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南地区综合性网络门户

“医”探奇境!西南医大附院外科党总支开展亲子活动

图说川南在线  发布时间:2025-07-09

为庆祝建院75周年,传承医学精神,增进职工家属对医务工作的理解,同时点燃下一代对医学奥秘的探索热情,7月5日15:00,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外科党总支与第五分工会联合全国科普教育基地-西南医科大学人体科学馆团队在西南医科大学医学博物馆,精心策划并举办了“七十五载仁心逐梦,职工子女‘医’探奇境”主题亲子活动,开启了一场融合科学探索与人文关怀的生命之旅。

1.jpg

分组启程,探索人体奇幻

活动伊始,孩子们依据年龄被分为低龄组(A 组)和青少年组(B 组),在专业导师的带领下,开启了“人体奇幻之旅”研学课程。

与此同时,活动特别设置了家长组(C 组)的参观环节,以此向默默支持医务工作的家属们表达感恩之情。毕竟,每一台成功手术的背后,都凝聚着医务人员无数个无法陪伴家人的日夜;每一次紧急抢救的背后,都有家人在背后默默等待与牵挂。

2.jpg

3.jpg

生命起源:从宇宙到胚胎的奥秘

在6D旋转大厅,青少年组的孩子们仿佛穿越时空,沉浸式体验宇宙从无机分子到单细胞生物、从猿类到现代人类的漫长演化历程。这种独特的体验极大地激发了他们对自然科学的好奇心,引导他们主动探索生命奥秘。随后,借助3D动画、全息投影、实物标本等,孩子们进一步探秘生命起点,揭开胚胎发育的神秘面纱。他们了解到生命诞生与成长的奥秘,在心中种下了尊重生命、敬畏生命的种子,同时也增强了健康生活意识。

4.jpg

器官交响:人体系统的精妙协作

通过参观讲解,孩子们系统认识了人体的各大系统与器官。专业导师将人体器官比作交响乐团中各司其职的乐手,虽然每个器官都有独特的分工职责,但它们却能以精密的配合与协调运转,共同奏响生命的华美乐章。这种生动的比喻让孩子们对人体结构有了更直观、更深刻的认识。

5.jpg

脊柱探索:搭建与承重的智慧

小组合作搭建脊柱的环节深受孩子们喜爱。在搭建过程中,他们认识了脊柱的基本组成和结构特点,培养了观察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通过探索不同体态姿势下的脊柱承重特点,孩子们了解到脊柱常见疾病的发病机制,从而养成了爱护脊柱的良好卫生习惯。

6.jpg

7.jpg

8.jpg

医疗体验:前沿科技下的仁术之美

借助3D动画、VR与MR 等前沿科技设备,孩子们化身为手术台上的“主刀医师”,在“我是医生”沉浸式角色扮演场景中,通过交互式设备零距离体验脊柱矫正与眼科显微手术的精密操作。虚实交织的操作让他们仿佛置身于真实的手术场景,极大地激发了对医学奥秘的探索热忱。

心肺复苏:生存链上的关键技能

在应急馆演训的“急救小英雄诞生记”板块中,心肺复苏生存链的学习成为焦点。教师通过理论讲解与实操演示相结合的方式,带领孩子们深入认知心脏骤停的原因。结合情景模拟与个人实践操作,孩子们掌握了心脏骤停的典型临床表现、标准化救护流程,以及胸外按压的精准操作技法。这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方式,确保了孩子们理论认知与实践技能同步夯实,切实提升了他们紧急救护的应对能力。

10.jpg

11.jpg

救护知识:应对突发事件的法宝

利用红十字救护基地丰富的资源和设备,活动开设了消防、地震和溺水知识科普专题。孩子们积极参与消防、地震避险逃生和溺水自救互救技能演练。在消防演练中,他们学会了如何正确使用灭火器,如何在火灾中迅速逃生;在地震避险演练中,掌握了正确的避震姿势和逃生路线;在溺水自救互救技能演练中,了解了溺水时的自救方法和对他人的施救技巧。通过这些演练,孩子们积累了丰富的救护知识,提高了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

12.jpg

13.jpg

本次亲子活动是外科党总支献礼建院75周年的系列活动之一,它不仅为孩子们带来了一场趣味盎然的科普之旅,更是一场深度的职业价值与人文精神的传递。活动让医者仁心在下一代心中悄然播撒种子,让家属的付出被看见、被感恩。正如外科前辈箴言:“医学的终极目标,不仅是治愈疾病,更是传递希望。”活动在孩子们清澈好奇的目光中、在家庭共同探索的欢声笑语里、在急救技能学习的专注神情下,圆满落幕。

(信息来源: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医院)

编辑:肖昂


关注川南在线网微信公众号
长按或扫描二维码 ,获取更多最新资讯 其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