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南在线 发布时间:2024-03-12
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泸州流行这样一首儿歌:“小姑娘儿快快长,长大嫁给二五厂。又煨鸡又炖膀,一个月还关两回饷……”如今的年轻人可能很少有人知道,儿歌中的“二五厂”是指哪里。
这一次的Citywalk,我们选择去龙马潭区罗汉街道的高坝。这是一座因厂而生、因厂而兴的“小镇”,这里的厂就包括儿歌里提到的“二五厂”。如今,高坝已经成为了新与旧、工业与农业相互交融的地方,这一次的Citywalk,就让我们在历史与现代的交错之间,重新认识高坝。
高荣,今年66岁,曾担任泸州北方化学工业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北方公司)党政办主任,是泸州史志学会会员、四川省三线建设研究会会员,长期关注中国兵器工业史、西南抗战史,多年来参与三线建设、工业遗产的发掘、保护和利用工作。这次的Citywalk,我们邀请他同行。
拾级而上,山顶有抗战时期高炮连营房旧址
从泸州城区过去,过了罗汉街道办事处不远就有一座加油站,无论是自驾还是坐公交车,从这里就要下车了,因为此次Citywalk的路线就从罗高路开始。路边有一块年代久远的蓝底牌子,上面写着“高坝厂区”。高荣说,当地人都晓得,从这里开始就进入泸化厂的地界了。
朝大龙山方向拾级而上,路边都是老房子
二五厂?泸化厂?北方公司?……同行的人表示有些“傻傻分不清”。高荣介绍说,泸州北方化学工业有限公司,前身是1933年创建的位于河南省巩县孝义镇的化学兵工厂;1937年11月,因抗战战略需要,化学兵工厂转移到当时的泸县罗汉场(即泸州高坝);1938年4月,兵工厂更名为23工厂;1957年第二厂名为泸州化工厂(简称泸化厂,又叫国营255厂,市民称二五厂);2001年改制为泸州北方化学工业有限公司。
路边有一条朝大龙山方向走的路,拾级而上,路边都是老房子,大概修建于20世纪五六十年代。沿着一米多宽的青石板路往上走,路边到处都是居民“见缝插针”种的菜,绿绿的,空气非常清新。很快,路边就出现了一排青砖小平房,门上贴着的水电气抄表记录显示,2020年8月以前这排房子还有人居住。
路边老房子
高荣介绍说,这排房子是上世纪三十年代末修建,为驻守第二十三工厂的高炮连营房旧址。新中国成立后,高炮连营房就变成了工厂职工宿舍。在高荣看来,这排老房子就是兵工厂抗战时期西迁的见证。
全国兵器工业在抗战时期经历了三次大迁徙。为救亡图存,保证战时军事急需,各重要兵工厂迁建于西南战略大后方,并迅速复工。1937年11月,河南巩县兵工分厂(泸州北方化学工业有限公司前身)接到急电,要求“急如星火,星夜拆装全部机件经汉口运四川”。
高荣曾查阅到工厂第一部厂史(1933-1985)中有这样的记载:“查本厂全部机件、材料、仪器及案卷簿籍等,总计逾8000吨……本厂员工运用其智慧,日夜苦干,全部机料竟毫无损失,于1938年2月份起陆续到达厂址。”
作为当时全国唯一的一个化学兵工厂,安全保卫是一件极为重要的工作,因此,工厂外围设置了三处高炮台,并驻扎部队保卫安全。古蔺老兵罗应玉在回忆录中曾谈到,自己1951年被派往二五厂负责守卫工作,当时既要防备敌特捣乱,又要守卫工厂内部安全,任务非常艰巨。
走街串巷感受“穿越”到过去的浓浓烟火气
从山顶下来,继续沿着罗高路往前,不久就能看到高坝的“中轴线”——北方路。这条路南北走向,从石梁十字路口开始,一直到双五广场。说高坝像一个“小镇”,是因为这里面积不大,却“五脏俱全”。除了有工厂、楼房,还有学校、医院,很多年前就有电影院、游泳池……还是公交2路车的终点。
老房子的巷道里是老人们最喜欢的聊天地
如果选择不走北方路,也可以从石梁南路绕行。这段路的尽头是航天路,附近居民更习惯把这里叫“692厂”,厂区里还能看到工厂庆祝建厂50周年的印记。“692厂”的全称叫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川南机械厂,承担着诸多耽误不得的国家任务。
“这里原来是川南航空学校的校址呐,你们晓得不?”高荣介绍,这里曾经有培养过航天中级技术人才的摇篮——川南航空工业学校,该校于1970年转制为“国营692厂”。
