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南在线 发布时间:2024-08-11
近日
由中共四川省委宣传部
四川省精神文明建设办公室
四川省卫生健康委员会联合主办的
第五届“健康四川—大美医者”
推荐评议活动结果出炉
西南医大附院核医学团队荣获
“健康四川-大美医者”最美健康服务团队
护理部主任郭声敏荣获
“健康四川-大美医者”个人
核医学团队
最美健康服务团队
以“核”为药,肿瘤治疗手段“上新”
患者不用再到国外四处“求医问药”
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核医学科成立于1974年。核医学与分子影像实验室四川省重点实验室2017年获四川省人民政府批准建设,致力于开展放射性药物的研发及临床转化,引进和培养学术带头人和青年人才,汇聚一批高水平创新人才,打造高水平创新团队,促进我省核医学的发展,辐射西南片区乃至全国,使平台建设成为原始创新能力的研究基地、核医学医药高层次人才的培养基地、新型核素药物的临床转化基地、产学研创新示范基地。近年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等项目20多项,每年发表SCI论文50多篇。近20多年临床业务增长明显。
一、强大的人才团队:核医学与分子影像四川省重点实验室团队现有博士12人,硕士19人,在读博士3人,职工74人,高级职称人员9人,二级教授1人。研究生导师12人(核医学方向5人,放射性药物方向6人,体外分析方向1人),在读研究生56人(其中放射性药物13人),是全国核医学研究生导师数、在读研究生人数最多的医院。西南医科大学获批博士授权单位,2022年开始招收核医学博士(2015年澳门科技大学博导、2021年暨南大学博导)。
二、先进的研究条件:具备放射性药物标记、细胞与动物实验、临床转化与临床研究的条件。现拥有小动物PET/CT、小动物SPECT/CT、PET/CT、SPECT/CT、放射性药物合成模块、回旋加速器、液质联用仪、气质联用仪、倒置荧光显微镜、FDA认证的内毒素检测仪、高效液相色谱、Gamma放射免疫计数器、独立送风隔离笼具、二氧化碳培养箱、超净工作台、小动物气体麻醉机、冷冻干燥机、高速冷冻离心机、酶标仪、全自动gamma计数仪、超高速离心机、无水无氧手套箱在内的系列仪器。已经购买PET/MR。将购买2米PET/CT。核医学设备近2亿元。
三、领先的转化能力:2011年开始进行回旋加速器18F生产与药物标记,18F标记药物有14种。2018年开展68Ga标记药物,有12种。2019年开展177Lu标记药物,有10种。2021年开展225Ac标记药物,有3种。2020年开展89Zr-标记药物,有2种。申请发明专利6项。1个专利放药取得较好疗效。
科技创新面向人民生命健康,开展177Lu、225Ac治疗,体现“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责任担当。神经内分泌肿瘤、前列腺癌诊疗一体化,“核医学治疗,不必去国外,体现责任担当”。放射性药物转化全国领先。也开展99mTc药物诊断与131I、125I粒子、90Y-微球治疗等临床工作。
四、产品创新转化能力不断提升:开发国产68Ga/177Lu自动化合成模块,开发国产正电子药物自动给药仪,开发FDG药盒生产,开发F多功能合成模块。原创新药68Ga/177Lu/225Ac-TBM-001转化,为骨转移治疗带来新希望。2023年9月14日,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发明专利TBM-001成果转化签约仪式成功举行。骨转移诊疗一体化TBM-001药物转化是中国核药转化的里程碑。根据协议条款,合作首付款及里程碑付款总额为人民币3850万元,此外还享有国外再许可提成和产品上市后净销售额提成。
五、产学研医用融合发展:与九院一所开展国产固体靶回旋加速器研发。与九院二所开展国产177Lu、161Tb研发。与川大720开展国产111In/89Zr及国产68Ge-68Ga发生器研发。进行联合平台建设、课题申请、人才培养、论文发表、成果申报等全方位、多层次合作。
六、开展广泛国际国内合作:与美国北卡UNC、美国国家医学中心COH、德国SCV、北京大学、清华大学、澳门大学、成都钮瑞特、北京先通、上海联影、四川玖谊源等开展实质性的长期合作。
七、建设国际一流的西南核医学中心:2023年将建成国际一流的核医学创新、临床转化与临床应用中心。建设面积2万多平方米。将建成“单光子影像中心、正电子影像中心、放射性药物中心、放射性核素治疗中心、体外分析中心”。生产11C、13N、15O、64Cu、124I、68Ga、89Zr等核素,并进行相应放药研发与临床转化。
八、协同创新建设“同位素及药物、生物靶向药物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同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第一研究所密切合作,提高核医学精准诊断和治疗水平。高质量完成“同位素及药物国家工程中心”建设目标及建设任务。助力医用同位素(2021-2035年)中长期发展规划。
