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南在线 发布时间:2025-03-18
3月17日,文化和旅游部公布第六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名单,942位入选人员名单里,四川共有48人入选,其中古蔺县姚占楷以古蔺花灯传统舞蹈入选第六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截至目前,四川共有153人入选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名单。
古蔺花灯
第六批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所在项目包括了民间文学、传统音乐、传统舞蹈、传统戏剧、曲艺、传统体育、游艺与杂技、传统美术、传统技艺、传统医药、民俗等类别。四川入选的48位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涵盖了民间文学“禹的传说”、传统音乐中的羌族多声部民歌、巴塘弦子舞、藏戏、皮影、木版年画、蜡染、阆中丝毯、蒙山茶传统制作技艺、荥经砂器烧制技艺等类别,其中多位传承人在非遗传承和发展上均做出了亮眼成绩。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是指承担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传承责任,在特定领域内具有代表性,并在一定区域内具有较大影响,经文化和旅游部认定的传承人。2007年开始,我国开始公布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迄今已有6批,他们发挥模范带头作用,积极开展传承活动,培养后继人才,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事业作出了贡献。
据《古蔺县志》记载:
古蔺花灯在清代中叶已盛行于古蔺民间,时称“扭扭灯”,后被冠名为“古蔺花灯”。
其表演队伍称为“灯班”,每个灯班少至七、八人,多至数十人,由民间艺人和爱好花灯表演的人组成。
古蔺花灯的表演形式多以载歌载舞、逗笑取乐为主,兼有多种民间乐器伴奏。音乐有《古琴调》《锣鼓腔》《花灯调》三种韵腔和数以百计的传统曲调及唱词。
(信息来源:文旅泸州-川观新闻)
编辑:李永鑫
关注川南在线网微信公众号
长按或扫描二维码 ,获取更多最新资讯
其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