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南在线 发布时间:2023-11-11
悠悠四十载,漫漫济世路
恰逢古之江阳、今之泸州
建市40周年之际
西南医科大学附属中医医院喜迎40华诞
四十载栉风沐雨
医院与这座酒香氤氲的历史文化名城
同舟偕行、共生共荣
四十载砥砺前行,医院浓墨椽笔绘就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大到强的历史发展画卷。
梦起·风雨兼程筑根基
1965年,为积极响应毛主席作出的“六二六指示”——将医疗卫生的重点放到农村去,老一辈的中医人肩负起这份使命奔赴玄滩,用赤诚与奉献烙下了医院前身的历史印记。
1983年,由泸州医学院中医系、泸州医学院附属医院中医科、泸州医学院附属玄滩医院的180余名员工汇聚泸州忠山,开启了筚路蓝缕的创业之路。
1984年,医院第一个门诊——三星街门诊投入使用。
1987年,医院第一个住院部——忠山住院部投入使用。
1991年,医院第二个门诊——水井沟门诊正式开诊。
1996年,医院成功创建三级乙等中医医院。
1998年,医院与中医系实行“院系合一”管理体制。
2010年,医院城北新院建成并顺利开诊。
从忠山到城北,一代代西南医大中医人秉承“团结建院 艰苦建院”的医院精神,团结拼博、接续奋斗,将医院建设成为拥有职工3100余人、编制床位3000张的一所集医疗、教学、科研、预防保健、产业文化、集团医院、国际交流于一体的大型三级甲等综合性中医院,并先后获批为国家中医药传承创新中心、国家中医药传承创新工程重点中医医院、国家中医临床研究基地、国家中医药服务出口基地、国家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等。
精进·悬壶济世践初心
40年来,西南医大中医人以开拓进取为锄、以勤劳智慧为犁,兴岐黄之术、扬杏林之光。医院以“六大工程”建设为抓手,坚持以人民健康为中心,在时代发展的浩荡东风中矢志前行。
——党建文化引领工程
坚持不懈抓党建促发展。1983年,医院正式获批设立党总支;1995年,医院党总支升格为党委;2018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关于加强公立医院党的建设工作的意见》明确指出,公立医院实行党委领导下的院长负责制。医院党委切实落实“把方向、管大局、作决策、促改革、保落实”的领导作用,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2020-2023年,医院党委不断完善组织建设,按照应建尽建的原则,完成了全院党支部的调整,建立了内科、外科、学生党总支3个,现有党支部77个,形成了“党委-党总支-党支部”三级管理体系。创新开展了“春晖医生蒲公英行动”特色优秀党建品牌工作,建立中医药健康服务站和基层联盟76个。首创了医院“党建工作品牌”和“支部优秀工作法”,全院党员实行智慧化积分制管理。全面加强党建与业务深度融合,以高质量党建引领高质量发展,推动医院医、教、研、产等各项工作不断迈上新台阶。
坚持不懈抓党建促发展。1983年,医院正式获批设立党总支;1995年,医院党总支升格为党委;2018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关于加强公立医院党的建设工作的意见》明确指出,公立医院实行党委领导下的院长负责制。医院党委切实落实“把方向、管大局、作决策、促改革、保落实”的领导作用,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2020-2023年,医院党委不断完善组织建设,按照应建尽建的原则,完成了全院党支部的调整,建立了内科、外科、学生党总支3个,现有党支部77个,形成了“党委-党总支-党支部”三级管理体系。创新开展了“春晖医生蒲公英行动”特色优秀党建品牌工作,建立中医药健康服务站和基层联盟76个。首创了医院“党建工作品牌”和“支部优秀工作法”,全院党员实行智慧化积分制管理。全面加强党建与业务深度融合,以高质量党建引领高质量发展,推动医院医、教、研、产等各项工作不断迈上新台阶。
坚持不懈以文化聚人心。自1983年建院以来,一代代西南医大中医人在医院的建设与发展中形成了医院独有的精神品格和文化体系。2009年,医院正式启动了文化建设,逐步提炼形成了医院宗旨、精神、院训、使命、管理理念、服务理念和医院愿景等一系列核心价值理念,并通过挖掘、整理以孙同郊教授为代表的老一辈专家们所具有的优良传统和精神品质,总结提炼形成了“同郊风范”。2021年,医院党委提出并实施了以“理念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环境文化、廉政文化、产业文化、品牌文化”为内涵的“七位一体”文化品牌建设战略。在“以德聚人 以文化人”理念引领下,一代代西南医大中医人植根于医院深厚的文化土壤,投身于医院的建设与发展中。
——现代医院治理工程
