师最喜欢的一句话。

  2004年9月,张小丹踏入南京特殊教育师范学院的大门,从那一刻起,她便与特殊教育结下了不解之缘。

  张小丹老师说她学习特殊教育专业其实是“被选择”的,但毕业后继续从事特殊教育却是自己的主观意愿。她深知从事特殊教育工作是一件非常艰辛的事情,但她内心一直坚守着一个信念:“事情再难,总要有人去做。”正是因为这份信念,她一直在特殊教育这条路上,负重前行。

  2009年8月,张小丹通过公开考试招聘进入泸县中宏特殊教育学校工作。她所教班级的学生是刚入学的听障儿童,由于年龄偏小,又从未离开过家人,许多学生生活不能自理。张小丹便像妈妈一样,手把手地教孩子们:从吃饭穿衣到洗头洗澡,从个人物品整理到班级卫生打扫,让他们从什么都不会的小娃娃变成了做事井井有条的“小大人”。上课的时候,她认真教学孩子们文化知识;下课的时候,张老师带着孩子们做游戏。用张老师的话说:“来到学校工作以后,我的时间几乎都用在班里的孩子们身上了。”

微信图片_20240828094702.jpg

张小丹教授儿童制作“香蕉马芬”

呵护学生,大爱无边

  张老师爱护每一个学生,把他们当作自己的孩子一样。清晨的校园里,总会看到这样一道“风景”:几个小女生蓬着头排着队,等着张老师给她们梳辫子。

  学生生病住院了,她每天骑车到医院守着学生输液打针,给学生补落下的功课。学生出院回到学校,她就接到自己的寝室里照顾,直到学生身体康复;学生没笔没橡皮擦,张老师自掏腰包给学生买文具;放归宿假,学生家长因事不能来接,张老师回寝室做饭给学生吃完后再送他们去车站坐车;冬天到了,孩子们的手上、耳朵上长了冻疮,张老师就为学生们买来手套、帽子和冻疮膏。

  她还通过自己的朋友圈联系泸州自行车协会给孩子们捐赠衣物和文具,联系社会爱心人士为学生捐水杯、袜子、冬衣;班里的孩子因家里贫困无法升学,张小丹联系爱心人士资助学生继续学习……,正是这样无怨无悔付出,学生们都非常喜欢他们的张老师。

  她从不区别对待学生,相信并尊重每一位学生,相信他们都有自己的长处和闪光点。尤其关注班里学习能力差的学生,经常利用休息时间给这些孩子补课、辅导他们完成课后作业。周末带孩子到校外散心、看电影,通过各种活动培养他们对生活的热爱,提升他们的自信心、自尊心,为孩子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张小丹教育学生要做到的事情自己总是身体力行:发现校园里有纸屑、果皮时,她会立刻弯腰拾起扔进垃圾桶;看到学校的水龙头未关好或下课后教室里的灯还开着时,她会随手把它们关上。每天早中晚,总会看见张小丹在操场上和学生们一起劳动的身影。正如大教育家孔子说的:“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张小丹便是用言传身教的方式来教导学生的。

  在进入学校工作前,张小丹曾就职于四川省残疾人联合会与苏州市吴中区聋儿康复中心。在她的QQ空间里,保存了几千张她做过康复的孩子的照片,她说:“每一个孩子都可爱极了,没办法让你对他们说一个不字。”到了泸县中宏特殊教育学校工作后,张小丹也从未放下残疾儿童的康复教育工作,她向学校申请成立了一个聋儿口语实验班,重点对聋儿进行口语学习的训练。通过几年时间的不断努力,实验班的大部分听障学生学会了听声辨声、发声说话,可以与健听人进行简单的口语交流。

微信图片_20240828094708.jpg

张小丹帮助儿童做口腔矫正

脑瘫康复,精准帮扶

  2016年秋,张小丹在送教下乡的过程中接触到一个家庭,家里有两个孩子,都被医院鉴定为脑瘫。大儿子20岁了,已经在床上躺了12年,瘦得只剩下一副皮包骨,而且身体严重挛缩,不能坐也不能平躺,他的妈妈只能在床上挖了一个坑,把他放在坑里。他每天就坐在那个“坑”里,靠着家里那台电视机度过漫长而绝望的日子。

  小儿子刚刚过了11岁生日,几年前,他的腿也开始疼,慢慢地连一个很矮的台阶都抬不上去,如今也只能和哥哥一样在家里待着。他心里清楚,终有一天,他也会变成哥哥的样子。张小丹说:“我从未见过那样绝望的眼神,割得我心疼得厉害。”也就是从那时起,她在特殊教育的道路上又多了一个目标——学习并从事脑瘫儿童的康复训练。

  2017年她向学校申请去重庆江津学习脑瘫儿童动作康复技术,边学边做,这一做,就是七年。除了学校安排的康复课,她还利用中午的休息时间和周末给脑瘫儿童做康复训练。看着一个个脑瘫儿童从不会抬头到独立爬行、从不会站立到独立行走,张老师感到十分欣慰。

  但她并没有满足于现状,不仅对本校的教师进行康复技术培训,还把目光投向分布在泸县各个乡镇的30个资源教室。2020年,张小丹向泸县教育和体育局教研室申请成立了一个致力于培养一批稳定且有过硬专业技术的脑瘫康复教师的工作室。2021年开始,工作室在县教体局和学校的支持下开始运行。经过多次集中培训和小组指导,30名成员具备了脑瘫康复基础技能,辅导脑瘫个案也初见成效。

  张小丹积极联系社会爱心人士为脑瘫患儿购买康复辅具,亲自送到患儿家里,为家长讲解家庭康复的方法与重要性。几年的脑瘫康复工作,让张老师的腰椎、膝盖不同程度地受损,但她坚信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会使更多的脑瘫儿童获得帮助,走向充满希望的人生道路。

  在17年的特教生涯中,张小丹不断向优秀的前辈们请教,向努力的同事们学习。她清楚,特殊教育是一条充满着荆棘和挑战的路,所以时刻提醒自己不能停下学习的脚步。只有不断学习,更新专业知识来武装自己,才能与那些始终坚守在特殊教育岗位上的同行们携手向前,一路披荆斩棘,争做特殊教育未来发展的开路先锋。

微信图片_20240828094713.jpg

张小丹送教路上

  张小丹常说:“能够从事特殊教育,是我这辈子最大的幸事,而努力做好特殊教育,则是我穷尽一生的追求。”不论在求学路上,还是在教学一线,她都全身心地投入特殊教育事业,呵护着身边的每一位特殊孩子。她以高尚的师德、敬业的精神、执着的追求、无私的奉献,谱写着一曲又一曲清婉感人的特教老师之歌!

(来源:泸州教育体育-泸县中宏特殊教育学校)

编辑:游江


关注川南在线网微信公众号
长按或扫描二维码 ,获取更多最新资讯 其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