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南地区综合性门户网站

【人物】牟琳:尽己所能,做守护光明的使者

人物川南在线  发布时间:2024-01-24

微信图片_20240124093309.png

  “此刻出发,看一路繁花,生命如此丰美,因爱而抵达……”在西南医科大学附属中医医院建院40周年职工风采展示的舞台上,身着一袭红衣的牟琳(前排左二)引吭高歌,用一首《一路繁花》表达了对医院的美好祝福。

微信图片_20240124093314.png

  2014年,牟琳成为西南医科大学附属中医医院的一员,十年时间,她不断挑战自己,凭着过硬的医疗技术成为了四川省防盲指导组专家、四川省医学会眼科专委会委员、泸州市中西医结合眼科专委会主任委员,并荣获四川省“三八”红旗手、泸州市巾帼建功标兵、泸州市五一劳动奖章等荣誉称号。

孝顺:从“不想”到“爱上”

  牟琳出生于重庆彭水,从小活泼开朗、心灵手巧,做设计、做手工、自己裁剪衣服、摄影……原本向往着设计专业的她,听从父母的建议,报考了泸州医学院临床医学专业。在1996年毕业后,老师和长辈都建议她从事手术方面的学科。几经思虑,她踏上了眼科临床工作岗位,成为了一名眼科医生。

  “其实选择眼科还有个原因……”原本侃侃而谈的牟琳,声音突然有点哽咽……

微信图片_20240124093319.jpg

  原来,牟琳儿时乖巧懂事,奶奶非常疼爱她。但是后来奶奶患了白内障,眼睛几乎看不见了,每次认人都靠手摸。“我们几个孙子回家看望奶奶时,就排好队让她挨着摸。每当摸到我的时候,奶奶都会非常开心地说,是二妹回来了……”牟琳哽咽着说到,“其实我们也曾带奶奶去过医院,但她已经86岁了,再加上当时白内障技术不成熟,手术风险大,便一直没有手术。”这件事也成了牟琳心中永久的遗憾。

  参加工作后,见过不少眼疾患者,愈发感受到眼睛的重要性,加上奶奶的遗憾离世,更坚定了牟琳选择眼科的决心,立志要攻克白内障难题。随后,牟琳愈发觉得自己挺适合当个眼科医生,也愈发爱上了眼科医生这一职业。

微信图片_20240124093324.jpg

精进:从“小白”到“专家”

  牟琳是一个精进的完美主义者。她认为,只要选择了这件事,就必须把它做好。从以前的眼科小白到如今的眼科专家,牟琳就是秉承着这样的信念一步步走来。

微信图片_20240124093328.jpg

  为了掌握扎实的理论知识,牟琳硬是把每本厚达5公分、共有上中下三册的《眼科全书》读了三遍,第一遍通读,第二遍标注精华内容,第三遍勾出重点。她把其中的内容记得滚瓜烂熟,哪怕时至今日遇到学生提问题,她也能说出在哪一册的哪个章节。

  为了获得更多的机会学习,牟琳主动以科室为家,干脆住进了科室。白天她就跟在上级医师后面认真学习,晚上跟着老师一起处理急诊患者。夙兴夜寐一年多,牟琳便已能独立熟练处理眼科常见病了。

微信图片_20240124093333.jpg

  为了更快更熟练地掌握手术操作,牟琳还经常到屠宰场购买猪眼球,一个人待到手术室里,用当时仅有的一个显微镜、老式的操作机反复操练。三年后,她成为了住院总,后来又迅速晋升为主治医师,那时的她已经可以很熟练地开展白内障手术了。

  “眼科手术对消毒要求非常高,不允许出一点错,一旦因为医生马虎造成感染是不可逆的损害。”这是老师乔一平教授对牟琳的教导,她一直谨记于心,严格要求自己。担任眼科主任后,她也同样教导着年轻医生和实习生。“为了让他们养成良好习惯,术前怎么消毒,以及手术流程规范,我都亲自教,不能让学生在手术操作过程中有多余的动作。”

微信图片_20240124093338.jpg

  2009年,牟琳主动提出到北京大学眼科中心进修。“那时的北京大学眼科中心每天的门诊量都是2000多人,已经能做2.4mm微切口白内障手术,而当时泸州还只能做3.2mm甚至更大切口的白内障手术。”牟琳说,刚到北京时,只能住在地下负二层的招待所里面,28块钱一张床,空气不流通,衣服几天都干不了……求学求知的信念,让牟琳在艰苦的环境下咬牙坚持了下来。很快,勤奋好学、动手能力强的她赢得了老师的赞许。

