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南地区综合性门户网站

纳溪:90后小伙返乡当村官养鸡带富众乡亲

人物川南在线  发布时间:2024-07-15

  “咯咯咯,咕咕咕……”每天早上6时许,在泸州市纳溪区大渡口镇太和村返乡青年于小兵位于山林中的生态养殖场就热闹了起来,伴随于小兵的“早餐”口哨声吹起,数千只土鸡从棚子里飞奔而出,抢食撒在竹槽的玉米。经过一个多小时打理完土鸡早餐后,于小兵才回屋吃完早饭前往村办公室上班。

图1:于小兵在鸡棚里检查土鸡.jpg

大学生返乡当村官

  今年31岁的于小兵,大学毕业后回到泸州自己创业从事童装批发。由于他经营的童装无论花色还是款式都顺应市场需求,一年下来从中也有近10万元的净利。正当于小兵的童装生意干得风声水起时,2016年,家乡的村书记找上门来,希望他能回到大山深处的老家担任村干部,用所学知识服务更多乡亲。面对信息闭塞且无特色产业的家乡,于小兵将生意交与他人打理后,返乡担任太和村的村文书。

  “小于,幸亏你来得及时,你看看这个政策,我们怎么理解?”“小于,辛苦你又来跑一趟,我们婆媳关系又和好如初了!”……村文书的职责大多只是负责村两委的文字材料、报表等,然而,于小兵却不一样,除了负责文书工作,他还兼任村里的治调委员的工作。

  刚开始,于小兵跟着村书记做调解工作,最初一段时间,他也是摸不着头脑。如今几年过去了,无论是分析矛盾,还是与人沟通、平息情绪,于小兵都能拿捏有度。“调解矛盾纠纷,关键要换位思考。”于小兵说,只要调处做到公正公道,双方都会接受。现在,太和村的矛盾纠纷调处在村支书和于小兵的倾情调处下,一年比一年减少。今年上半年,仅有3件。特别是近5年,没有一件纠纷到镇上,真正实现了“小事不出社,大事不出村”,确保了一方的和谐安宁。

带头林下养生态土鸡

  “朝饮露,暮宿林,食野草,还有玉米粉加餐……”来到于小兵群山环抱中的生态养殖场时,数千只五黑土鸡或在棚子里或在林下悠闲“散步”、觅食昆虫,咕咕声此起彼伏。

  2016年于小兵返乡担任村官后发现,尽管太和村森林覆盖率高达70%,空气、土壤无污染,是生态养殖的理想之地,但村民的家禽养殖依旧停留在家家户户散养方式,全村没有一个成规模的土鸡养殖大户,而市场上生态养殖的土鸡却供不应求。“我为何不发展林下生态土鸡养殖呢?成功了就算是为村民探路。”2017年4月,于小兵就筹资十多万元租林地、搭鸡舍、买鸡苗,首批就引进了1000只乌鸡苗,走上了林下土鸡养殖创业路。

  为了提升土鸡养殖效益,于小兵一开始就打破了传统养殖方式,专注于“以草代粮”的生态养殖技术。他说,“‘以草代粮’技术就是利用益生菌发酵的原理,将野草切碎通过青贮发酵,使其软化和糖化,配以少量玉米等饲喂土鸡。” 在经过一段时间的实验后,终于取得成功,让野草变成土鸡抢吃的好饲料, 达到“以草代粮、变废为宝”效果。

  2017年,于小兵就出栏了2000多只土鸡,由于采用了“以草代粮”的养殖技术,加之土鸡生活在林子中,吃的是野草虫子,喝的是山泉,养出的土鸡体格健壮,肉质细嫩,很多客人都是慕名前来订购,而每只土鸡也给他带来了30元的利润。一年下来出栏两批1万多只土鸡,就给他带来30多万元。

图2:于小兵的玉米拌草喂鸡.jpg

建生态农场带富众乡邻

  这两天,太和村养鸡大户欧秀中看着即将出栏的又一批近1000只土鸡就开心不已。“加入于小兵的生态农场养鸡,技术有保障,销售有渠道,让我们这些农场成员养的全是‘无忧鸡’,日子越过越有了盼头。”

  如今,在太和村象欧中秀一样年出栏几百只到上万只加入于小兵的“泸州市纳溪区领星生态农场”的养殖户就有十多户。

  近几年,于小兵从林下土鸡养殖中尝足了甜头后,他没有忘记自己作为一名党员和村干部的责任,为让更多邻里乡亲也能尝到养殖林下土鸡的甜头,于小兵在太和村党支部的支持下,牵头组建了“泸州市纳溪区领星生态农场”,以“农场+农户”模式带着乡邻发展林下养鸡,并采取“集中育雏、分户饲养、统一技术、统一销售”的模式进行管理,让村民们养上了“无忧鸡”。

  目前,在于小兵的生态农场带动下,太和村年出栏林下生态土鸡超过5万只,实现土鸡收入达到150多万元,成为了太和村又一富民增收的新兴产业。(周超文 张静欣)

编辑:游江


关注川南在线网微信公众号
长按或扫描二维码 ,获取更多最新资讯 其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