走在高坝,常常会有恍惚的感觉,路边的很多铺面都有让人有“穿越”到过去的感觉。比如,路边突然出现这样一个店铺:木质的玻璃柜台,里面的东西并不多,但老板把它们摆放得整整齐齐,不管是香烟、矿泉水,还是打火机。一把藤椅、几把木凳子,一切像是在等待着街坊邻居或者熟人来此歇脚。店主不知道忙什么去了,我们一行人在此驻足好一阵,也没见人来。
比如,一家不足三平米的理发店,一把壁挂电扇、一台挂墙上的电视,一把老式可升降的理发椅,一位老理发师……这里甚至没有招牌,只在醒目位置有老板手写下的电话号码。老板说:“没开门的时候给我打电话,我马上就来。”
高坝街边的老式理发店
同行的罗汉街道办事处工作员彭再江笑着说,要充分感受高坝的烟火气,更应该晚上再来。近年来,随着高坝蒜香排骨、罗汉盘龙黄鳝等美食受追捧,高坝的“夜经济”悄然出圈。夜幕降临,熙熙攘攘的人流、热热闹闹的场景、红红火火的生意,一股浓浓的烟火气扑面而来。
近年来,高坝修建了不少楼房,电梯公寓也随处可见。随着茜草长江大桥通车,从江阳主城区来高坝,也只需要十几分钟。
在北方路泸化中学附近摆摊的石勇告诉记者,他今年48岁,从小在罗汉场长大,后来一家人搬来高坝。自己初中就读泸化中学,女儿也是泸化中学毕业的“。在这里生活习惯了,地方虽然不大,但熟人多,不想搬到城里去。”
打卡拍照,红砖房、景直亭感受历史印记
近年来,吸引不少网红来到高坝打卡的,还有那一栋栋修建于20世纪六七十年代的红砖房。尽管这些老房子在城市中略显沧桑孤独,斑驳的红砖墙甚至没有任何装饰,朴素得像当年的岁月,但这些老房子是那个年代的骄傲,就如我们的青春年华,在记忆里永远是最美的风景。
在一排红砖房的中间,有几栋特别的红砖房,如果不是从路边走进来很难发现。这一排房子都是平房,夹在高楼之间显得有些特别,近期正在进行外墙改造,住户们把里面的东西都搬空了,待装修完毕后再搬回来。
高荣介绍说,这排红砖房修建于1956年,共修建了六栋,每栋两户,每户都是三室一厅、一厨房一卫生间一盥洗间。“当年得是大工匠,全家三辈10口人以上才符合入住的基本条件。那个年代房间里有厕所,是非常高级了!”
老厂区附近的景直亭
老旧工业遗址是城市历史的一部分,但有时候,历史也会“闪现”到眼前——老街上,有人正骑着自行车经过,定睛一看,居然是“二八大杠”!
“二八大杠”,因车轮直径为28英寸,以及拥有一个标志性的横梁闻名,是20世纪六七十年代流行的自行车款式,曾是中国人最重要的交通工具之一。
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因为厂区很大,职工们要么步行,要么就是骑自行车上下班。而高坝的交通还有一道“流行色”,那就是电三轮“。为了规范管理,我们街道出面组建了电三轮协会,既方便居民出行,也解决了部分就业。”彭再江介绍。
高坝其实不大,很快就会绕回到中轴线北方路上,北方路的一端是“双五广场”,体会一下,双五不就是二五,再次让大家想起了北方公司的前身“二五厂”这个曾经辉煌的厂名。
一栋栋颇具年代感的红砖房
在双五广场打个卡,一定要找到化工苑社区办公室所在地,这里有个大大的广场,站在广场上隔着厂区的护栏,就能看到里面有一个哥特式建筑风格的亭子。
“包括厂里的很多职工都不知道这个亭子是用来干什么的,还有人以为是专供职工抽烟的。”高荣介绍说,这个亭子是建厂十五周年时,为了纪念首任厂长吴钦烈而修建。因为吴钦烈号景直,所以叫景直亭。
吴钦烈是浙江人,毕业于麻省理工学院化学工程科获学士学位,又入芝加哥大学研究院获化学硕士学位,曾赴德国德皇威廉纤维化学研究院深造,赴欧美考察国防化学工业,在美国华盛顿订购化学工厂所需设备,后筹建巩县化学兵工厂并任首任厂长。
“我曾花十年时间寻找吴钦烈的后代,后来终于找到他的儿子吴镇远。2014年11月,工厂邀请吴镇远夫妇到工厂故地重游。来到景直亭前,吴镇远老人非常激动。他是著名的空气动力学专家。”高荣说。
这一趟Citywalk大概需要两万多步,来此不需要把控时间,只管放慢脚步,放空自己。如果觉得累了,也可以随便找一处路边喝茶的地方小憩一会儿,悠闲地享受这里的每一刻。
(来源:文旅泸州-川江都市报 作者:彭方均)
编辑:游江
关注川南在线网微信公众号
长按或扫描二维码 ,获取更多最新资讯
文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