九、核医学“新质生产力”,让患者不用跑到国外“求医问药”:从2019年以前,许多国内患有神经内分泌肿瘤、前列腺癌的病人需要到国外寻求镥-177核素治疗。自2019年以后,西南医大附院核医学科于中国率先开展了国际领先的镥-177治疗,每周常规开展镥-177治疗、核素靶向治疗病例讨论会及病友交流会,定期开展MDT门诊。让全国各地患者在泸州就可以接受核医学治疗,截至目前,核医学科治疗全国各地的神经肿瘤、癌症、骨转移患者1000多人,核医学科将继续发扬“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精神,让患者不用再跑到国外“求医问药”。
郭声敏
护理天使
每个生命都值得被用心照护
她是病友的“朋友”,护士们的“大家长”;她用专业技能缓解患者病痛,以一颗大爱之心治愈他们心灵;她创新开展护理研究,为行业赋予新的生机与活力……她,就是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护理部主任郭声敏。从业34年,她在平凡的岗位上有着不凡的坚守。
“无奈”的选择开出了“花”
“临床护理,对我来说是值得用一生去坚守的事。”52岁的郭声敏讲述从业经历时,表达了自己对护理工作的热爱。
然而,这份热爱并非自幼根植于心。回溯至15岁的青春年华,郭声敏怀揣着念高中、考大学的梦想,却因现实所迫,在父母的劝说下踏入了护理的殿堂。
1990年,18岁的郭声敏正式成为了一名临床护士。那时,她被分配到普外科,在不断照护患者的过程中,她明白了护理专业的真谛,从此患者成为了她用一生去守护的人。
随着护理专业内涵的不断发展,郭声敏深刻认识到学习的重要性,在护理前辈的引领下,她不断提升自我,精进专业,从一名护士成长为护士长再到护理部主任。她心中有爱,一路繁花。
作为硕士生导师,带领研究团队针对1892例脑卒中常见症状进行从基础到临床的研究,成功构建了“脑卒中护理关键技术体系”。该体系实施使脑卒中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降低53.5%,30天内再入院率降低15.1%,30天内的死亡风险降低10.4%。
同时,郭声敏还积极搭建脑卒中个案管理云平台和居家老人照护风险评估管理系统,实现了对脑卒中患者疾病全过程管理,并推广至西南地区的12家基层医疗机构、养老院及社区,惠及更多患者。
在科研领域,郭声敏同样取得了卓越成就。她带领团队深耕护理研究,助力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护理学在2023年度中国医院科技量值(STEM)榜单中跃居全国第20位。
暖心的护理驱散了阴霾
“护理,是医学与人文关怀的深度融合。”郭声敏不仅如是说,更身体力行。她积极参与慢病、老年人及残疾人的康复护理工作,带领团队深入社区,为慢病患者提供上门服务,为因病致贫、因残致贫的群体带去专业照护与温暖关怀。
“十分感谢郭主任,是她的坚持与付出,让我重新找回了尊严与希望。”截瘫患者李福(化名)因瘫痪多年,身上出现多处严重压力性损伤,一直无法得到有效医治。得知这一情况后,郭声敏带领团队坚持153天为他上门换药,帮助患者创面修复,也“愈合”了患者心灵。
脊髓损伤患者居家照护难度大,郭声敏带领团队建立脊髓损伤延续护理帮扶群,定期上门护理。在她的不懈努力下,近70%的患者家庭得以保持完整,40%的患者重返工作岗位或创业成功,更有15%的患者重组家庭,减轻了社会负担。
科学的引导护好了航
作为全国护理科普教育基地的负责人,郭声敏深知健康知识普及对全民健康的重要意义。她带领团队建立南丁格尔志愿者-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服务队,深入社区、工地、学校开展系列健康科普活动,倡导健康生活方式,提高了公众慢病和传染病的预防知识、普及了创伤现场救治和急救技能等。这支队伍成立以来,为将近2万人次群众提供服务,将健康知识和护理技能送到了公众身边,受到好评。
不止于此,郭声敏还致力于护理专业人才培养,她带领团队借助医院中华护理学会和四川省护理学会的28个专科护士培训基地,开展护理教学与指导,培养一大批专科护士,夯实了基层专科护理能力。同时,在9个专科护理门诊和四川省五一创新工作室作为基地,为特定群体提供个性化护理和上门护理服务,大大提高了优质医疗资源的可及性。
从青丝到华发,郭声敏始终坚守在护理一线,用12400多个日夜诠释着“南丁格尔精神”的深刻内涵。她感慨道:“护理工作虽辛苦,但每当看到患者重获希望与幸福,我的心便是暖的,人也是幸福的。”
(来源: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医院)
编辑:肖昂
关注川南在线网微信公众号
长按或扫描二维码 ,获取更多最新资讯
其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