40年来,医院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内涵式建设为主线,以改革创新为动力,扎实推进医院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朝着现代化目标不断迈进。
依法治院加快推进。医院制定了《西南医科大学附属中医医院章程》《党委书记和院长定期沟通的制度》,修订了《党委会议事规则》《院长办公会议事规则》,规范了决策运行机制,坚持科学决策、民主决策、依法决策;扎实开展制度“废改立”工作,为依法治院提供坚强制度保障。
内控管理不断完善。医院定期开展内控培训、业务调研、风险评估、制度和流程梳理等,已建成全面内控体系,并建设财务 HRP 信息系统对内控流程加以管控。定期开展审核监督和专项审计工作,医院运营效率得以持续提升。
民主管理持续深化。医院定期召开教代会、工代会,常态化开展“领导对口联络”工作,不断完善信访工作和院领导接待日制度,设立“院长信箱”等。通过一系列举措的实施,医院建立起一套民主公开的管理体系,有效提升医院的民主管理水平。
信息建设成效明显。近年来,医院整体信息集成平台正式上线并完成 HIS、CIS、NISS、电子病历等主要业务系统的建设,建成了医院运营决策支持系统、医护质量控制管理系统等多个管理系统。医院荣获“全国中医电子病历试点单位”“国家电子病历应用水平分级评价四级医院”“中国医院竞争力最佳互联互通医院 100 强”等称号。
——医疗服务提升工程
40年来,医院持续加强名医建设、名科建设及名药研发,医疗质量和服务能力不断提升,年门诊量从建院之初的1万余人次增至129万余人次,出院量增至7万人次,年手术台次近4万台。
名医团队逐步壮大。医院坚持“人才强院”办院方针,建立了以孙同郊教授为代表的一大批中医药专家、高级职称专家、硕博士及硕博士导师、省市级学术与技术带头人等名医队伍。2022年,孙同郊教授荣获“第二届全国名中医”称号,成为西南医科大学和泸州市第一个获此殊荣的专家。医院现有全国名中医1人,全国中医临床优秀人才8人,四川省十大名中医3人,四川省名中医33人,省市级学术与技术带头人及后备人选111人,高级职称专家364人,硕博士及研究生导师676人,聘有世界范围内兼职客座教授370余人。
名科集群已成规模。1996年,肝胆病科成为医院第一个四川省中医药管理局重点建设专科;2007年,耳鼻咽喉成为医院第一个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建设专科。目前,医院已建有国家区域中医诊疗中心3个,国家临床重点专科2个,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专科5个,国家中医重点专科协作组成员单位3个,四川省中医重点专科(专病)20个,四川省甲级重点建设学科2个,建有国家胸痛中心、国家心衰中心、国家房颤中心以及高级卒中中心等。
2021以来,医院成立了中医经典病房、中医特色诊疗中心、治未病中心等多个特色诊疗中心。目前医院有中医优势病种 50余个,开展中医技术 90余项,3项技术获批省级非遗项目。医院开展的体外循环下心脏大血管手术、重度脊柱侧弯矫形术、主动脉夹层腔内隔绝+弓上三分支重建介入术、头部伽玛刀治疗、肺癌外科和微创术等高难度手术,在全国同级同类中医医院中处于领先地位。
名药研发成效彰显。2008年,医院获批四川省中医药管理局首批中医医院中药制剂能力建设单位。先后研制出院内制剂79种,其中纯中药制剂73种,17种被纳入第一批《四川省医疗机构中药制剂调剂品种目录》,在全省医疗机构调剂使用。2023年7月,医院区域中医药院内制剂研究转化中心项目开工,总占地面积23.2亩,总建筑面积1.7万余平米,总投资逾1.8亿元。
——学科科研突破工程
近年来,医院以科研管理创新、科研平台提质、科研团队锻造、科技成果突破和学科水平提升为主要抓手,大力实施学科科研突破工程。
学科建设取得突破。医院全面推进学科内涵建设,中西医结合临床先后获批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高水平中医药重点学科、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二五”中医药重点学科(验收获优秀)、四川省重点学科;中医脑病学、中医肝胆病学先后获批四川省中医药管理局四川省中医药重点学科。
平台建设再上台阶。医院获批国家中医临床研究基地、国家药物临床试验机构、国家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四川省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四川省教育厅重点实验室、四川省卫健委甲级实验室等,建有4000平米的现代化实验室,搭建了流式细胞分析与分选等多个技术平台,构建了具有中西医结合特色的现代化科研平台体系,科研支撑能力达国内同类实验室先进水平。
团队建设卓有成效。建院至今,医院培育各级科研创新团队23个,其中国家中医药传承创新团队1个,四川省中医药科技产业创新团队4个,泸州市科技创新团队2个。
