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南在线 发布时间:2020-02-01
——写给居家隔离没有感染的人们
2020年2月1日0点在某一个群里看到一则信息,“上海药物所、武汉病毒所联合发现:双黄连可抑制新型冠状病毒”。发布者为人民日报,时间是1月31日22点54分。
很欣慰的是,该群的群员属于理智型的。请看以下的评论:
“明天双黄莲都要断货;”
“买不到双黄连口服液的亲,不要焦虑,看新闻看重点,这货是抑制病毒,所谓抑制,就是你得拥有它,才能抑制,既然你拥有了它,那你就要去医院了,去了医院,医生自然会送到你面前,所以不用着急;另外,如果你没得,你一直喝它,也会胃寒,会有耐药性,会不舒服。另外的另外,明天开始,买退烧,咳嗽药要登记,买着买着,你就登记在册了,也不是一件好事。所以,没事别惦记着吃药。”
“排队买药不一定买得到,聚集感染却一定有可能。报纸的报道成了最有影响力的带货,这……”
“感觉这次各媒体很混乱,很多信息没有筛选也没有过滤,极易引起混乱,昨天人民日报发的双黄莲,腾讯却出来辟谣。”
“可能没科学验证,也无法筛选。”
“有人敢说,有人敢发,有人敢聚集……预防阻击疫情的大事,硬是让这样的浑事给搅和了。公共信息平台也是公共资源,这样整法既混淆视听又浪费资源。”
“网络平台的双黄连已经销售一空了。”
“不过真心希望双黄连有用,这样就有药可治了。”
“昨晚11点发布新闻后几分钟后双黄莲就秒光了。”
以上评论,从信息的关键词“抑制”找出与“治疗”的区别,有一种平稳的心态;有对可能排队买药产生的后果给予判断;有对公共媒体资源混淆视听、浪费资源的批评。这些理智的言论对于稳定民心实在是很必要的。可是,从信息发布后的结果来看,“几分钟后双黄莲就秒光了”,有多少人心里惶恐不安呢?这种情绪和心理会大大的增加抗击疫情的难度。对于抢购双黄连等相关物资的人们,应该给予理解与宽容,建议心理学专业人士给予心理干预以外,该如何让人们擦亮慧眼,来把这纷繁复杂的信息迷雾看个清清楚楚、明明白白?
不信谣、不传谣、不造谣,这是最基本的。关键是,如何区别哪些是谣言呢?
作为普通人,我想可以从以下几点来擦亮慧眼:
第一,认真阅读信息内容,注意找出关键词汇。如上例:双黄连可抑制新型冠状病毒。“可抑制”不是“可治疗”。上面群员的评论很精彩:既然你体内没有“新型冠状病毒”,何用去抑制呢?更不用说去治疗了。当然,对于轻症在家隔离的冠状病人例外。其余的人们就不要去抢购了,把药物留给真正需要的人,也是对抗击疫情做贡献。
第二,求证专业技术人员。如果对信息无法做出判断,建议找居住所在地政府公布的定点医院求助专线找医生咨询,或者找认识的医务人员咨询,不要盲目跟风抢购。
第三,用基本的常识判断行为结果。“排队买药不一定买得到,聚集感染却一定有可能。”很赞同这个观点。当没有被感染而居家自我隔离的人们,请一定要理智,不必过于恐慌。
第四,首先判断信息发布者的身份。建议人们首先阅读各地官方正式发布的消息,不要盲目相信各种社交平台、朋友圈、微信里面转发的消息,尤其是伪装专家不能以公开面目示人的信息。
第五,不要被那些带着强烈极端主义情绪的信息干扰。极端情绪操控下的信息,往往带着强烈的主观色彩,缺乏必要的理性分析,断章取义、以偏概全等会带偏人们的思维,干扰人们正常的理智。这样的信息很容易判断,它们中一定有很多夸大的程度副词:如,传染人数上10万、出离愤怒等等。
居家隔离吧,愿所有人健康平安!
作者简介:
陈善珍,泸州职业技术学院教授,四川省文艺评论家协会会员,泸州市文艺评论家协会文学评论专委会主任、专家组成员。
(完)
编辑:成欣
关注川南在线网微信公众号
长按或扫描二维码 ,获取更多最新资讯
文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