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南地区综合性门户网站

有一些责任或重于泰山|泸州诗人赞房县、平遥调研小组考察行

文苑川南在线  发布时间:2024-08-27

  “四尕心花齐怒放,染红泸史永留光。”“送行多感山和水,求是当夸凤与龙。”自2024年8月3日—6日,为求证诗祖尹吉甫出生地是泸州,我们调研小组一行四人远赴湖北房县、山西平遥进行实地调研考察。四天的车马劳顿,途经6个省,行程6000多里,经历了难以想象的艰辛,克服重重困难,终于圆满完成了调研。

  在这意义非凡的四天里,有酷热难当、有惊魂一刻、有欣喜、又失落,但有一点值得调研组成员铭记终生:调研组从离开泸州那一刻起,一直被家乡人关注着、激励着、温暖着。我们把对泸州的热爱付诸在远赴数千里的长途中,他们把对泸州的热爱吟成了鼓舞人心的一行行滚烫诗句,一首首深情诗词,一声声温馨问候和叮嘱。这些关怀在送达的瞬间化作无尽的动力,极大地鼓舞着调研组成员战胜困难的决心,温暖着正处于长途跋涉的疲惫身心。我们知道,这些诗句不仅仅是一个点赞、一句夸奖,这是泸州人的心声。

1.png

房县高速(左起孙孝莲、陈善珍、吴茂华、李云平)

2.png

平遥收费站

  这次远行,不是调研组一行四人的孤独之旅,我们身后,站着千千万万热爱家乡的泸州人民。来自家乡的支持,是调研组坚强后盾和不竭的动力。所以,当我们坐了一整天车,于傍晚时分到达房县时,尽管坐车坐得浑身酸痛、双脚肿胀、饥肠辘辘,却没有一人叫停,而是直奔房县西关印象古街,实地了解西关印象所呈现出的诗经文化、文创设计等。因为,我们深知这趟房县之行不容易,心里都有各自沉甸甸的牵挂,要计划和利用好一切时间。

  此行的组织者李云平放下了公司的工作,放下了出院不久仍需照顾的老人和妻子。陈善珍教授的先生因病手术,伤口刚拆线,需要有人照顾一日三餐,她因长期照顾先生而累得正病着,随身带着一日三次的口服药,依然义无反顾同我们一道奔赴房县。吴茂华先生年近七十,不仅放下了自己手中需要赶时间完成的工作,途中每一次坐进驾驶室,尽可能多驾驶一段路,没有说过一声累。泸州到房县852.4公里,两人轮换着驾驶,说不辛苦是假的,何况沿途时雨时晴,一会儿烈日当空,一会儿大雨倾盆。我母亲7月31日晨腹痛如绞,救护车送去医院住院治疗,8月2日傍晚才取下氧气,我把病情稍有起色的母亲丢给了弟妹们。

3.png

诗祖故里(左起吴茂华、孙孝莲、陈善珍、李云平)

4.png

西关印象

  一路上,有过大雨模糊视线,雨刮刮不尽挡风玻璃上堆积雨水的恐慌;有过需要加油却遇上废弃服务区的惊魂;有过夜深了我们还在街边饥饿着,没有找到可以进餐地方的饥渴;有过走进西关印象站在写着“诗祖故里”牌坊下的五味杂陈;有过看见街头悬挂着“尹吉甫生于房县、食邑于房县、卒于房县”牌匾的愤怒;有过看见某专家“河北南皮县、山西平遥县的尹吉甫墓都是纪念墓,四川泸州之说系误传”的一路声讨;有过在翻越青峰山陡峭的盘山公路时,大家有了腹内翻江倒海似的晕车又中暑的感觉;有过四个人喝完了仅剩的几支藿香正气液的无奈;有过攀登宝堂寺(尹吉甫庙)下殿崖边凿出的窄而陡的石梯,拉着石梯外护栏上的铁锁链,体验了胆战心惊向上“攀岩”的感觉;有过看见尹吉甫庙内四壁钻出的上百个大小不同的小方孔,孔内插石楔,石楔托石盘,石盘坐神像的惊奇;有过虔诚跪拜尹吉甫石像的心灵感应;有过下陡峭石梯险些扭伤双脚的惊恐;有过遇见平遥人说尹吉甫是四川泸州人的欣喜;有过攀越紧闭的铁栅栏拍到明代“吉甫江阳人”字样石刻的欢喜;有过没寻见尹吉甫坟墓的怅然若失;有过在青峰山下山途中,一条纯青色大蛇从调研组车前缓缓横穿而过,大家都不迷信,但情愿相信这条蛇是诗祖化身,来送我们下山或想跟随我们回故乡的心酸;有过看见出川的路牌时在车内齐声高唱“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的荡气回肠,唱完还不忘说一声“出川了,要唱着在我们泸州写的歌前进”;有过看见黄土高坡的窑洞,在车内齐声高歌“我家住在黄土高坡,大风从坡上刮过......”的惬意;有过进入平遥地界,已是深夜,还精神抖擞齐声高唱“人说山西好风光,地肥水美五谷香......”的兴奋;有过看见川南在线《为求证“中华诗祖”是泸州人,你看这几个“老乡”有多拼!》的报道题目时热泪盈眶的感概。

