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南在线 发布时间:2025-02-08
春节假期刚过,泸州市龙马潭区不少企业已经开足马力赶订单、忙生产,纷纷为自己定下新年新目标,为新一年实现高质量发展开好头、起好步,奋力冲刺“开门红”。
位于龙马潭区的泸州中海粮油工业有限公司以全面复工的状态开启了新的一年。2月6日,在生产厂区,机器轰鸣,运货车辆排队有序进出。
“2月5日,员工已经全部归厂,经过安全培训后投入生产环节,当日压榨浸出、精炼、磷脂三条生产线已经全部复工。第一天就实现了生产、开单、发货,当日开单达到2300吨,订单不断,迎来‘开门红’。”泸州中海粮油工业有限公司总经理王友太说。
泸州中海粮油工业有限公司是一家以进口大豆为原材料,进行粮油精加工,产出食用油和饲料原料豆粕的民营企业。2024年,泸州中海粮油工业有限公司加工大豆53万吨、产值23亿元。今年,该公司将对老旧设备进行改造升级,新增膨化大豆粉项目实现提产提质,通过节能降耗实现降本增效。
王友太介绍,针对提产工作,公司年前已经开始了前期的土建施工,预计6月底完成整个工艺和设备的改造,在生产全过程和管理全流程的数字化、智能化的基础上,提升产品质量。“今年我们将生产目标设定为70万吨,并预计产值将达到30亿元。”王友太说。
同时,几百米开外的四川日盛铜箔科技有限公司也进入了生产状态。拉丝、溶铜、生箔、分切……生产车间内,机械声轰鸣,工人与设备紧密配合,严格把控着每一个步骤,一张张薄如蝉翼的铜箔按照不同订单的要求整装待发。
铜箔是锂电池的负极材料载体与集流体,是锂离子电池的重要基础材料。四川日盛铜箔科技有限公司主要是以生产3.5μm~12μm高档锂电铜箔为主,产品主要应用于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数码与储能电池等领域,为宁德时代、比亚迪等企业提供电池负极材料,填补了四川新能源电池领域高抗高延极薄锂电铜箔生产的空白。得益于新能源汽车的发展,2024年,四川日盛铜箔科技有限公司产能2.8万吨、营收达到21.17亿元。
“现在车间内主要生产的是4.5μm、5μm和6μm这3种厚度的铜箔,同时这3种厚度的铜箔又分别分为了普抗和高抗两种产品,总的来说就是6个种类的产品都已经投入了生产。”四川日盛铜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高档铜箔研究院院长余承介绍,因为开机复工需要逐条生产线加热,公司从大年初四便开始了复工复产,经过5天时间,已开启9条生产线,开机率超70%,并计划一周内,全部生产线开机投产。
对于新的一年,如何趁着“开门红”的势头跑出发展“加速度”,余承也有了清晰的规划。“2025年,公司将围绕提质增效、提速增效、降本增效三个方面,严格按照生产计划,优化资源配置,提升生产效率,争取今年实现产量4万吨、产值30亿元这一目标。”余承说。
开年以来,龙马潭区企业纷纷按下“加速键”,以更加高远的目标,全力以赴,拼经济搞建设,以开局即决战的姿态,奏响发展的“奋进曲”。截至2月7日,龙马潭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复工复产82家,复产率达62.6%。(文:谢汶萍 刘健 图:谢汶萍)
编辑:李永鑫
关注川南在线网微信公众号
长按或扫描二维码 ,获取更多最新资讯
其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