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南在线 发布时间:2024-09-20
带领村民“酿造”幸福新生活
——记泸州市巾帼建功标兵万昭玲
每个人的童年记忆都不同,有热乎乎的烤红薯,有甜滋滋的糖炒栗子,但对万昭玲来说,有份酱香一直在童年里久久不能飘散——那就是豆痴酱油的香味。
返乡创业不畏难
万昭玲本在广东有一家制衣厂,因独到的眼光和精湛的技术,其衣在当地小有名气,订单源源不绝。2008年,在返乡省亲时,万昭玲在机缘巧合下认识了四川非物质文化遗产古法酱油酿造技术的传承人李德平老师。
“我家也是世代酿造酱油的,和李老师聊得十分投机。”万昭玲的曾祖父万义专研传统酱油、食醋酿造技艺,生产的酱油和食醋深受追捧,声名远播。在上世纪90年代末,万昭玲的父亲作为第三代传承者秉承技艺接续耕耘,传到万昭玲这里已是第四代。
“李德平老师在古法酿造上很有心得,有很多技术是我们能够吸取提升的,所以我就拜了李德平老师为师,时时请教他。”万昭玲对古法酿造起了兴趣,一边经营制衣厂,一边改良配方,不亦乐乎。
2010年,万昭玲的父亲逐渐老去,对酱油酿造力不从心,万昭玲毅然放弃了广州已进入发展正轨的制衣厂,从父亲手中接过传承,开启古法酿造技艺的传承与创新之旅。
万昭玲成天泡在蒸豆、发酵、翻晒、取油里,实践改良后的古法酱油酿造技艺,终于在2015年取得了阶段性突破。
“任何好的技术都必须要应用到实践才能造福百姓,为了让更多的人能够享用到最好的酱油醋,我决定创办自己的企业。”也是这一年,万昭玲成立了泸州忆家香食品有限公司,开始打造自己的酿造园。
建园之处,没有一条硬化路,通往山上的是仅有一条烂泥路,只能行人不能通车,80多斤重的发酵大缸只能靠人力一个一个背上山去。为了赶在夏天前完成大豆晾晒,连很多男人都背不动的发酵大缸,万昭玲硬是凭着毅力一个一个背上了山。数百米的山路每天一趟趟走下来,满头是汗一身是泥,肩膀磨破皮更是每日常态。
经过数年的努力,这座杂草丛生的荒山脱胎换骨大变样。走进绿荫掩映下的酱油晒场,30多亩的山头上,4000多个大缸子整齐地摆立着,满缸的酱油、醋正接受着阳光和时光的“洗礼”。
带领群众同致富
近2000个日夜的辛勤付出和诚信经营,忆家香逐渐走上正轨。万昭玲发现,在家乡还有很多村民因为缺少技术和门路,生活的比较清苦。如何在发展企业的同时带动群众共同致富,万昭玲陷入了深深的思考和不断的探索。
在镇、村两委的协助下,2018年4月,万昭玲召集了长冲村的50余名农户开会,提出了她想从群众手里将废弃的荒地流转过来,再将这些地无偿的交给他们耕种,并村民免费提供优质大豆种子,又以高于市场的价格收购大豆成品这一想法,群众拍手称赞,很快达成合作共识,既解决了酱油的原材料来源,也为群众提供创收的途径。
近年来,万昭玲在公司用工上优先考虑妇女,特别是困难妇女、残疾妇女,年平均吸纳居家妇女就业人数102人,妇女就业比例40%以上。每年为农村妇女提供信息、技术、销售等服务120余人次,结对帮扶的20多名困难妇女其中3人自己创办了企业。截止目前,万昭玲已带领各区县的1000余户村民共同种植优质大豆,帮助困难群众创收超过100万元。
吃水不忘挖井人,万昭玲返乡创业的这几年,始终坚持做公益回馈社会。每年,都会组织向困难脱贫户、留守儿童、空巢老人等特殊群体捐款捐物,从公司创立至今已累计捐款捐物超过20万元。同时,公司还主动为周边农户提供就业岗位10余个,帮助增收总额超50万元。
一步一个脚印,一岁一帧年华。“豆痴”古法酿造新星在酒城大地发光发亮,成为一张独特的城市名片。
(来源:酒城女性)
编辑:游江
关注川南在线网微信公众号
长按或扫描二维码 ,获取更多最新资讯
其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