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南地区综合性网络门户

全域土地综合整治焕新机|泸县牛滩镇新林村特色农业“三色花”拼成乡村振兴好画卷

采风川南在线  发布时间:2025-04-29

  最美人间四月天。 金黄向日葵田连片铺展,青翠生姜苗破土成畦,紫红高粱种芽蓄势待发,泸县牛滩镇新林村广袤田野间翻涌着蓬勃生机。

  近年来,新林村以全域土地综合整治为笔,以向日葵“金色经济”、生姜“绿色产业”、高粱轮作“红色链条”为墨,绘就了一幅“地尽其利、业兴民富”的乡村振兴新画卷。

铁牛播红  机械与田野的和鸣

  4月28日,泸县牛滩镇新林村的农田里,旋耕机翻起层层沃土,精量播种机紧随其后,一粒粒种子被精准植入田间。

机播高粱现场1(曾佐然摄).jpg

  “实现播种、肥水、覆膜一次性完成,既节约种子成本,也节约劳动力成本。”泸县牛滩镇毓凯家庭农场负责人王志强介绍,“这‘铁牛’跑一趟,顶二十人干一天!”

  今年,流转土地约245亩,主要种植高粱、玉米套种大豆,采用订单农业模式,全程机械化耕种。

  整治后的连片地块阡陌平直,农机畅行无阻,播种、覆土、镇压一气呵成。

  田埂旁,几位老农蹲身查看种籽深浅,指尖摩挲着湿润的泥土点头:“机器播得齐整,往后苗儿肯定窜得旺!”

金葵入画 人与土地的共舞

  向日葵基地里,村民们正弯腰点种,铁锹翻起的泥土裹着阳光的气息。

  经过土地整治的田块平展开阔,垄沟笔直如线,农人们沿着新修的灌溉渠分布成行,手起种落间,金黄的葵花籽埋入湿润的土壤。

  “小田并大田后,播种省力多了!”村民游林擦着汗笑道。

耕地现场(曾佐然摄).jpg

  这片曾因零散撂荒的坡地,如今在人工精耕下焕发新生,一垄垄新播的种子与远处机械化的高粱地遥相呼应,传统与变革在这片土地上和谐共生。

洞藏姜香 泥土里的千年智慧

  生姜种植区飘散着淡淡的辛香,村民们手持特制的木锥,在覆膜田垄上戳出蜂窝般的孔洞。嫩黄的姜种顺着孔洞滑入温床,覆土轻拍间,传承百年的“洞洞姜”农艺悄然延续。

  “孔洞透气又防涝,种出的姜块瓷实、味浓!”姜农钟国才指尖翻飞,动作如织梭般娴熟。

机播高粱现场(李桂涟摄).jpg

  田垄间,稻草与地膜交叠覆盖,既锁住水分又抑制杂草,古老的智慧与新农技交融,让这片土地上的姜香愈发醇厚。

  暮色中的新林村,晚风裹着泥土的芬芳。向日葵基地里新浇的水珠映着霞光,洞洞姜垄间的嫩芽正悄然顶土,高粱地中紫红的种籽已悄然扎根。

  土地整治后的田野如棋盘铺展,人工的细腻与机械的磅磺在此交响,传统农艺的坚守与现代农机的奔涌在此相融。

  待到盛夏,这里将掀起金色的葵浪;秋深时,火红的高粱穗与辛香的生姜,必将为这幅三色画卷写下最饱满的注脚——土地不负耕耘者,春种秋收皆成歌。(曾佐然 李桂涟)

编辑:李永鑫


关注川南在线网微信公众号
长按或扫描二维码 ,获取更多最新资讯 其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