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南地区综合性门户网站

纳溪:村支书简贤强放弃“铁饭碗”用心践诺“守”初心

人物川南在线  发布时间:2024-08-23

  “简支书,自从这段路硬化以后,拉橘子的车可以开到家门口,我们每车橘子可以节约开支200元。”近日,泸州市纳溪区上马镇云台寺村二组村民简世荣谈起公路修好后带来的便利时,脸上露出了幸福的笑容,喜悦之情溢于言表。

  云台寺村位于上马镇西南部,下辖10个村民小组,户籍人口2500多人。今年45岁的简贤强曾经在部队大熔炉历练了12年,转业后主动放弃政府安置,自己在外闯荡了3年后回到家乡村委工作,在担任一年的村文书后,又担任了6年多的村主任。2019年担任村支书和村主任以来,他始终聚焦群众对美好幸福生活的向望,借助巩固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的有效衔接为契机,激发村民自身“内动力”与党委政府“外助力”,打基础、强党建、兴产业,引领全村群众持续增收奔康,用实际行动践行着一个村党支部书记的初心使命!

图1:简贤强(右)了解食品加工企业发展.jpg

破解发展瓶颈 疏通群众生活“堵点”

  上马镇云台寺村地处深丘地带,因地处偏远,交通不便,在很长的时间里,村里部分困能群众只能“种田靠天,用钱靠借,生活靠救济”。为打破这一现状,简贤强积极争取项目,他先后争取扶贫等项目资金500余万元,建成山坪塘20余座,新增6台变压器,修建天然气管道十多公里,从水、电、气等方面满足了群众基本生活保障。

  同时,简贤强为了让群众种的农特产品能够运输出去,积极向上争取项目,动员广大群众筹资修路。近几年,云台寺村在他的争取下,建成了15公里通村水泥路,10公里生产便道,解决村里600余户2000余人的出行难问题。

  “没有修好这条水泥路,我们哪里能挣到票子嘛,更住不上条件这么好的房子哟,这都要感谢简支书”“之前路不通,我们种的柑橘只买得起一两块钱一斤,现在最贵的卖得起十块钱一斤。而且种的许多蔬菜,一毛钱一斤也没人来批发,好好的就烂在地里了。这路修通了以后,我们的柑橘和蔬菜都能运出去了,而荷包也渐渐鼓了起来,简支书真的是我们的‘财神爷’呀。”如今,云台寺村的群众说起简贤强这几年给他们的生产生活带来的变化,无不竖起大拇指夸赞。

强党建促发展 打造群众增收“亮点”

  “脱贫攻坚,乡村振兴,都离不开人才的振兴。基层党组织,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主心骨’。在我看来做好工作必须明确的一点就是要以党建为引领,凝聚党员力量,团结群众力量,勇挑重担,真抓实干。”简贤强说。

  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农民要致富,关键靠支部。简贤强深知这个道理,2020年,简贤强以村三委换届为契机,将明建平等致富能人吸纳进支部领导班子。同时,简贤强也特别重视后备干部的培养,将35周岁以下且具有高中以上文化程度的回乡大学毕业生、退伍军人、返乡创业人员、农村致富带头人等择优选拔列入后备干部库,为村干部队伍注入“源头活水”,提升基层党组织战斗力。在简贤强的带领下,云台寺村党支部人心聚拢,干事创业热情高涨,村里各项产业项目得以迅速发展。

  云台寺村森林覆盖率80%,岩坡地的页岩沙地利水性好,光照充足,雨量充沛,可以说是‘种啥得啥’,但村民传统的水稻、玉米、红苕等种植观念根深蒂固,农业土地整合度不够、农业技术水平偏低、农村劳动力年龄偏大、生产效益较低,群众增收较难。

“打破传统耕作理念,发展持续增收致富产业,让农民的腰包真正鼓起来,只有在经果林和特色种养殖上下功夫。”找到“症结”的简贤强对发展增收致富产业有清晰思路。针对云台寺村土壤、气候、山地多特点,确定了“特色水果+生猪”的种养循环的产业发展定位。

