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南地区综合性门户网站

事关春季开学!这份中小学、幼儿园安全提示请查收

资讯川南在线  发布时间:2024-02-22

  寒假即将结束,开学的脚步近了。为共同守护孩子健康成长,引导学生逐步调整作息时间,以良好的状态迎接新学期学习生活,快来一起看看事关春期开学的相关提示吧!

  我们开学啦!


春季学期教学安排

  全市中、小学,幼儿园2023—2024学年下学期(春季学期)于2024年2月25日(正月十六,周日)学生报到;2月26日正式行课,其中义务教育学校7月5日结束、7月6日开始放暑假,实际教育教学共计19周;高中阶段学校7月12日结束、7月13日开始放暑假,实际教育教学共计20周。幼儿园、特殊教育学校、中等职业学校参照执行。

教育1.jpg

注:幼儿园、特殊教育学校、中等职业学校参照执行。

  告别冬天的寒冷 迎接春天的温暖,中小学生即将迎来返校的日子。为确保孩子们的安全,泸教体小书童特地准备了这份返校安全攻略,希望能够为广大家长和同学们提供有益的参考。

返校前的准备

  健康监测:返校前,请家长和同学们密切关注自己的健康状况,如有不适及时就医。同时,按照学校要求,如实填写健康信息表。

防疫物资:准备好充足的口罩、消毒湿巾等防疫物资,确保在校期间能够做好个人防护。

  调整作息:为适应学校的作息时间,建议家长提前调整孩子们的作息,保证充足的睡眠。

教育2.jpg

  返校途中注意事项

  选择安全交通方式:不管是乘坐公共交通还是私家车,都应遵守交通规则,不闯红灯、不逆行、不随意变道。家长要教育孩子注意乘车安全,不在车上打闹、不将头手伸出窗外。同时,家长也要合理安排出行时间,避免高峰期出行,减少交通拥堵带来的安全隐患。

  保持社交距离:在车站、机场等公共场所,请保持1米以上的社交距离,避免与他人密切接触。

  做好个人防护:佩戴口罩、勤洗手、避免触摸公共物品等,确保个人卫生。

教育3.jpg

校园内的注意事项

  遵守校园规定:请同学们严格遵守学校的防疫规定,如佩戴口罩、勤洗手、保持社交距离等。不在走廊、楼梯间奔跑打闹,避免发生摔倒、碰撞等意外。与同学相处时,要友好礼貌,不欺负他人,也不受他人欺负。如遇突发事件,要保持冷静,听从老师指挥,有序疏散。

  减少聚集活动:在校期间,春季正是流感高发季节,尽量减少不必要的聚集活动,以降低传播风险。

  关注身体状况:如有不适,请及时向老师报告,并按照学校要求进行处理。

  食品安全要注意:返校后,孩子们将在学校用餐。家长要教育孩子注意食品安全,不购买三无食品,不食用过期食品。在食堂就餐时,要注意餐具的卫生,尽量不与他人共用餐具。如有食物过敏史,应及时告知学校食堂工作人员,避免发生过敏反应。

教育4.jpg

  家长的支持与配合

  加强沟通:请家长与孩子们保持密切沟通,了解他们在校的情况,鼓励他们积极面对学习生活中的挑战。

关注心理健康:长时间的居家学习和生活可能会让孩子们产生焦虑、孤独等情绪。家长要关注孩子的心理健康,与孩子多沟通、多交流,了解他们的想法和感受。如有需要,可以寻求专业心理咨询师的帮助,帮助孩子调整心态,适应校园生活。

教育5.jpg

  中小学返校安全关系到每一个孩子的健康成长和家庭的幸福安宁。作为家长和孩子,我们要共同努力,遵守各项安全规定,提高自我保护意识。同时,也希望学校和社会各界能够共同关注校园安全问题,为孩子们创造一个安全、和谐的学习环境。让我们携手共进,为孩子们的明天保驾护航!