  回想这趟“忠孝不能两全”的远行,想起吴茂华一把年纪飞身翻越紧闭的铁栅栏情景,不正是“拼了”么?

5.png

翻铁栏杆

6.png

青峰山山脚小憩

  种种的艰难和惊喜都在意料之中又仿佛在意料之外,正如“风尘一路离泸郡,烈日当空赴楚荆”,又如“为寻诗祖破迷津,不计功名千里询”,亦如“骄阳似火难消勇,暴雨倾盆不折头”,还如“千里辛劳天不负,几朝收获汗流香”。

  从房县、平遥之行到如今,泸州诗词界有不少诗人从不同角度题写了赞扬调研组奔赴千里之外实地调研,证明尹吉甫生于泸州的事实。这些诗词与其说是赞扬调研组,不如说是对尹吉甫生于江阳的肯定。这些鼓舞人心的诗词,就像一首首壮行诗,给调研组增添了前行的力量。不论是“山志冰心归子苦,琴台金玉履霜鸣”,还是“谜团费解千秋事,信史留给后世评”,也或是“热血增成丰伟绩,留存史册好评论”,有老前辈说,房县之行是一次长征,意指路程,更多的是指历经了上千年的尹吉甫出生地之争,终归没有花落谁家的定论。调研组身后站着数百万热爱家乡的泸州人民,尽管前路漫漫,尹吉甫生于江阳(泸州)的事实,必然会水落石出,调研组当以诗祖尹吉甫魂归故里为己任,不懈努力!

  有关房县之行的点赞诗词,一直在调研组收藏保存着,每次拜读,都有如沐春风之感。有的文友平时不写诗词,因与诗祖尹吉甫相关,非诗词不能表达其心情,虽然对诗词格律不太会运用,还是选择以诗词的形式来表达礼赞和支持。字里行间,满满的都是对诗祖的敬意、对泸州的热爱、对调研组的鼓励。所以,调研组不准备对这些诗词作合韵合律的调整,以收稿先后为序,收录于此,以作纪念。

房县考察赞

廖永清

铁马千里赴房县,瞩目万众求发现。

四英觅踪叩先贤,千载揭秘此心虔。

蛛丝搜索踏实地,真伪详察研文献。

岂畏炎热岂惧远,闻道还璞偿夙愿!


赞泸州考察组四位老师赴房县平遥行

孙琴

千里不辞远,抽丝考据艰。

碑文呈铁证,可待凯歌还。

 

题赠诗祖尹吉甫出生地考察组

胡旭光

两地纷纭言吉甫,考查辨伪四人行。

风尘一路离泸郡,烈日当空赴楚荆。

房县寻踪听语说,平遥搜迹越门庭。

谜团费解千秋事,信史留给后世评。

 

赞泸州尹吉甫调研小组

潘  勤

为寻诗祖破迷津,不计功名千里询。

碑刻典章详考证,求真何惧历风尘。

 

寄赠李云平、孙孝莲诸人房县、平遥行

刘先国

公案自当千里行,泸州文脉一经程。

楟花无语从诗祖,木铎多情在赋生。

山志冰心归子苦,琴台金玉履霜鸣。

尹公楼上平章甚,襟袖长沱万古情。

 

