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南在线 发布时间:2024-08-01
近年来,泸州市龙马潭区小市街道聚焦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线,始终把社区作为民族团结进步创建的重要单元,不断探索城市民族工作治理新模式,把杜家街社区作为民族团结进步创建进“社区”的实践和“互嵌式”社区发展新标杆,通过扎实的社区建设、有效的社区服务、丰富的社区活动,有形有感有效推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深入人心,努力营造各族群众民族团结一家亲的浓厚氛围。
筑基治理和顺 构建互嵌共融的社区新生态
建设社区互嵌互融共同体。结合老旧小区改造和安全排危项目,将原有独立相邻的梧桐苑小区、华美印刷厂和三河职业技术学院左侧空地贯通,建立起1+4+5治理体系,即:“一个驿站+四级联动+五心服务”推动新时代社区民族事务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各民族群众由居住空间嵌入,拓展到经济、文化、社会和心理等全方位融合,形成共居、共治、共学、共事、共乐密不可分的共同体。
建设民族团结宣传阵地。积极打造“两中心两室一课堂”,即:党群服务中心、社区日间照料中心,图书室、活动室以及民族团结进步大课堂。在上大街社区和下大街建设打造面积超600㎡的泸州市龙马潭区民族团结进步展陈馆和小市街道民族团结爱心互助站项目2个,定期联合社会组织、志愿队伍开展民族团结进步理论阐释、故事宣讲等活动,先后在社区楼院组织开展民族团结进步理论宣讲5次,进一步扩大民族团结进步宣传面,增强民族团结进步宣传力度。
深化民族和睦 织密亲民化服务的温暖网络
普惠托育服务兜底。围绕杜家街社区阵地建设,挖掘创建内涵,积极利用资源优势,充分发挥各族居民在社区建设中的主体作用,与四川初迈教育咨询服务有限公司合作建成目前泸州硬件设施配套最齐全户外建设标准最高的龙马潭区首家普惠性托育机构—初迈托育,提供0-3岁婴幼儿托位60个,打造社区15分钟便民托育圈,为辖区居民群众提供高品质普惠托育服务。
一体推进社区医疗与社区食堂建设。西南医科大学附属中医医院骨伤科党支部共建春晖医生蒲公英行动·中医药健康服务站,为社区居民开展咨询、讲座、筛查等医疗康养服务500余人次;开设社区食堂,提供餐位40个,可服务辖区及周边居民200余人就近用餐,极大程度为独居人群、外卖小哥等灵活就业群体提供便捷服务。
志愿队伍助力社区服务。组建由48名居民组成的志愿者队伍,落实“双报到”机制,成立党员政策法规宣传、环境卫生、群防群治、文体活动、困难帮扶等多支志愿服务队。结合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和社区服务工作,开展普法宣传、安全知识讲座、义务体检、志愿服务等活动52次,打造家门口的服务圈,构建各民族幸福和谐共融的宜居家园。
建立互帮互助机制。积极引导各民族群众共同参与基层社会治理,解决楼梯护栏加装、停车场扩建等民生实事113件,其中杜家街水电校人行横道改扩建被列为全市“为民办实事”示范案例。
促进情感和谐 绽放多样化活动的文化风采
坚持思想引领。结合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深入推动党的二十大精神进小区、进家庭。通过“文艺式”“创新式”“需求式”“新媒介”宣讲等举措,把党的“好声音”及时传递到广大居民心中,引导各族群众坚定不移听党话、感党恩、跟党走。
书香阅读活动。在杜家街社区建设近200平方米的社区阅览室,1.5万余册的藏书涵盖名著、法律、科普、教育等方面,通过与新华文轩联动打造“文轩姐姐讲故事”共建点,着力同泸州市图书馆等单位合作,开展读书交流、经典诵读、亲子阅读等诵读活动,全力营造书香社区氛围。联合区书法家协会开展“翰墨飘香·习字育人”暑期书法课堂、“迎新春送春联”活动4场,与育美书法辅导中心开展硬笔书法比赛活动2次,让文墨书香飘满社区。
围绕文艺聚民心。发挥民主党派优势,拓展“致泸合作”,打造泸州首个社区教育学习中心—杜家街社区教育学习中心,为各族文艺爱好者提供交流平台,成立由68人组成的“梨园霓裳”戏曲活动社,不定期开展川剧、红歌等文艺活动,在文明城市建设、党的二十大精神宣讲过程中组织表演4场。
依托“我们的节日”系列活动,组织开展红色经典诵读、文艺汇演、元宵节猜灯谜、端午包粽子等各类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文化活动117场1000人次;弘扬红色文化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一步丰富各族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增进各族群众之间的文化交流和情感交融。(熊关富)
编辑:游江
关注川南在线网微信公众号
长按或扫描二维码 ,获取更多最新资讯
其他