2024年春季学期幼儿园安全温馨提示

  尊敬的家长:

  为了让孩子平安、快乐、健康成长,现就有关安全事项提示如下,请您仔细阅读,做好孩子的安全保护。

  1.倡导“每个人都是自己健康第一责任人”的理念,引导孩子不共用毛巾、杯子,不随意用手揉眼睛,养成良好卫生习惯。做好孩子的健康监测,确保健康的前提下送园。

  2.保持室内清洁、干燥,定期通风换气,不随意把室外不清洁、未消毒的物品带入室内,垃圾分类投放。

  3.不让孩子食用不符合卫生要求的饮食,少吃冰冻饮食,不暴饮暴食,少吃高盐、高糖、油炸、熏制食品。

  4.保证孩子充足的睡眠,引导孩子适当锻炼身体,增强体质,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不要求康复期孩子参加剧烈运动。

  5.孩子应时刻在家长的视线与监管范围内,不把孩子单独留在室里、车内,不让孩子在无成年人陪同情况下外出活动。

  6.不让孩子独自或结伴到马路边、水边、建筑工地等危险区域玩耍,防止交通、溺水等事故。

  7.做好家庭阳台、平台等区域的安全防护。教育孩子不向楼下抛东西,不攀爬阳台、门窗或其他高处,谨防摔伤、坠落。

  8.及时排查家中电线、燃气管道、电器、刀具及其他器械安全,防止触电、烫伤、煤气中毒、器械伤害等事故。

  9.将易燃、易爆、易碎、有毒、锋利或其他对孩子身心有不良影响的玩具、物品保管好,不让孩子接触。教育孩子不随意把东西放进嘴、耳、鼻、眼中,不随意把东西套在头上和脖子上。

  10.家中药品妥善放置,不让孩子随意触碰。不让孩子沉迷手机等电子产品。

  11.教育孩子与小朋友友好相处。外出时,和孩子一起遵守交通规则、乘车规则,注意交通安全。教育孩子不逗打猫、狗等动物。

  12.教育孩子不让其他人看、触摸、拍摄自己的隐私部位。

  13.教育孩子不接受陌生人的食物、礼物,不把家庭信息告诉陌生人,被陌生人强迫带走时大声呼救并跑向人群密集处,与家人走散时应留在原地不动或向警察求助。

  14.教育孩子熟知自己的姓名、园名、家庭住址及家长的姓名、电话、单位,遇到意外会求助,会表达清楚。

  15.根据国家“双减”政策要求,不得开展面向学龄前儿童的线上培训,严禁以学前班、幼小衔接班、思维训练班等名义面向学龄前儿童开展线下学科类(含外语)培训。请以实际行动予以支持,遵循幼儿身心发展规律,促进孩子健康成长。

2024年春季学期中小学安全温馨提示

  尊敬的家长:

  为了让孩子平安、快乐、健康成长,现就有关安全事项提示如下,请您仔细阅读,共同保护孩子的安全。

  卫生健康

  1.倡导“每个人都是自己健康第一责任人”的理念,坚持良好卫生习惯,垃圾分类投放。做好孩子的健康监测,不带病到校学习。

  2.不吃“三无”食品,不吃未清洗干净的食物,不喝生水。少吃高盐、高糖、油炸、熏制食品。

   3.确保孩子充足睡眠时间,小学生每天睡眠时间达到10小时,初中生达到9小时,高中生达到8小时。

   4.选择安全运动项目,坚持适当体育锻炼,保持良好的、充沛的精力。不要求康复期孩子参加剧烈运动。

  上下学安全

  5.不迟到,不早退,不能按时到校或提前离校要请假;不去网吧、酒吧、歌舞厅、游戏厅等场所。

  6.走人行道,靠右行;过马路走斑马线,走天桥或地下通道;不闯红灯,不翻越护栏;不在马路上、车辆周围玩耍。

  7.乘校车,系安全带;到校时及时下车,小学生回家时见不到家长不下车;不坐三轮车、农用车等无客运资质的车辆,不顺搭陌生人的车辆。

  8.未满12周岁不骑自行车上马路,未满16周岁不骑电动车;行走或骑车时不看手机、不听音乐,不走机动车道。

  9.上下学要注意防范暴雨、雷电、冰雹等恶劣天气,避开或绕行易发泥石流、滑坡、塌方等灾害路段。

  在校活动安全

  10.认真学习安全知识技能,积极参与学校组织的应急演练和安全教育活动,增强安全意识,提高防范技能。

  11.上下楼梯、通行楼道要靠右慢行、不推挤,在食堂、礼堂等人多场所不拥挤,讲究秩序,避免踩踏。

  12.不攀爬楼梯、走道、水池等区域的护栏设施,不到无护栏的平台玩耍,避免坠落。

  13.遵守寄宿规定,不乱拉电线、不用明火,不留他人住宿,保持寝室干净通风,熟知逃生通道,会用消防器材;小学低年级一般不寄宿。

  14.遵守教育教学活动相关安全规范,遇到安全突发事件,按规定妥善处理,并立即向老师报告。

  防溺水安全

  15.不在江河湖塘等水边、亲水平台、工地水坑等区域玩耍、嬉闹。不捡拾掉入河道等水域的物品,不在江河湖塘边洗手、洗东西、抓鱼虾、抓青蛙等。

  16.不私自下水游泳,不擅自与他人结伴游泳,不在无家长或老师带领的情况下游泳,不到无安全设施、无救援人员的水域游泳,不到不熟悉的水域游泳。

  17.发现同伴溺水,立即寻求成人帮助,或打110、120电话报警求助,不盲目手拉手或下水施救。

  心理健康

  18.积极进取、开朗乐观,多与老师、父母、同学沟通交流,积极参加学校集体活动。

  19.遇到挫折不气馁,对难以解决的困难和问题要学会寻求他人帮助。

  20.不打架斗殴,不欺负他人,不抽烟饮酒,不打牌,不吸毒,不传播谣言,不参与迷信、邪教、传销等非法活动。认识滥用含依托咪酯“上头电子烟”等新型毒品和“笑气”(又称一氧化二氮)等非列管物质的严重危害,注意防范“提神”“减肥”“不上瘾”“无毒害”等名义的引诱吸毒骗术。

  21.不沉迷网络游戏,不玩带有色情、暴力、自残等不健康内容的游戏,不轻信网络信息,不与陌生网友见面。

  家校协作

  22.学生不能按时到校要请假,提前离校要报批,家校沟通要及时。孩子节假日外出活动,家长要知去向、知内容、知归时、知同伴,提前强化安全教育,做好安全保障。 

  23.家长积极履行监护责任,学习安全防范知识和技能,认真开展家庭安全教育。教育引导孩子不购买、不携带、不玩耍“萝卜刀”、激光笔、低俗手办等存在安全风险或易引起暴力等不良行为倾向的玩具产品和学生用品。

  24.树立科学家庭教育观念,遵循素质教育理念和未成年人身心发展规律,注重培养孩子良好思想品德、行为习惯和健康身心,促进其全面发展;尊重个体差异,理性确定孩子成长目标;多尊重多理解,加强平等沟通,讲究教育方式方法。留守儿童家长应定期与孩子保持联系,给予关心关爱。

  25.根据国家“双减”政策要求,校外培训机构不得占用国家法定节假日、休息日及寒暑假期组织学科类培训(含线下和线上)。请以实际行动予以支持,切实减轻学生校外培训负担,促进孩子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

  26.根据国家关于未成年人文身治理工作要求,未成年人的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对未成年人产生文身动机和行为的,应当及时劝阻,不得放任未成年人文身。请以实际行动予以支持,教育和帮助孩子树立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充分认识文身可能产生的危害,增强自我保护的意识和能力,理性拒绝文身。

  27.家长要积极支持学生参与学校组织的安全教育宣传活动,增强安全工作合力。

(来源:泸州教育体育-四川教育发布、四川教育安全)

编辑:李永鑫


关注川南在线网微信公众号
长按或扫描二维码 ,获取更多最新资讯 其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