  2019年,简贤强带着村组干部和村民代表到眉山、蒲江等地考察后,邀请果技专家对全村的水、光、土等进行检测分析,引进了春见、爱媛等优质水果。同时,通过整合国家扶持项目产业发展资金226万元,由村集体公司集中流转1000亩残次林地,全部定植春见、爱媛等优质柑橘品种,建成纳溪区首个“千亩柑橘示范园”。为了确保示范园有收益和村民增收,云台寺村引进四川泸果农业公司对柑橘园进行经营管理,公司每年向村集体支付服务费,直至合同期满。同时,公司在示范园管理等方面的劳务,全部由村集体负责组织,优先满足流转土地农户家庭务工需求,通过“党建+公司+基地+农户”的发展模式,实现企业发展、集体经济壮大、村民就业增收的多赢局面。

  截至目前,云台寺村已发展柑橘产业2200亩,且已经全部挂果投产。由于采用生态种植管护,亩均收入达到8000元;依托规模种植的柑橘,云台寺村集体资产公司还与泸果公司合作建设年出栏2000头的种养循环生态养猪场1个。现在,靠着养猪场,村集体公司每年都有近20万元的收入,一举摘掉了“空壳村”帽子。

图5:查看柑橘长势.jpg

守民心办实事 消除群众生活“痛点”

  云台寺村4社的刘勇,母亲长期卧病在床,女儿也到了上学的年龄,2019年,一场突如其来的车祸让他们本就贫困的家庭雪上加霜。简贤强了解情况后,立即联系医保、民政等部门,利用脱贫户政策兜底,免除了大部分医疗费用。刘勇伤好后,简贤强利用刘勇会开车有驾照的技术特点,协调农商银行为其办理扶贫贷款买了一台出租车,在泸州开起了出租,每天收入四五百元,不但解决了一家人的温饱、上学等问题,家中还陆续有了存款。

  脱贫户朱国明行动不便,有肢体二级残,家中两个上学的孩子和他相依为命,在简贤强的引导下,朱国明开始尝试养鸡,为了支持他干一番事业,简贤强还给他送去了各种养殖书籍,在朱国明资金紧张的时候,还借钱给他购买饲料,如今,朱国明不但成功脱贫,还成为当地小有名气的养殖户。

  简贤强自担任村支书和村主任以来,牢记使命、心系群众,带领全村党员争当践行群众路线“服务先锋”,真心实意帮助群众解决实际问题,帮助41户完成危房改造,帮助51个脱贫户135人走上了致富奔康的新路。

  群众的困难解决了,幸福指数提升了,给予简贤强的赞誉也越来越多了。但作为儿子、丈夫、父亲,他却一点儿也不称职。家务农活全由妻子一个人操持,2019年,简贤强年近七旬的老父亲不慎摔折了腿,但是当时正处于新冠疫情防控特殊时期,内防输入压力特别大,父亲住院期间,除了将父亲送去医院和接他出院外,治疗期间他一次都没有去看望老父亲,小儿子的家庭作业上家长的签名一直都是妻子的笔迹。“说实话,他在当村支书这些年来,经常东奔西跑很少会在家中给我帮忙,屋里的里里外外大多时候都是靠我一个人打理,说不埋怨是假话,但看到他的身体逐渐消瘦,村民们对他的赞美是越来越多,我也就什么都说不出口了。”简贤强妻子薛永芳说。

  简贤强放弃“铁饭碗”,回乡当“苦支书”,而且还变成了全村群众眼里公认的舍小家顾大家的“拼命三郎”,成了村民心中的好书记。他没有绚丽夺目的光彩,没有惊天动地的壮举和可歌可泣的动人事迹,只是用自己的实际行动默默践行着一个基层党员干部的忠诚和担当。为了使云台寺村走向更高质量的幸福小康生活,为了群众的切实利益,他无私地奉献着自己的光和热,生动诠释和彰显共产党员的为民初心和担当,更是一份崇高情怀。(周超文 孙学强)

编辑:游江


关注川南在线网微信公众号
长按或扫描二维码 ,获取更多最新资讯 其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