忆秦娥.江阳人尹吉甫

雷章华

四人行,山西房县去考寻,去考寻,太师庙门,碑刻铭文。

尹吉甫江阳郡人,跨省察究古圣神,古圣神,泸州通史,华章大成。

 

赞泸州考察组

钟小平

勇赴平遥寻诗祖,敢临房县觅真章。

泸州考察雄心在,文化传承美誉扬。

泸州组队觅诗踪,酷暑奔波志在胸。

文献详研求确证,英名传颂意千重。

 

再赞泸州考察组赴房县与平遥行(古风) 

吴李孙陈志向悠,盛炎驱驾赴遐游。

迢迢千里何辞苦,漫漫征途意未休。

房县僻乡寻古迹,平遥旧地证源流。

骄阳似火难消勇,暴雨倾盆不折头。

跋岭涉川心无畏,攀峰越壑意无愁。

云平引领筹思密,方向指明策略周。

茂华协助才情展,孝莲善珍协力谋。

细致认真堪赞颂,无私奉献显风流。

团队一心同奋进,传承文化美名留。

 

赞泸州尹吉甫调研组

陶玲

赤炎酷暑丹心献,情系江阳不畏难。

远赴平遥查实据,凯旋梓里赞歌欢。

(注:泸州古称江阳,距今已有两千多年建置史)

 

赞泸州尹吉甫调研组

祝中华

先贤之籍是迷关,组队离乡不畏艰。

千里迢迢汗洗面,喜收佐证凯旋还。

 

赞泸州尹吉甫调研组

罗彬

西周吉甫脉流源,古蜀江阳雪爪痕。

干里求真探问祖,四人务实找寻根。

黄家洼地村中墓,房县青峰镇上魂。

热血增成丰伟绩,留存史册好评论。

 

读佐证材料、赞泸州尹吉甫调研组四位先生

杨国友

尹公究竟出何方,探密寻查取证忙。

房县相传多不定,平遥说法待蹉商。

三千公里求真去,六省行踪累得慌。

生地泸州尤可信,有劳四位历沧桑。

 

赞李云平,孙孝莲等鄂晋之行

李进维

同行四杰自倾囊,史海钩沉去远方。

千里辛劳天不负,几朝收获汗流香。

中华诗祖真乡定,房县平遥谬说荒。

四尕心花齐怒放,染红泸史永留光。

 

今闻孙孝莲等四人为诗祖寻宗,亦以小诗感贺

王守先

为尊诗祖遍寻踪,敢把雄风压暑风。

证取平遥依据里,浪传房县有无中。

送行多感山和水,求是当夸凤与龙。

务实何须拼舌战,功碑刻在太师胸。

 

读孝莲同志平遥行一文有感

义旗红映四人心,哪顾倾囊只为真。

千里飞行云作翼,残碑圆梦字如金。

翻开青史书为证,敢破难关气有神。

谁解迷津偏遇巧,因援疑是太师魂

 

赞泸州尹吉甫调研组

陈力

中华诗祖几多争,追溯文宗勤笔耕。

自费奔波不觉苦,位卑务实见真情。  

 

赞尹吉甫出生地调研组四位先生 

林凡润

炎炎夏日证诗宗。竹杖芒鞋汗雨容。

房县详斟师简史,平遥细酌祖遗踪。

出生采邑焉流放,甫庙伊村岂乃翁。

悬挂述言须待考,四君远涉苦劳功。  

 

赞吉甫祖籍考证组

李大熙

川渝鄂晋路迢迢,石板生烟草木焦。

只为求寻诗祖籍,不辞劳苦树高标。

 

赞调研组平遥之行

万吉洪

平遥考据百年功,诗韵传承今昔同。

多少英雄圣贤事,双江碧水映长空。

                               

房县、平遥行至友人

孙孝莲

长沱碧水古今流,故里之争战未休。

千里飞驰寻铁证,中华诗祖属泸州。

 (孙孝莲撰稿 2024年8月26日于听荷斋)

编辑:李永鑫


关注川南在线网微信公众号
长按或扫描二维码 ,获取更多最新资讯 文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