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南地区综合性门户网站

古蔺:致富有“稻” 绘就“农文旅”融合好“丰”景

采风川南在线  发布时间:2025-01-08

  “嘟嘟嘟……”时下,古蔺县白泥镇白泥村农事服务加工车间内机器轰鸣,自动化生产线马力全开,空气中弥漫着稻米醇香的味道。金黄的稻谷经过脱壳、筛选、精米加工、装袋、封袋等环节,白泥原生态大米也就完成了从原料到成品的蜕变,变成了一颗颗莹白清香的大米。

农1.png

追“耕”到底 打造原生态大“米”品牌

  依托东西部协作稻鱼共生项目,白泥镇白泥村稻鱼基地从2024年开始种植。因其四面环山的独特的地理位置,村内空气清新,水源纯净,是种植生态大米的最佳地方。从育苗到收割长达200多天的生长周期和一系列独特的地理环境及气候条件,造就了原生态大米的独特品质。

   “我们这个原生态大米从幼苗开始培养,然后到插秧、田间管理,到谷子的收获入库,然后到剥壳再到米粒的筛选,主打就是不抛光、不打蜡、不加香精、传统物理剥壳,原生态农家米,最后的装袋销售我们都是请的附近的村民,全是手工制作,目的就是让我们的大米保持原生态,口感更好。”古蔺县白泥镇白泥村集体资产经营管理有限公司负责人黄文庆介绍说。

农2.png

  白泥镇村民游先结经常骑着三轮车前来买米,“我看到了这些水稻从种植到收割的全过程,特别是八九月份,稻田里的谷子长得齐齐整整的,稻穗吊起,看起来喜人得很呀。这个米吃起来也黏稠香糯,味道非常好,所以附近很多村民都到这里来买米。”

  据了解,白泥镇白泥村稻鱼共生基地里面种植有100余亩水稻,年产出稻谷5万多斤,因其软、糯、香、甜等特点,仅上市3个月左右,成品米销量已经超过半数。火热销往四川、贵州等地,火爆程度达到一天卖出4000多斤,村民脸上“稻”不尽地开心喜悦。

农3.png

稻米“粒”量 领跑群众增收新“稻”路

  白泥镇白泥村稻鱼共生基地距古金高速白泥出口2公里左右,地理位置优越,不仅过路的游客会“刹一脚”前来购买大米,周边乡镇的也会纷纷前来购买,群众一传十、十传百,为“白泥原生态大米”树立了口碑,引来了关注,为集体和农户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

  目前,在白泥村,当地群众通过种植生态稻米实现亩均增收500元以上,不仅在保障粮食安全的同时,也激发了种植户的种植热情,让生态大米成了群众实实在在的“致富米”。

以“渔”促稻  写好稻香鱼肥“农”文章

  稻田鱼又叫禾花鱼,以鲤鱼为主要品种,因为稻谷抽穗开花时,鱼会把飘落的禾花当食物,令鱼吃起来有着淡淡的稻花香。在稻田里养鱼,稻田能给鱼提供杂草、虫和稻花等食物,而鱼又可以为稻田清除杂草和病虫,减少化肥、农药的使用,鱼与水稻形成了共生的生物链关系。

农4.png

  近年来,白泥镇立足实际,积极探索“稻田综合种养”模式,构建“以稻养鱼、以鱼肥田”的绿色循环农业种养体系,在这种养殖模式下,稻田鱼肥美、鲜味十足,实现一田两用,节省农民种植养殖成本,提高每亩土地产出效益,成功实现了“一水两用、一田两收、以渔稳粮”的良好局面。

     “得益于镇党委政府的鼎力支持,今年我一共获得了40多斤优质鱼苗。通过精心养殖,每亩稻田的鱼产量可突破百斤大关,预计总收获将超过100余斤,按照市场价格每斤20元估算,年增收入可达5000余元。”白泥镇白泥村村民罗帮学满脸笑容地分享着自己的喜悦。

(来源:泸州农业-古蔺融媒 张深远 邓小红)

编辑:李永鑫


关注川南在线网微信公众号
长按或扫描二维码 ,获取更多最新资讯 其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