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南在线 发布时间:2025-04-01
每年4月2日是“世界孤独症日”,旨在呼吁全社会关注孤独症群体,增进公众对孤独症的认识和理解。
孤独症,也被称为自闭症是一种神经发育障碍孤独症的孩子无法与他人建立或维系情感关系活在自己的世界里所以,他们也被称为“星星的孩子”
“五不”法早期识别
孤独症的诊断年龄通常在2-3岁左右,但有些孩子可能在更早或更晚的时候被诊断出来。
如果孩子出现以下表现或征兆,需要及时就医,做进一步筛查与诊断,以便能够尽早发现自闭症:
不(少)看:缺乏眼神交流,对表情不敏感
不(少)应:对名字无反应,难以被声音吸引
不(少)指:不会指物表达需求,肢体语言缺失
不(少)语:2岁仍无有意义词汇,语言发育滞后
不当行为:重复转圈/排列物品,感知觉异常
孤独症的早期干预
打个比方,孩子的大脑像黏土,年龄越小越容易塑形。
孤独症孩子的神经发育轨迹在3岁前尤为关键——此时大脑每秒能建立百万个新连接,早期干预就像在黏土未干时轻轻调整形状,帮助孩子建立适应社会的神经通路。
早期通过游戏引导眼神交流,教会孩子表达需求,在重复互动中重建社交本能。早期干预不是“治病”,而是帮孩子找到与世界对话的独特方式。就像幼苗在破土时最需要阳光,孤独症儿童在发育黄金期最需要及时引导。每个迟疑的日夜,都可能让调整的难度成倍增加。
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成长节奏,我们的爱和行动,就是照亮他们的光。
当孩子出现不看人、不指物、语言滞后等迹象时,立即行动比等待诊断更重要。早一步干预,或许就能改写孩子的人生剧本——因为最好的治疗时机,永远是“现在”。
声明:本文仅用于大众医学科普传播
本期科普医生
(来源:泸州市人民医院)
编辑:李永鑫
关注川南在线网微信公众号
长按或扫描二维码 ,获取更多最新资讯
其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