  脚下有12个控制踏板,手术医生需要手脚并用——这是眼科手术有别于其他手术之处,这需要医生的手与脚具备良好的协调性,更需要医生的注意力高度集中,不能有一点大意。除去准备时间,平均一台白内障手术需要约5分钟。牟琳进修回来后,最多的一天做了48台手术,几乎是进修前的5倍。

  “手术虽然很累,但是每当听到患者下手术台对我说声‘谢谢’时,那种快乐是任何东西买不到的,就觉得自己的付出都值得。”说到这,牟琳再次湿润了眼眶。

微信图片_20240124093343.jpg

管理:从“无名”到“翘楚”

  2014年,牟琳来到了西南医科大学附属中医医院,担任眼科主任。可现实并没有她想象地那么好,上门诊时没有一个患者,病房与其他科室共用,床位数也仅有几张。

  “科室该如何生存?”“如何调动科室人员的积极性?”“科室下一步又该怎么做?”……一连串的问题让牟琳非常焦虑,也是那段时间,她一头青丝有了白发。困难与焦虑只能拦住弱者前行的脚步,而牟琳却很快给自己定下了一个目标:用三年时间,同甘共苦,组建团队,增强科室凝聚力。‘

微信图片_20240124093347.jpg

  加大宣传,扩大科室知名度。牟琳带领科室医护人员牺牲周末时间,到各个社区、学校、单位开展义诊活动做宣传;

  划分专业组,提升诊疗水平。2017年,在牟琳的带领下,眼科划分了专业组,屈光组、白内障组、视网膜组、视光组相继建立,每个组一个组长,负责组内所有事务;

  学以致用,优化手术流程。牟琳将在北京大学眼科中心学到的经验带回来,优化了眼科手术中心的手术流程,开展了日间手术,进一步缩短了患者住院的时间;

  打造科室文化,增强团队凝聚力。平常一有机会,牟琳就带科室人员吃个小火锅,增强增强感情,让科室人员把科室当成家,逢年过节都会慰问眼科退休人员。每年3月12日是植树节,也是牟琳的生日,科室人员都会给牟琳买个蛋糕和鲜花祝贺。

微信图片_20240124093352.jpg

  慢慢地,经过眼科团队的不懈努力,越来越多的百姓认识了牟琳,了解了西南医科大学附属中医医院眼科。牟琳受邀在川南眼科年会上授课,加入了四川省医学会眼科分会白内障学术组、四川省老年医学会眼科专委会等。拥有三间眼科标准手术间的眼科手术中心建成投用,科室主办了第一次眼科学术会,在全省范围内首次直播手术全程。

微信图片_20240124093356.jpg

  从2张床位到50张床位,从每天0个到100多个门诊病人,科室如同一颗小树苗茁壮成长。在牟琳的带领下,西南医科大学附属中医医院眼科在近10年内实现了跨越式发展,但背后的艰辛也只有牟琳自己才知道。

  “看着孩子们一步一步成长起来,知道感恩,我觉得挺欣慰和幸福的。”牟琳再次动容。

微信图片_20240124093401.jpg

  她是仁心仁术的医者,是给患者带去光明的使者,也是追求完美的艺术家。她把每一双能看见五彩缤纷世界的眼睛当做精美的艺术品,当眼睛出现问题时,她用自己精湛的技艺去用心修复,只为了让病人能重见光明,看到精彩的世界,感受生活的美好。

微信图片_20240124093406.jpg

  “我很感谢医院,是医院给了我平台,激发了我的潜力。”牟琳打趣地说到,下一步我就希望能够培养一个接班人,等将来我老了也有人能为我做白内障手术。

  “把光明还给眼睛,用爱点亮星星,我们是光明的天使,我们就是你们的眼睛,世界因我们更明亮,和我们牵手与光明同行……”这是牟琳喜欢的歌曲,也是她毕身的追求。

(来源:西南医科大学附属中医医院)

编辑:游江


关注川南在线网微信公众号
长按或扫描二维码 ,获取更多最新资讯 其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