项目建设再创佳绩。建院以来,医院立项各级各类科研项目 2058项,其中国家级22项、省部级114项、厅局级 911项。获科技成果奖98项,其中省部级28项、厅局级65项。获发明专利授权44项,其中国内授权33项,国际1项。
成果转化持续推进。医院充分发挥中西医结合特色优势,加强中医药健康养生产品及医疗器械的研发,完成了“解毒护肝颗粒”“一种刻度针刀”“磁共振双侧对称关节同时成像线圈”“六味知己葛根桑葚饮品”“蛭龙活血通瘀胶囊”的科研成果转化。
——人才培养提质工程
40年来,医院秉承“厚德精业、兼容开放”为办学理念,在中医药教育事业的道路上不断探索前行,蹚出了一条中医、中西医结合高层次人才“进阶路”。
院校教育硕果累累。1977年,西南医科大学成立中医系(现中西医结合学院);1993年,正式招收硕士研究生;1998年,中医系与医院实行“系院合一”管理模式。目前,已形成了以本科生、研究生、留学生教育和继续教育相结合的多层次人才培养教育体系。现有中西医临床医学和中医学两个本科专业,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等4个辅修专业以及中西医结合、中医学2个一级学科和中医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点。其中中医学是国家卓越医生(中医)教育培养计划改革试点项目,中西医临床医学是国家级特色专业、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
作为我国最早开办中西医临床医学专业的5所院校之一,自建院以来,共培养中医、中西医临床本科人才7000余名。随着学校研究生教育的大力发展,学院研究生招生规模迅速扩大,先后招收研究生1125名,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综合满意度为98%以上。
继续教育丰富多彩。医院是国家首批中医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和中医类别全科医生规范化培养基地、四川省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四川省护士规范化培训基地、四川省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基地、国家医师资格考试实践技能基地(中医类别)等。医院的继续教育人员现已覆盖医院正式员工、规培医护、进修医师、实习医技人员等,同时承担了各级各类学术会、短期培训等多项继续教育培养工作。
——对外合作开放工程
在当前构建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手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中,医院坚持以服务国家战略为重点,深入推进医联体建设,以“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为重点,全力推进中医药走向世界。
医联体建设卓有成效。2011年,医院率先牵头成立泸州市中医医疗集团。通过派驻管理人员、技术指导、远程会诊等形式,推动优质医疗资源下沉,带动基层医疗机构发展。目前,有成员单位148家,其中紧密型合作分院8家、专科联盟27个,辐射川渝滇黔等地。
国际合作广受赞誉。医院大力将中医药服务延伸至海外,与捷克、葡萄牙、巴基斯坦、阿联酋、尼泊尔、西班牙、阿根廷等国家相关机构开展了中医药合作,建成了阿根廷、西班牙马德里两大“天府云医·海外惠侨远程医疗站”。
扬帆·砥砺奋进再起航
历史在这里刻录过去
未来也将从这里起航。
2021年,医院第二次党代会上明确提出了“126”发展战略,绘就了医院发展的新蓝图:
一个战略目标——建设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中医、中西医结合现代化研究型医院;
两项战略任务——创建中西医结合博士点和全面推进内涵建设;
六项重点工程——党建文化引领工程、现代医院治理工程、医疗服务提升工程、学科科研突破工程、人才培养提质工程和对外开放合作工程。
征途漫漫,唯有奋斗。新时代赋予新使命,新征程续写新华章。从上世纪阔步迈入新时代的西南医大中医院,在国家大力发展中医药事业的浩荡春风里,在与时代发展的同频共振中,西南医大中医人团结一心、接续奋斗,以实干践初心,用拼博圆梦想,为国家健康中国建设、四川国家中医药综合改革示范区和中医药强省建设、泸州国家区域医药健康中心建设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来源:西南医科大学附属中医医院)
编辑:邱果
关注川南在线网微信公众号
长按或扫描二维码 ,获取更多最新资讯
其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