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南地区综合性网络门户

国际首个!内江“猪猪侠”立了大功

城事川南在线  发布时间:2025-03-28

1.png

  北京时间3月27日,国际顶级学术期刊《自然》(Nature)在线发表了国际首个基因编辑猪肝脏人体移植研究成果——基因编辑猪肝脏移植到脑死亡患者体内。

  这一成果为解决肝脏移植供体短缺带来新希望,其中的器官供体猪由位于内江市的中科奥格DPF医用供体猪培育中心提供。

2.jpg

中科奥格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受邀出席《自然》(Nature)杂志全球新闻发布会

  此前,北京时间3月25日,中科奥格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受邀出席《自然》(Nature)杂志全球新闻线上发布会。公司董事长潘登科教授、首席科学家邓绍平教授代表团队,向《科学新闻》等20余家全球权威媒体介绍了基因编辑供体猪的情况,并回答了记者相关问题。

  据介绍,全球范围内,肝脏移植是终末期肝病患者的重要希望,但供体短缺问题一直严重制约着这一治疗手段的广泛应用。猪器官因其生理功能、大小与人类较为匹配,成为极具潜力的供体来源。

  此次临床研究由空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窦科峰院士团队完成,中科奥格提供的基因编辑猪,在此次研究中发挥了关键作用。这些猪经过6基因编辑,敲除了介导超急性排斥反应的关键基因,如GGTA1、β4GalNT2和Neu5Gc,同时插入了有助于异种移植相容性的人源基因(CD46、CD55、TBM),大大降低了免疫排斥风险,为移植手术的成功奠定了坚实基础。

  在此次移植手术及后续研究中,科研团队对移植后的各项指标进行了监测。术后2小时,猪肝脏就开始产生胆汁,术后第10天,胆汁产量增加到66.5mL,猪肝脏来源的白蛋白水平也有所上升。肝脏功能相关指标如ALT、AST等虽有波动,但整体处于可控范围。血流动力学监测显示,猪肝脏动脉、门静脉和肝静脉的血流速度稳定,凝血功能在术后早期虽有变化,但最终恢复正常。组织学分析表明,移植的猪肝脏具有良好的再生能力,未出现排斥反应迹象。通过多种免疫抑制剂的合理使用,免疫反应也得到了有效控制。

3.jpg

中科奥格DPF医用供体猪培育中心

  这一成果发表于《Nature》,充分证明了中科奥格基因编辑猪在异种肝脏移植领域的重大价值。实际上,中科奥格不仅为此次临床研究提供了高质量基因编辑供体猪,还作为临床研究的合作方,参与了研究全过程。

  “这次突破是在基因编辑猪15年的研发与合作的基础上,所取得的最新成果。”潘登科表示,未来中科奥格将开发10-12多基因编辑猪,并将进一步与中国多个器官移植中心开展各种器官移植的临床研究,推动异种移植走向临床,真正解决器官短缺问题。

(来源:最内江 记者 徐艳梅)

编辑:李永鑫


关注川南在线网微信公众号
长按或扫描二维码 ,获取更多最新资讯 其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